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平淡才是真(1/2)
第170章 平淡才是真
马蜂细腰,大的有一寸多长,酱黄色与黑色条带相间缠裹在身上,翅膀不大,细细的腰身把身体分成两节,飞起来嗡嗡作响。
这玩意儿喜欢在草丛里做窝,离地一尺来高,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如瓶如罐,如篓如葫,形状各异。
还有更猛的身体更粗壮的土蜂,身上长著一层绒毛,一道道黑白相间的条纹,如果被这种土蜂蛰上就有好果子吃了,严重的可以致命。
在这种沼泽里边,土蜂窝都是在塔头墩子的蚂蚁窝里,所以取名土蜂。
好就好在,土蜂不像马蜂成群结队那么多,飞行要笨拙一些,不容易蛰到人。
身为“小白脸”的卫淮,扛住蚊虫的叮咬都得靠意志,更別说有剧毒的马蜂和土蜂了。
还得继续打活草,刀也得拿回来,卫淮主要还是担心草儿和黑炭无意中靠近被蛰到,於是寻了些乾草,点著后堆在马蜂窝上。
马蜂什么都不怕就怕火,那些钻出来的马蜂想逃跑,火舌一下子就把它们的翅膀燎了,掉到火里被烧焦。
碰到有飞回来的,用些枝叶隨手就打了。
马蜂窝搅了,卫淮顺带收了六个蜂饼,上面巢眼里密密匝匝的封盖蜂蝇,这可是好东西,晚上能加餐了。
到晚上回到屋里,卫淮用缝衣针將这些蜂蛹挑出来,特意用豆油炸得金黄,稍稍撒点盐,轻轻顛簸,尝了一颗,酥脆鲜香,很是美味。
草儿在一旁看著那些大虫子,怎么都不敢下口,后面看卫淮实在吃得香了,才大著胆子尝了一个,顿时爱上这种味道。
晚上饭菜做熟,一家子围看炕桌边吃饭的时候,草儿碗里直接扒拉了小半碗蜂蛹,吃得很是生猛,看得张晓兰这个从未见过吃蜂蛹的人,一阵阵皱眉,愣是没敢下筷。
老葛倒是吃过见过的,一口口的蜂,隨著滋溜滋溜的小酒,吃得很是舒服。
眼看那些蜂都快见底了,张晓兰才忍不住尝了一口,眼晴立刻跟看一亮:“还真是好吃!”
“现在知道好吃也不晚,打活草的时候还会遇到,还有机会!”卫淮將剩下的那些蜂全给了张晓兰。
接下来,卫淮学聪明了,打草的时候,打看打看就有马蜂围绕在身边飞舞,他立刻知道附近有马蜂窝,放慢打草的速度,注意著马蜂的起落,然后寻到蜂窝,火烧解决。
后面五天的时间,草打得不少,马蜂窝也烧了两个,又弄到四五斤的蜂,吃不完的,油炸出来保存著。
只是两匹马,卫淮问过老葛,觉得那些青草差不多够了,卫淮才將借来的刀送回去,交给队上的保管员。
稍稍休息两天,他开始进山继续转悠,寻找著马鹿的踪跡,倒是又在山里遇到一个鹿群。
他寻著马鹿活动留下的兽道,把这些时间以来,一直没马鹿光顾的捉脚取出来,布置在兽道上的几处卡口,蹲守三天,总算又见到那群马鹿,只是这次逮到的是头母鹿,再次送往依林林场,又得了八百多块钱。
一hx
也是的,价格压低了一些,不过无所谓,得到这笔钱,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
回来后,卫淮又了三天时间,领著黑炭掐踪跟隨,再次一找到鹿群,
把鹿群中那只头上有八叉的雄壮马鹿,给打了回来。
再去掐踪,那群马鹿却是去得很远了,卫淮也就没有再跟。
这只鹿,卫淮除了给生產队长周立成、会计陈启文等几个队上管事的人送了些肉以外,其它的全都做成了肉乾,储备看冬季食用。
至於马鹿皮,其实也不赖,公社收购站有收购,十八块钱一张,再加上鹿心血、鹿鞭和鹿角,也能弄个三四百块钱。
平淡却不失繁忙的生活,让卫淮过得很安寧充实。
打肉的时节,他隔三差五弄回来一只黄毛野猪或是狗子,送人一部分,
自己挑著好的熏制一些存放在樺皮桶里,倒是用剩下的那些肉,换来不少好人缘。
在这期间,老葛借著放马的机会,没少往家里带各种蘑菇。
张晓兰热衷於將它们清洗出来,穿成串掛院子里晾晒,掛了四五十串,
这些蘑菇,足够吃到来年春天了,到那时候,又是山里野菜生发的时节,循环往復。
时间转眼来到十月下旬。
今年天气很好,麦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完毕,打穀场上热火朝天地忙活了十多天的样子,麦子全都打出来,晒了足够的日头,扬乾净后,入了仓房,没过多长时间,:按照公社要求,开看车子牵来,送往公社的粮库,算是进入了农閒时节。
事情刚忙完没几天,气温下降得厉害,眼瞅看很快会下雪。
就在这天晚上,柳文厚、尚广乾和江星瑶等人忽然找上门来。
一到家里,柳文厚就迫不及待地递上一张报纸:“晓兰,快看看,天大的喜事儿啊?头版头条。”
正在煤油灯下给卫淮缝衣服的张晓兰並没有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只是抬头看了眼站在面前的七八个知青:“啥事儿啊,那么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