第137章 黄昏(1/2)
下午五点多,黎嘉树在广场附近的酒店订好房间,然后带霉霉在这个四线小城隨便逛逛。
许昌这座城市近些年是有说法的。
除了胖东来之外,很多方面確实也充满了人情味,东区的城市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宜居城市的特点。
基建完善,交警、城管的执法同样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处公园附近。
这时年味还没有消散,加上一些退休的职工平时也喜欢在公园的广场跳广场舞,还有一些人经常组织在公园唱戏、唱歌等等,里面是非常热闹的。
这种热闹从黄昏就开始了。
小城市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两人走在这片河边公园,这时潁河上面的水上交通还没有开启,但是灯光秀有些桥上已经设计出来了。
过年期间几乎彻夜通明。
“怎么样?我们的四线小城还不错吧!”黎嘉树揽著霉霉的肩膀,隨口问道。
现在他是迫不及待的想把国內好的方面展现给霉霉。
“四线小城?”霉霉还以为这里是类似是类似纳什维尔那样的一个州的首府城市。
虽然城市並不是很大,但很有底蕴。
“歷史上他倒是做过两个时期的都城,但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做过中原地区的行政中心。”
许昌西边是洛阳,东北方是开封。
这两个都属於国內的八大古都,建城史的时间都超过了四千年。
洛阳更是有四千五百年的建城史,超过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
它们在歷史上就算不是京畿之地,也必然是地区的区域中心,所以,许昌虽然也文化底蕴丰厚,但终究无法和它们两个竞爭。
“不过,这里文化底蕴可一点不差,四五千年前,治理洪水的领袖大禹就曾定都在明天我们要去那个小城市,所以那里叫禹州,许昌名字的由来也很讲究,许字得名许由洗耳於颖水之畔,昌字是代表魏昌盛於许,所以得名许昌……”
黎嘉树详细给霉霉讲述这里的人文地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音乐的灵感来源很多时候都来自於文化共鸣,这也是当年霉霉的父母为什么要卖掉农场,举家搬迁到纳什维尔的重要原因。
作为北美的音乐之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对霉霉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黎嘉树一直认为东方的文化和音乐一定能够对霉霉后续的音乐创作產生积极的影响。
霉霉確实很耐心地在听他讲这些。
她似乎也是第一次认识到东方从未断层的文明真的久远到超出了西方人的认知。
北美最有歷史底蕴的城市波士顿也才三百年的歷史而已。
谈起大洪水欧美那边想到的是诺亚方舟,而东方是某个英雄人物领导著群眾治理疏导。
两人边走边聊,不觉间穿过人群来到了河边。
这里是市政部门规划的千亩游园的一部分,他们离喧囂的声音渐渐远了,离那些璀璨的灯光也有段距离了,只能远远看到河边的大桥上夜灯七彩斑斕,车辆来来往往。
“好像有人在唱歌……”
霉霉循声看向更远处的河边。
他们来的那个方向还能听到广场舞的歌声,而正是广场舞的舞曲压过了不是特別清晰的歌声。
黎嘉树静心听了一下,还真有人在唱歌。
歌曲的旋律他还觉得有些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