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2/2)
路平回过神来,看向刘正风,笑道:“首先是把整座岛都买下来。”
小名阿风,刚刚退出江湖的刘三爷,不禁虎躯一震,面色上露出一丝苦笑。
话说这一次,买官,邀请上千人大办宴席,又被方千驹摆了一道,復被路司李反覆敲诈,还分出一部分產业准备做女儿嫁妆。
就算是刘家真的有金矿.这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啊。
不过,刘三爷好歹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很快收拾好表情,淡然道:“司李儘管吩咐就是。”
路平默默从袖中抽出一只捲轴,缓缓展开,道:“诸位请看。”
眾人一看图纸,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所“五岳宅仁医会”好像只是一个名字,路司李按照书院的模式,但和书院好似有许多不同。
中轴建五座建筑,路平却只说了一间用途,他看了一眼刘正风笑道:“刘先生也不必如此紧张,第一期只有这一座,即是宅仁医会。五岳医者到达之后,共有三件事,试製解药,编撰江湖医术。
第三件事情就是,或者请五岳中的前辈讲授医术,或者延请当世名医,尤其是湖广名医讲学,以期望江湖医术和寻常医术可以互补,也可以让五岳药师更快地破解此蛊毒。”
路平在此处挖了一个坑。
江湖中是如何教育弟子的?
一言以蔽之:师带徒。
师带徒自然有他的优势,一个好的师父可以手把手教出一个或者几个极其优秀的弟子。
在帮派扩大的情况下,师带徒就演化为:
在极少数情况下,师父聚集弟子一道讲学。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师父重点照顾一个弟子,这个弟子一般是“大师兄”。
其他的弟子,则由大师兄教学,或者由师父指定某个弟子教学。
从而形成“大师兄现象”。
就比如原来笑傲时空中的林平之,他的真实师父其实就是岳灵珊。
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门派,都面临一种全真派定律,一代不如一代,
师带徒適用於门派中极其个別的例子,而大多数江湖中人,在这样的模式下,只不过是消耗品而已。
若是宅仁医会的试验可以成功的话,可以向江湖中引入几粒种子:江湖中的医学交流、书院的讲学模式,甚至是分科教学。
讲堂两侧是区分男女的斋舍、食堂、厨浴、仓库,眾人一看標註就能明白。
路平又指著前侧的礼殿道:“书院礼殿,供奉孔圣牌位,定时祭祀,医会却大可不必,以我之见,此番解毒有功之人,皆可以入祀。”
后侧是书楼和架阁库。
原来刘稳故宅,只是標註了五岳来衡州师长暂住。
路平又嘆道:“原本我道恆山弟子可寄住女舍,不想还是另外建设一座小庵,供恆山弟子休息。”
开玩笑,不戒和尚到衡州还好说些,要是那位哑婆婆一到,终日飘荡在女舍之內,恐怕新鲜的鬼故事就出笼了。
刘正风额角满是黑线,路司李这是逮著一只羊羊毛啊,这些建筑真的建好,怕不是可以覆盖多半个岛。
莫大和岳不群则是另外一幅心思。
他们只感觉,路司李这样做,心志著实不小,绝不是仅仅从五岳召集一批药师破解解药这样简单。而他的目標,似乎也不仅仅是五岳之医术。
他初到衡州,就已经搅动一番风浪,眼下此举,却不知又要带来何等风波。
岳不群沉吟少许,问道:“司李所绘,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若是司李升迁此会又该如何呢?”
路平笑道:“岳先生莫非忘记了,我也只是会监而已,会首乃是五岳中人弟子也是五岳中人,此会如何,岳先生是否当问五岳自己?”
岳不群笑道:“岳某失言。华山既已承诺,断然不会半途而废。我已经书告华山,拙荆不日之后便將南来衡州,將华山药理尽数带来。”
一旁的岳灵珊和令狐冲,先是一喜,隨即又想到了什么,眼眸却迅速暗淡下来,娘/师娘要来衡州,难道不是为了让大师兄/自己快些成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