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有了底气(1/2)
第265章 有了底气
“我陆叔哪里有啥好担心的,没有我,他混得更开,在长白山里头,他认识的人可不少。”
徐少华略微想了下:“我明天去跟他打声招呼。”
卫淮劝说道:“先別急,柱子,这事儿你可要想清楚了,你自已也说了,这人参一种,等到能卖,那就是六年的时间,可不好熬。
很多事情,可不能光凭脑子一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徐少华懂人参种植方面的事情,对於卫淮来说,自然是好事儿,可同时,这也是个枯燥活计,性子跳脱的人,在里面扎不住。
『淮哥,你可就有点小看人了不是。能赚钱,有啥扎不住的。你就放心吧,肯定不会拖你的后腿。”
徐少华笑了起来:“这两年,我跟著陆叔在山里边,风里来雨里去的,
山里边的日子是很枯燥,但钱拿到手的时候,才是真的舒坦,我挺习惯山里的生活。
再说了,我现在才几岁,不趁著这时候折腾,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也认同你说的那些话,政策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宽,应该会是个很好的时机。”
卫淮微微点点头。
老徐深吸一口气,看看自家儿子,又看看卫淮:“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管不了了,让他跟我学手艺,他不愿意,只能由著他来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混成什么样”
顿了一下,他强调道:“柱子,话说在前头,种人参,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小,不是闹看玩的,你也是大人了,得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负责,懂不懂?”
徐少华难得很认真地点点头。
这天晚上,卫淮和徐少华睡一个炕。
大概是因为老徐同意他跟著卫淮去种人参的事儿兴奋,徐少华怎么都睡不著,找著卫淮说话,要怎么在林子里开荒,怎么搭棚子,要怎么育苗、移栽,怎么浇水管护,病虫害防护。
一样样的,说得头头是道。
卫淮都不得不承认,徐少华在这方面,確实是下了不少心思的,不然不会说出这么多他认为很有道理的东西来。
这一,就到了后半夜。
两人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太阳都升起老高了。
老徐去砖窑上班,家里只有老徐的媳妇在家,做著手头的针线活,见到两人起来,忙著到外屋地將温著的饭菜端来。
两人吃过后,卫淮还是惦记著要去实地看看。
他觉得事情不能光听徐少华说,自己也得多了解一些才行,让徐少华领著他去看看大坡公社的参田。
普通农田里种不出人参,病虫害问题会很严重。
大坡公社的参田,开闢的位置也在林子里。
大坡公社这边,大部分地方都平坦,早开成庄稼地了,就只有东边和北边那几处小岭构成的岗地,还有大片林木。
大坡公社几个生產队的参田,都分布在这些地方。
礼多人不怪。
找人问经验的事儿,不能空口白牙,为此,卫淮特意去大坡公社的供销社里买了几瓶瓶装酒和几个水果罐头、猪肉罐头带上。
由徐少华领头,前往北边的杨家屯生產队,那里有他认识的人在山里守参田。
只是七八里地,路程倒也不是特別远。
卫淮和徐少华两人赶到的时候,其实觉得平平无奇,所谓的参田,似乎就是在林子里的一片坡地,也就四五亩地的样子,在下边靠近山沟小河的地方,搭著一个窝棚,顶上的烟囱,火烟裊裊。
而在参田周围,掛了好几个木牌子,上面用毛笔写了字:参田里设有地枪,閒人勿进,否则,后果自负。
单看这牌子,卫淮就不难想到,平日里打这些人参主意的人肯定不少,
才会有这样的防范。
想想也对,哪怕是人工种植的人参,也值钱啊,隨便进去上三四斤,
那也是百多块钱的东西。
卫淮和徐少华不清楚地枪的位置,自然不能乱走,再说了,两人刚一靠近,拦在窝棚边的笨狗就狂吠起来,只能规矩地顺著小道,前往窝棚。
听到狗叫声,窝棚的小门立刻被打开,钻出来三人。
守著参田的,是一家三口,夫妻俩三十来岁的样子,还领著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徐少华远远地打招呼:“王哥——
那青壮细细看了一下,笑了起来:“我当是谁呢,是柱子啊,干啥呢?”
“我领我哥过来看看深田,顺便向你请教些经验!”
徐少华领著卫淮到了窝棚前,朝著里面瞅了一眼:“吃饭呢?”
“刚吃上——.—进窝棚,一起吃点!””
青壮热情的招呼。
卫淮和徐少华两人隨看钻了进去,在简陋的小桌旁,拿了两个木墩子坐在火盆边,见那女人忙著拿碗筷,他连忙叫住:“嫂子,別拿了,在徐叔家刚吃过,才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