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初雪抓猱头(1/2)
第174章 初雪抓猱头
距离那片沼泽,不过七八里地,两人骑著马,並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沼泽边。
这时候,沼泽里的水都还没有封冻,大冷天的,卫淮和张晓兰也没想看去穿沼泽找罪受,就沿著沼泽边缘的塔头和茅草区域搜寻浅雪上的野物脚印。
这种事情,对於张晓兰来说,是头一遭,新奇和兴奋的驱使下,她看得相当认真,也来回跑得勤快,生怕错过动物的足跡。
或许是老天格外照顾新手的原因,两人沿著沼泽边缘搜寻的时候,不过二十多分钟,她就有了发现,小跑到卫淮身边,拉著他去看:“哥啊,这是啥野物的脚印?”
东北姑娘对自己男人的叫法,可谓五八门。
卫淮听过有管自家男人叫续子、死鬼的,也听过叫杀千刀的、短命鬼、王八蛋的,还听过叫爷们、当家的。
但张晓兰似乎更喜欢管卫淮叫哥。
开始的时候,卫淮还有些不习惯,现在听看却是顺耳了,也觉得亲昵甜蜜。
那是一串奇特的脚印:趾分五瓣,形似梅。
卫淮一眼认出,这步距比狐狸小的脚印:“是头,很新鲜的脚印!”
张晓兰变得越发高兴,跟看脚印就追。
头的踪开始还比较直率,一直沿著沼泽追出两里多地就开始绕弯了。
到了高岗上,它的踪跡绕得更加厉害,甚至踪跡开始相互交叉,频繁地交叉后,踪跡就乱了。
一时间,张晓兰再无法分辨那条雪踪是最后的踪跡,追踪演变成了转圈,成了徒劳。
高岗上满是塔头墩子,它是高岗和沼泽地过渡的一种地貌。
千湿相交的地上,耸立起一个一个的小土丘,每个土丘有小脸盆那么大,高半尺到一尺不等,其形状就像一座小宝塔突元而起,几乎没有坡度。
塔头的周围就是裸露的黑土和草根,什么都不长,但塔头顶上长著浓密的三棱草。
长长的三棱草很有韧性,生產队上的人经常用来搓草绳子,晾黄烟用的草绳就是用三棱草搓成的。
冬天的三棱草已经乾枯,被西北风吹得向东南倾斜,直到第二年重新生出新草。
一年接一年塔头的东南边铺就一层层厚厚的乾燥的三棱草草垫子。
冬季开始下雪,浓密的三棱草就像一个个屋顶挡住了雪,,几场雪下来,积雪覆盖住三棱草形成一个穹顶,弓腰的三棱草下面形成一个个帘洞,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帘洞里边的乾草地不大不小,正好够一只头或是一只狐狸蜷缩在里面。
对於这些野物来说,没有比这再好再方便的窝了。
只是,现在是初雪,若是出太阳,说不定一天之內就能化得差不多,还远不足以盖住塔头。
卫淮初来北境,和孟寿安可是一起干过脚踩塔头搜头这种事情的,那25
一个吃刀。
但找到头时那种新奇和收穫的喜悦,却能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那时候没狗,现在却不一样了,卫淮不但有狗,而且有两只香头极好的狗。
张晓兰有些心焦地说:“哥啊,这脚印好乱,跟迷魂阵一样,跟丟了!”
卫淮笑笑:“没事儿,咱们不是有狗吗,有狗找起来那还不容易!”
张晓兰显然不满足於此:“要是没狗,有法子找吗?我要是碰到,我也能抓啊!”
“当然有!教你可以,但不要跟人说,这是大爷教我的法子,你也知道,猎人的本事,轻易不外传的。”
卫淮如今也是有些经验的猎手了,他想了想,觉得教会张晓兰抓头,
也不是啥坏事儿,但吃饭的本事儿,还是自己掌握就好。
不管怎么说,张晓兰放弃高考决定跟自己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开始,卫淮算是真正把她当家人了。
张晓兰点点头:“好,我保证不外传!”
卫淮接著说道:“头在高岗盘圈,一般都是在寻那好窝盘了,特別是在傍晚,它要找到安生过夜之处,如果过这个高岗有塔头墩子,那更是头下窝的好地方。这只头,十有八九就是塔头间隙里。
虽然雪下得不大,还不足以盖住塔头上的那些三棱草,但往年的形成的那些草缝,也能让头入住了。
要確定头是不是就在高岗上,其实也简单—.
卫淮四下瞅瞅,跑到一旁边缘的林木间砍了一根木棒回来,插在刚才所站的地方:“用这棍子做標记,然后你跟著我围著高岗转一圈。”
张晓兰还是想不明白:“这有啥用啊?”
“你跟著我绕一圈就知道了!”
卫淮说完,领头前行,绕看高岗周围走了一圈,教张晓兰分辨,那些是进的脚印,那些是出的脚印,一圈绕下来,他问张晓兰:“还记得是几进几出不?”
张晓兰细细想了下:“三进两出—
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她似乎一下子想到什么,兴奋地跳了起来,正值十八九岁青春活力的年纪,已经没了之前初遇时满是惊恐担忧的样子,能吃好睡好,出落得越髮漂亮,也有了姑娘家该有的欢快活泼:“我知道了!”
卫淮笑著问:“你知道啥了?”
“有三条进来的踪跡,两条出的,说明头就在高岗上,如果是离开了,那就该是三进三出,因为无论怎么走,这第一条肯定是进的道,如果进的道和出的道数量一样,那就是出去了,进道的数量少於出的道,那肯定就在里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