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半箱子(1/2)
第310章 半箱子
在山里窝棚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再往山外走,进山的路道就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陆勇对这些路道熟悉,一路上倒是又碰到两个参帮,还有几个跑山打猎的,其中还有陆勇认识的。
不过,只是寒暄几句,彼此说声快当,就此別过。
有了路道,比在山里穿山越岭要轻鬆得多,几人走得也快,原本预计得到傍晚才能赶到依兰,结果提前了两个多小时。
趁著时间还早,国营收购站和外贸收购公司都还没关门,几人简单商量,觉得那些要出手的棒槌,带在身上也不方便,还不如早点出手。
於是,先去了国营收购站,出手一部分棒槌,又到外贸收购站出售另一部分。
所售卖的,都是灯台子和四匹叶。
这次进山抬棒槌,数量最多的,要数二甲子和三、巴掌,足足装了两个快当兜,其次就是三匹叶和四匹叶了,还有一些形体不好,份量不大,或是芦碗有了伤残的五匹叶,
也有浅浅一快当兜。
拢共卖了七万三千五百四十八块。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还不连上那些五匹叶、六匹叶棒槌。
若是全都卖了,那绝对是超过十万的钱財。
收穫之丰,绝无仅有。
这也是几人要分两处收购站出手的原因,一是避免收购站一次拿不出那么多钱,要各种调配、等待,耽搁时间,二来也是不想太过引人注意。
那些棒槌一次性拿出来,太嚇人了。
事实上,国营收购站和外贸收购站也是一家。
按照规定,各乡供销社收购的山参,必须送交县药材公司,而药材公司收购六等以上的山参,必须送交县外贸公司出口创收。
只有六等以下的山参才能自由销售。
卫淮他们送去的那些三匹叶、四匹叶棒槌,六级以下的不多,还有些四匹叶,那都四级、三级的。
四级的,几百块一根,三级的那准是上千的货色。
而达到二级的,一般就是山里难得一见的大货,两千左右,达到一级的,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不少能卖到三千出头。
当然,这是卖给公家。
要是私人,碰到懂货的富贵人家,价格上万都正常,而这也是卫淮要將大货留下存著,等更好价格的原因。
这样的宝贝,卫淮背著的快当兜里就有几根。
事情忙完,几人在县里的食堂美美地吃喝一顿,找了上次的旅社住下。
商量著把钱分了,四人每人分了一万八,剩下的余头,一部分补偿给卫淮,算是他这一路上的开销,另一些,给了刘铁柱,有六百块,算是这几天跟著忙活及专门进山报信的奖励,也是为了给他一些生活保障。
接下来,几人蹲在房间里,拉上窗帘,將卫淮背著的那些棒槌大货一一摆出来。
首先就陆勇就直接將最大最好的那根棒槌交到卫淮手里。
余下的,陆勇才开始进行估价平分。
卫淮又拿到一个有两根子形体极好的宝参,一个六匹叶棒槌,和三个五匹叶棒槌,
都是形体不错分量足的货色,算下来,是两个一等品,三个二等品。
陆勇、徐少华、孟川所得到的也差不多,也就是徐少华的有个棒槌稍微次一点,商量著一人补了他两百块钱。
另外,卫淮也不动声色地將从向把头他们身上得来的那些钱跟几人平分了。
整个事情,也就只有刘铁柱不知道,陆勇他们却是心知肚明的,都接得坦然,真出状况,那也是一帮人担著的事儿。
这钱一分,算是结束了这次放山的分配。
准备休息的时候,卫淮询问:“明天怎么安排?”
陆勇想了想:“本来应该跟你和川子回黄岭,把这些棒槌给栽下去,但带著这些东西到处晃也不合適。
我和柱子回大坡几天,把钱和棒送回家去,队上副业的钱交接一下,也把铁柱给安顿一下,等到棒槌洗出来,晾乾存放起来,我们就来黄岭。
不是要扩大人参种植嘛,趁这段时间,我和柱子寻访一下,弄些种子过来,秋季下雪之前,要移栽参苗,也能播种,就趁这段时间,把事情忙完!”
“这样也挺好!”
卫淮点点头:“你们来的时候,我和川哥应该在山里,你们自己进山就行-到狗子沟的路应该记得吧?”
“怎么说我们也是在习惯穿山的人,那路也走了好几遍了,这都记不住,还怎么混?
徐少华咧嘴笑道。
“那行吧,就这么定了!都早点休息,明天一早都得赶路了。”
“嗯吶!”
一夜无话。
隔天早上,陆勇和徐少华领著刘铁柱去车站坐车回大坡,卫淮和孟川则是带上那些巴掌、三,去了县城车队,钱包车赶往黄岭。
在山里抬棒槌耽搁了不少时日,那些未成形的小棒槌虽然有青苔、泥土护著,保证十多天的鲜活没什么问题,但终究是装快当兜里捂著的,时间长了容易坏掉,到时候得不偿失,得儘快进行移栽才行。
钱办事,找辆车子不是难事儿。
两人没费什么口舌,直接用钱说话,从车队包了一辆有篷布的车子,带著猎狗开始了这段至少两天的行程。
结果,路上的时候下了大雨,车子在路上有了耽搁,在第三天临近中午才回到黄岭,打发了司机,卫淮和孟川没有多说什么,都著急忙慌地往各自家里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