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鬼祟(2/2)
就即使真有空,不少没能考上的知青,已经开始投入到下一轮的复习,据说今年还有一次夏考。
去年腊月的高考,可以说是解放后绝无仅有的一次在冬季的考试。
“別提了,说起来脸都能红到脚底根了——-说什么就是去写一篇作文,写得好就算考上大学了,就能够回到上海去,我的妈呀,有这样的事情,京城的领导简直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古城村生產队的支部书记还算不错,蛮够朋友的,破例给我们放了三天假,
让我们在家好好复习功课。
复习什么呢?我就想办法收集一些作文,把报纸上的社论、评论都剪下来一篇篇背,唉—我都干了几年的活了,手上都长老茧了,拿起笔都会颤抖,谁背得出这些官样文章,为了能回家,死记硬背吧。
我真的背了很多,信心满满,结果,等准考证和考试日程安排发下来的时候,我就傻眼了,还要考什么数学、地里、歷史-这些算是文科考试?
天哪,这不是在“烤”人吗,我就只是读完小学,初中混了三年的人,大字不识一箩筐,懂得什么歷史、地理去了也是看著发下来的卷子发呆。”
说起高考,这知青唉声嘆气:“我还无意中看到一份资料,参加高考的人数,有五百七十多万,录取的人数不到二十八万—-算嘍,我没那个命,只能老老实实回来生產队种地,不想了!”
卫淮算是听出来了,这知青参加高考前的自信,大抵就是源於自己从报纸上背下来那许多社论、评论,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想著老老实实回来种地,也算是认清现实了。
卫淮不关心这些事儿。
他的小民思想很简单朴素,那些读书出来,有了工作,当了场长的,一个月也不过就五六十块钱的工资,哪有努力跑山打猎来得容易?
抓上一只头,就能顶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而用一个月的时间抓只头,对他来说,不要太容易。
他也小学毕业了,但对高考,那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三人简单了一阵,手头还有事情要做,卫淮也就不跟他多说什么,和孟川一起忙著给落叶松剥皮。
那知青在火堆边烤了一阵,大概也是觉得无趣,起身走了。
卫淮也没去管他。
干了一个多点的活计,他突然听孟川说了一句:“安巴,快看,刚刚那人又回来了!”
卫淮本能地朝著出村的大路看去,並没有看到人:“哪呢?”
孟川朝著转水湖边了嘴:“从湖边绕往林子那里去了!”
卫淮臀了一眼,正看到那知青猫著腰,一溜烟钻进林子里。
“不知道打什么鬼主意!”
他笑了一声,继续手头的活计。
却听孟川接著又说:“我咋觉得这人鬼鬼崇崇的?他之前在这里,一直在盯著馒头看,该不会是打狗的主意吧?之前,黑炭、馒头它们,也追著只灰狗子进了林子.....“
听到这话,卫淮微微一愣,也觉得有些不妥。
閒著没事跑那么远来黄岭玩?
没考上大学,老实回来种地———
卫淮想了想,丟下手头用来削树皮的镰刀:“该不会真是衝著馒头来的吧?
那德性,確实有些鬼鬼崇崇的—走,去看看!”
卫淮提了斧头就往林子里走,孟川也快步跟上。
两人钻进林子三四十米,就远远地看到那知青了。
他已经寻到在林间雪地里的几条猎狗,只是在猎狗的鸣呜凶叫声中,不敢靠得太近。
“馒头,过来————馒头,你这死狗,真不记得我了!”
那知青小声地叫唤著,见馒头只是回头看著他,並没有靠近的意思,他不由骂了一声,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包子:“不认我,总该认这包子吧?”
果然,在他撕下一块包子朝著馒头招手的时候,馒头迟疑了一下,然后,热情亲昵地跑了过去,摇著尾巴,在两米外站定。
那知青见馒头这反应,顿时心里一喜,继续晃著手中的食物。
馒头终究是他养了两年的,在这般招引下,一扫之前的疑虑,跑到他面前,
他也將大块的包子塞到馒头嘴里,伸手揉了揉馒头的脑袋,抱著它的脑袋“馒头、馒头”地叫唤著,进一步熟悉。
馒头也一改之前戒备的態度,很快衝著它欢呼跳跃、亲头亲脸,简直就像分开许久的老友。
然后,那知青又退后几步,再次了一块包子,朝著馒头招引。
看到这情形,卫淮不由微微皱了眉头。
明眼所见,这知青,就是衝著猎狗馒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