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淡水鱼王(1/2)
第315章 淡水鱼王
“这还只是一般的鲤鱼,咱们两人能拖得上来,要是再大些,看到了也只能是能看著了!”
孟川想起了一些事情:“六几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只是半大孩子,冬季隨父亲去过一趟呼玛。
在那边江边,碰到两个知青下江冬捕,估计那两个知青是刚来的,觉得新鲜、好玩,
在江面上叉鱼,越叉越上癮。
突然,冰窟窿里露出一个大盆般的鱼头,眼珠子都有拳头那么大,那是碰到大鱼了,这可把他俩乐傻了。
两把渔叉同时叉进冰窟窿,还未来得及用力,就只听到咔嘧咔嘧两声脆响。
一个手中的渔叉被大鲤鱼拖拽,在冰窟窿边缘卡断,还紧紧地抓著叉把。
另一个不知道怎么搞的,被一下子推倒在冰面上,也是抓著叉把不放,两人被大鲤鱼拖著滑向冰窟窿,要不是我阿玛吼了一嗓子,让他们两人赶紧撒手,怕是要被拖进冰窟窿,好险啊!”
孟川应该是又想到了孟振邦,脸上的神情有些悲慟。
卫淮不想他在这事情上纠缠,把话头引向它处:“川哥,你见过的大鲤鱼有多大?”
“我见过最大的有几百斤重,听说我们族人以前捕到过一千五六百斤重的。”
“一千五六百斤——·那得是多大的鱼啊!”
“大鲤鱼真的很大,甚至有两千斤的。这可是淡水鱼王,好东西。
听老辈人说,早在古时候,蝗鱼就是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珍贵礼品。
到了清代,鱼更是每年向清皇宫必进的贡品。也就是现在价格不咋地,要不然,下江捕鱼,就这么大的体格,弄到一条,都得卖不少钱。
我以前还听人说过,有一个老汉在江边放黄牛,牛在喝水的时候,突然被江里窜出来的大鱼把脑袋给衔住,往江里拖。
结果,牛也不服输,蹬开四蹄往后坐,一头牛,一条鱼,像是拔河一样,看得那老汉是目瞪口呆。较量的结果,是一条八百多斤的鲤鱼被牛给拽上来。”
“牛跟鱼拔河?这鱼有这么猛?真的假的?”
卫淮觉得这事儿可能性不大,太扯淡了。
孟川却很认真:“应该是真的,这事儿,有一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好多人都在说。
”
但现在,卫淮更关心的是,捕这鱼的法子。
看那些报纸上的事情,开始做生意的人多了,土地应该也会包產到户,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卖鱼,也可以自家种地,不再跟队上一起吃大锅饭?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这捕鱼应该也能赚不少钱,
怎么说大鲤鱼也是贡品,这就註定不会简单,到时候价格起来了,隨便弄上一条,也是一大笔钱啊。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太现实,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一次吃下那么大的鱼?
他心里一碰到有能赚钱的苗头,就开始盘算,不断地想著赚钱的可能,又不断地否定但也正是在这纠结中,总会考虑更多的东西,目的只有一个,让事情更稳妥些,
卫淮想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艺多不压身,很有必要学一学捕鱼的法子,万一某一天能用得上:“川哥,你会捕鲤鱼吗?我说的是大蝗鱼?”
孟川摇摇头:“这个我是真不熟悉,大部分时间在山里混,也就是食物不多的时候,
会一些挡鱼梁子捕鱼和冬季凿冰叉鱼、网捕的法子,对付这种动輒几百上千斤的大鲤鱼,
是真没做过。这样的大鱼,也不多见。
这种事情,你问葛大爷,他肯定知道,他以前所在的乌力楞的营地,就经常在这边的山里,江河肯定没少下,他应该知道,等晚点你问问,我也来跟著学学。”
卫淮点点头,他也相信老葛有这能耐。
两人接下来没有再閒嶗,又叉了两个多小时的鱼,加上那条大鲤鱼,估摸著得有两百多斤了,够吃不少时间。
卫淮回家一趟,用枣红马架著爬犁过来一次,將这些鱼给拉了回去。
两家人把鱼分了,各自在院里堆码成小鱼垛子,往上面浇点水,没多长时间就被冰封冻起来。
这样,有冰层隔绝,狗吃不到,猫也啃不了,老鼠更没招,能保存很长时间,需要吃的时候,用锤子敲下一条,带回屋里化开就行。
至於那条鲤鱼,则是被砍成了几段,那肉头是相当肥厚,两家人一家分了一些,剩下的,往李建明、虎子、万永华、周立成他们几家一家送了一些,也让他们尝尝味儿。
看到这大蝗鱼,老葛也相当高兴,把鱼头给留下,说是晚上准备自己燉上一锅,让孟川和艾和音领著孩子过来一起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