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行有行规(1/2)
第223章 行有行规
老葛又给自己卷了烟点上,叭叭几口,青烟繚绕。
他清理一下嗓子,看了卫淮和孟川一眼就开腔了:“挖棒槌是一件好事情,
是济世救人的好事儿,人参娃娃是天上派来治病救人的,必须有人把它挖出来给需要的人使用,这是好事,挖棒槌的人也是好人。”
卫淮没想到,老葛的开场白是这样,把赚钱说成是做好人好事儿,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脸上忍不住抽抽,顿时迎来老葛的一个白眼:“这是我在长白山的时候,一个老把头跟我说过的话——”
见老葛面色严肃,卫淮赶忙收敛起来。
这態度,更像是一种传承。
老葛接著又说:“挖棒槌,咱行內叫“放山”,放山之前,伙里的人提前三五天就不干活了,洗个澡,换身乾净衣服,进山之前,都会有规矩课。
既然是教你们俩放山,就得听我吩附,包括你们以后也是一样,有能力当把头了,不听话的不带他去,什么时候不听话,什么时候让人回去。
进山里不听话,什么危险都会发生,这是对大傢伙负责,也是对各自的家庭负责。”
说这话的时候,老葛伸手指了指天。
这郑重其事的感觉,让卫淮明白,这开场的话,更多的是在说给老天听的。
他也明白,很多事情,確实需要粉饰一下。
老葛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接著说:“既然是做好事儿,就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行有行规,自从决定放山起,其它任何事情都要放在一边,你们俩一面认真听我讲规矩,一面想著怎样做才能符合规矩,这是第一。
第二,自从决定挖棒槌起,不能说什么好玩,什么有趣之类的话,觉得什么好玩,什么有意思,你就留家里好了。特別是进了山,你更不能说这个好那个好,如果你说什么好,就叫你背什么东西。
说个实事:以前我有一次进山,一个小伙儿不听嘱咐,看到山里的野葡萄长得又大又好,就说『这山里的葡萄长得真好啊!』我立即让大家停下脚,都去摘野葡萄,把摘来的野葡萄全都装小伙的快当兜里,继续走,直到他累怂了,认错求饶,才算解除惩罚。
还有一次,一个小伙体格好不在乎,看到山沟溪水里的鹅卵石好看,就说,『唉,这石头真好看』,我让大家都捡石头,然后装在他的快当兜里,开始他不服气,说什么背就背,背了十多里地后,他就累得受不了了,只能求饶。
总之,进了山里,千万不要乱说话。”
老葛的规矩课,更像是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这番话的意思,自从决定跟他去放山到结束,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暂时放下其它的事情和爱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想著如何能够做好放山的事情。
非放山的话不说,非放山的事不做,不被閒白儿分散精力。
“第三,不能说抱怨的话;不能说褻瀆神灵和棒槌的话;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骂街打架,不能大声喧譁,不许说笑打逗,经过前些年,其它的规矩都废掉了,这三条不能改!”
老葛说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质疑。
隨后,他严肃的面孔一换,又变得笑盈盈的,两只小眼晴眨巴眨巴地来了光亮。
这光亮只有在劳嗑的时候,说什么时候逮到什么猎物才会闪现。
接下来的话,卫淮大都听过。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自打他了一棵棒槌回来,还有徐少华过来的那一趟,老葛就给他普及了不少。
这个时候说,更多的是在教孟川:“棒槌是草不是木,是不死的草,草死根不死,它长寿却长得很慢,没人打扰它,能活几百年,最大的呢,能长到七八两,又“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一说。
反正我这辈子,没见过七八两的。
棒槌长得特別,一根子蒜苗粗细长短,在中间靠上的部位,一个节骨儿上一圈长五根枝权,一根枝权长五只叶子,叶子长桃尖形,整张枝叶像只张开的手巴掌,最前面那只叶片稍大,中间两片適中,最后两只略小。
莲子的头顶上长著像韭菜一样的伞状,六月份长出绿色的小骨朵,骨朵根部是细长的茎,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榔头,我们叫它青榔头,隨后不久,棒槌开出的红色小碎,又叫红榔头。
期结束,棒槌谢蕊败,红色变成黄色,並开始落地,得名黄落伞——
老葛对棒槌的了解,是真的细致,一一描述,就能想到一棵活生生的棒槌在面前隨著微风摇曳。
这些话,卫淮都听过,见老葛没茶水:“大爷,你跟著川哥说著,我去给你泡杯茶!”
老葛点点头,继续跟孟川说著棒槌的事儿,包括三、巴掌、四匹叶之类的。
山里常见的都是四匹叶棒槌,四匹叶开始,就有单苔和双苔,双苔就是一根棒上长有两根莲子,每根莲子都是思品也,叫双苔四匹叶,这是比较老的棒槌,很少见。
一般能在山里找到一株双苔四匹叶棒槌,必然是这片地方仔细找,老葛说一般能挖出六六三十六两棒槌。
卫淮回屋泡好茶水,端送回来的时候,见老葛又在捲菸,正在说跟孟川说放山处处都有规矩,不能乱来,临出发之前,每人都要製备一个快当兜儿,里面背著自己的面、油、盐,还有快当斧子、快当刀等工具,还有准备一根快当棍,走路当拐棍儿,开山寻棒槌用来拨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