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扎堆了(1/2)
第253章 扎堆了
既然要到山里建对子房当老洞狗子,那就得有充分的准备。
不是所有跑山人都能当老洞狗子。
可以这么说,能当老洞狗子的,绝对是跑山人中的高手,他们特別了解野兽的生活习性和山林所有一切。
活动在对子房的主人,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人,老洞狗子每早背著背篓,带著猎具,领著猎狗出去溜趟子。
所谓溜趟子,就是沿著所设的对、套、夹子等捕猎工具搜查一遍。
趟子设在山里对房子的四周,每天少说要走五六十里地,去巡视布下的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陷阱,把捕获的猎物放背篓里带回来。
若是遇到大的山牲通常就地处理,將有价值的部分带走。
换句话说,就是在对子房周边的山里,布设大量的陷阱,然后每天换著地儿地巡查,这比满山背著猎枪打,更显得以逸待劳,收穫也会大一些。
老葛是玩各种陷阱的高手,卫淮早已经从他那里得到了真传,对儿、套子、
压排、地枪、炸子、地窖、阎王对、踩盘夹等等,都已经掌握。
对儿,是猎取小动物的一种方式,设在小动物经常行走的倒木上,顺著倒木两侧每五公分远,向外倾斜,钉有十五公分高、手指粗的木两米长,中间是通道,目的就是控制小动物的走向,对的一端设桥叶子和吊杆。
这是一种算是非常古老的狩猎方式,为捕捉紫貂而专门设计的。
地枪,猎大动物的工具。
用枪筒装上个药和碎铁之类,倾斜设在动物常走的兽道,將拴在扳机上的线横越通道。当大动物经过的时候,腿碰触到线枪立马就响,恰好击中兽腿或是腹部,
炸子、捉脚不用多说,这自然是必备的。
套子,也有大小、粗细之別。
用细钢丝绳、铁线做成套,固定在树木上,用钢丝绳设置的大套,能套黑瞎子、野猪、孢子、香獐等,细线套黄皮子、灰狗子之类。
压拍,用粗条子编成,大约一平米大小,用绳、棍將压排吊起,以食物为诱饵,架在在野物的洞口,用来猎取狐狸、黄皮子之类的动物。
地窖太过费时费力,单是挖那坑,隨便一个就不是一天两天能挖出来的,卫淮没打算使用。
阎王对,也是捕猎大动物的一种方法,利用大山牲经常行走的路上两株相对的大树,用滑车、铁线將四五米长,三四十公分粗的原木吊起来,在树干上设销,用线绳引下穿越横道。
大山牲经过的时候碰到横线,掉木立刻砸下来阎王对和在底部钉上报马子木籤子让山牲落下后被扎死的绝户窖,这两样东西,早已经被禁止使用。
但老葛还是將它们教给了卫淮,只是强调,必须在周边设置辨別的標记,防止有人触及害命。
所以,卫淮和孟川虽说要休息两天,但其实这两天他们都没閒著。
两人专门跑了一趟公社,把供销社里边的踩盘夹一扫而空,又买了不少铁丝、油丝绳和钢丝,打了油,又买了些粮食带回来。
让卫淮惦记的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队上放在库房里一直没用上用来编织渔网的那些进口的透明胶丝。
为此,他文专门去了一趟周立成家里,商量著將那些胶丝钱给买下来。
对於周立成来说,那些胶丝放库房里边,授都授不清楚,放著也没啥用,也就做主,跟队上几个管事的一商量,半卖半送地给了卫淮。
为此,隔天卫淮叫上孟川,两人捣鼓了一早上,做了一个线撑子,下午的时候,將那些捕鱼用过的胶丝给將出不少。
这玩意儿,捕鱼能用,到山上设置绞丝套阵,绝对是捕捉紫貂、灰狗子、黄皮子这些小动物的好东西。
一应东西准备妥当,在第三天的时候,两个人各骑一匹马,用枣红马驮东西,领著黑炭、馒头和白狗,跟家里稍微交代以后,早早地赶往卫淮所说的狗子沟。
至於两条半大狗崽,现在带看进山还没多大作用,卫淮也就没带,留在家里看家。
一路走走停停,林子太大,走了半天时间,就几乎看不到有人在山里活动的痕跡了。
两人也不得不沿途做著標记深入,防止自己迷路。
这方面,在山里营地生活更久的孟川熟悉,一路上的標记,都是他在做。
了一整天的时间才赶到孢子沟。
当天晚上就用带来的汽车篷布,简单围了一个撮罗子住下。
隔天早上,两人在沟里简单巡看一圈,选了沟里一处背风向阳的且临水的山坳,准备在那儿搭建对子房。
之后,孟川挖土掘坑,卫淮则是抱著油锯在周边砍树。
有油锯在手,木头打理起来也方便,了五天时间,將设置在狗子沟的对子房搭建起来。
隨后两人又前往相距约三十里地的鹿角沟,也选了地儿,搭建第二个。
一转眼,在山里折腾了十多天,两处的对子房都建造起来。
其实,在搭建这对子房的时候,卫淮隱隱还有著自己的想法,若是棒槌能在这边种植,这两处的山坳,都是不错的地儿,到时候,这对子房也能用。
种参、狩猎两不误。
想想挺美好。
只是,他又寻思著,来年夏秋季节,得出去抬棒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