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心里透亮(1/2)
第267章 心里透亮
陆勇一时间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你说的也对,草芽市和青草市,都不容易寻到棒槌,尤其是青草市,即使寻到棒槌了,也卖不上价。真正好寻棒槌的时候,是红榔头市。
我这些年放山,其实很多时候,是不想呆在生產队,每天做那些翻锅倒灶的事儿,在外面自由、清净。
我自己在山里,也有几处窝棚,日子过得也跟老洞狗子差不多了。”
卫淮理解这种状態,就像他现在,能跑山打猎赚到钱,就不会想著回生產队每天抢锄头赚工分一样,那样的日子,更枯燥无味,就是一种死不了又活不起来的状態。
哪有到山里边自由、刺激。
和山里的山牲斗智斗勇,那才是生活的调味剂。
或许在山里的生活也辛苦、枯燥,但总有更高的收穫,让人觉得有奔头,让人觉得浑身有劲。
哪怕是遇到凶险,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像是焕发了新生一样,所以,一直蠢蠢欲动。
他也没急著让陆勇答应,只是笑笑说:“陆叔,我和柱子,明天就走,你考虑一下吧,如果也愿意一起去,就去开个证明,到兴安公社黄岭来找我,啥时候来都行。
一帮子对味的人凑一起,事情更有意思。
大兴安岭那边,就没听人在山里採到过棒槌,尤其是在那种方圆几十里都看不到人烟的深山老林里,种人参不会有什么人注意。
当然了,我也没法保证一定不会有事儿,但就即使有事,最严重的结果,顶多要了命。
话又说回来,这人生,不就是一场赌。
放山赌运,打猎赌命,偷种人参,赌的就是一个险字。
老话说:要想富,走险路。
这生活,总该要搏一搏,那样才够味。
不能总是蜷著缩著,没意思。
你说是不是?”
这话,卫淮是有感而发。
年纪不大,但经歷的事儿不少,尤其是从蜀地来到东北,从大坡逃亡北境,
扒火车差点掛掉,吃驯鹿肉差点撑死,拿起枪面对野兽的凶险,让卫淮在不断的脱胎换骨。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在蜀地那个谁都想著踩上两脚的人了。
生活不想太悲催,那就只有一途,站起来,打回去。
陆勇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徐少华看看卫淮,又看看陆勇:“休息得差不多了,有啥话,回去吃著肉再说不好吗,外边冷溅溅的。这些狗子,咱们是在这里打理,还是带回去打理?”
他倒是挺开朗,显得有些没心没肺。
卫淮看了看之前狼群所在的地方,並没有看到那几只狼,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藏著。
“这六只狗子,咱们带走四只,给那几只青皮子留两个,带回去打理!”
卫淮做出决定。
徐少华不明白了:“给青皮子留两只?淮哥,为啥啊?不打它们就不错了,
还给它们留。”
卫淮笑了起来:“柱子,事情不是这样办的。今天打这些孢子,青皮子也出了力的。
就像这人与人的交往,穷人可以交,富人也可以交,坏人同样可以交,分唯回事儿。
就像跟村里的小偷小摸那些泼皮无赖交往一样,他不带偷你的。为啥啊,你跟他之间,有义。
越穷越拉坏人,但人吧,穷可交富可维。
別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就即使是马类蛋子,也有发烧的时候。
青皮子是不受人待见,但你给它们留点,以后说不定你再遇到它们,再饿它们也不会打你主意。
当然了,这不是滥交,也得有自己的甄別。因为这世上,还有些人,你给他一碗饭,他会想著端你锅,那就是坏到骨子里的,对这种人別客气。
青皮子可以说就是一种极端的存在,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就是报仇。
它们没招惹咱们,那就得给它们留点了。”
说这话的时候,卫淮想到的是赖子陶志青。
听到这话,陆勇用一种很奇特的眼光看著卫淮,然后又伸手拍了拍徐少华的肩膀:“柱子,好好听听,卫淮年纪比你大不了多少,这心里边確实透亮啊。
行了,也別等以后,就冲你今天说这些话,我就觉得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今天回去我就去打证明开路条,明天跟你们一起去兴安公社。”
他这突然的反应,反倒让卫淮有些不敢相信:“陆叔,你说的是真的?就这么定了?”
“废话,当然是真的,就这么定了!”
陆勇肯定地点头。
三人顿时都笑了起来。
把铺下的那些没被触动的夹子、钢丝绳套收拢,卫淮和陆勇一人扛了一只狗子,徐少华则是一手拖著一只,弄了四只狗子,往回走。
等到三人爬上山樑子,再回头看的时候,那五只青皮子,已经从林子里钻了出来,围在两只狗子边上,领头那只雄狼,回头看著三人离开的漫坡,发出一声豪叫:“嗷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