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失去的名场面(1/2)
九疑山色望来空,客梦家山夜雨中。
风雨大至,雨点先是稀疏地敲打在瓦片上,隨即变得密集,將古城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
点点渔火,湘江畔几道商业街亮起的一盏盏灯笼,都变得昏黄而迷离。
同样是衡州城,城垣中的路况比起城外糟糕多了,城內已经是泥泞一片,城外河边几条大街,却铺了三尺宽的石板路。
行人匆匆,有的撑著油纸伞,有的披著蓑衣,有的戴著斗笠。
当然也有一些大侠,靠著內家真气可以蒸发雨水,自然可以与天地一体,更加洒脱一些。
比如前面那位老者,身材瘦长,脸色枯槁,一身破旧的青衫,此刻已被雨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堪称落汤之鸡。
路平陪著小心把伞撑了过去。
这等人物,在江湖上是不容小覷的,因为他还提了一把胡琴。
【到潯阳,无牵掛。
吊英魂何处,渡口残霞。
思往事,空嗟呀。
半夜灯前长吁罢,泪和愁付与琵琶。
寒波漾漾,芳心脉脉,明月芦。】
每到一家店前,他总是拉一曲胡琴,或者《清江引》,或者《一支》,这曲是湖南话版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普天乐》。
“东家,討个好彩头。”唱罢之后,老者说道。
店家果真皱著眉头给他塞了几个铜板。这种方式百试不爽,你要是想赖帐,拉不下卖唱的麵皮,就在店门口找根绳子上吊,掌柜的准免你的酒钱,说不定还与你请医买药,雇顶轿子送你回家。
“为啥子跟倒我。”又走过两家之后,高人忍不住发了脾气。
路平低头看了下他胡琴底部,低声道:“先生不要瞒我,您就是衡山派掌门,江湖上有名的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要说莫大,其实比刘正风更加紧跟时代的潮流,仅仅这种演奏,在不久之后就会风靡湖南民间,在后世形成了小有名气的“湖南丝弦”。
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正是这种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那老人竟发起怒来:“掌你个脑壳,削你个脑壳。”
……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看起来,循胡琴找人的策略並不靠谱。
看不到莫大先生装逼的唯二场面,岂不是很失败?
忽然间,远处一家店门口传来了一阵胡琴声和熟悉的唱词,有人喝到:“鬼叫一般,嘈些甚么?打断了老子的话头。”
路平心中一喜,循著声音便找到了那家茶馆。
茶馆的生意似乎比起记忆中还要好些。
很有可能是因为衡州府最大的妓院倒闭了,才额外刺激了餐饮业的消费。
“三位兄弟,可否挪个位置。”
三个黑衣汉子,腰间掛著兵刃,正听得別人讲衡山派八卦,听见路平说,抬头看了一眼,便挪开一个人的位置。
路平要了点瓜子,一壶茶。这个位置,想必本来应该是“驼子”林平之所坐。
因为对面有一喜欢自言自语的白鬍子,唯一认出或是知道莫大身份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