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钧瓷(2/2)
几乎任何细节都不会错过。
黎嘉树听的有些云里雾里,因为工序太过复杂了,怕是从选土到烧製成功,最少要个把月。
如果精益求精,甚至得按年来论。
好在,现在他们有现成的瓷土,如果不苛求完美,大半个月总是够了的。
“烧出来的瓷器一般是什么顏色?”
黎嘉树问白师傅。
“钧瓷一般是红色、紫色、褐色居多,也有青蓝……”
白师傅用小扫把將没有完全碾碎的石料往石磨下面扫,然后才回答。
“你想要什么顏色的瓷器?”黎嘉树问霉霉。
霉霉其实没有特別的需求。
她最喜欢的顏色是紫色和白色。
“紫色或者……白色?”她看向黎嘉树。
其实也是在徵求他的意见。
“要不一对白色,一对紫色?”黎嘉树想了一下。
霉霉点了点头。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然而,等黎嘉树把他们的想法告诉白师傅时,白师傅的回答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钧瓷的底色確实有白色,成型后是那种很温润均匀的月白色。
但是,在瓷器烧制的过程中,即便是以白胎放进窑內,在超过一千度的高温烧制中,瓷器的顏色在成型后也未必是白色。
这也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由来。
月白色在钧瓷中是极罕见的高级色彩。
何况,越是超高温烧制,成品率就越低,钧瓷之所以是顶级官窑就在於它的高品质和稀缺性。
一窑烧出来未必有一件月白色的成品。
紫色倒是相对容易一些。
这可能与瓷土中含有铁元素有关,在高温烧制后,红色、紫色和褐色是最容易形成的顏色。
当然,通常瓷器都不会是单一的顏色。
它们会在高温中窑变,形成以某个顏色为底色的万彩。
这就更使得月白色变得稀缺。
“无妨,成不成看天意!”黎嘉树倒也没有强求。
他开始协助白师傅继续细磨碾碎的石料,然后把它们均匀掺入黏土中。
这种黏土有另一种称呼,叫焦土泥。
它的可塑性很强,经过高温烧制后也不易开裂,是瓷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成这些之后,已经临近黄昏了。
接下来还要再等几天,使瓷土的各个成分充分融合,然后就可以製作瓷胚了。
这才是他们能参与最多的部分。
也是整个工艺流程中相对较难的部分。
当然这是对新手而言。
黎嘉树和霉霉说是小白都不过分。
“小镇的傍晚真安静!”
他们从白师傅的小院走出来后,来到了神垕山的脚下。
春季的晚风拂面有著丝丝缕缕的凉意。
因为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这里有著远离喧囂的寧静。
生活在这里其实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