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显眼包(1/2)
第345章 显眼包
分地是大事儿。
卫淮一个蜀地来客,掛了个鄂伦春人的名字,但骨子里还是汉人,心里边对於土地的重视,不用多说。
相比起来,孟川就觉得挺无所谓,他还是喜欢跑山打猎,也不擅长种地,分不分有些无所谓,眼下的日子,他觉得已经很好了。
但他自己也清楚,艾和音整天待在黄岭村,虽然和村里人交往不深,但多少也受到不少影响,在种地这方面的事情上,可比他强太多,也更在乎。
所以,还是得儘快出山。
晚上跟虎子一起吃了饭,稍作休息后,卫淮和孟川就开始收拾这段时间打到的猎获。
老葛在林子里养了不少头,在山里弄到的肉,除了餵给黑炭、赛虎和腰的,其余的肉,不管好坏,卫淮都放在雪地里埋著。
但体量最大的,就要数两只黑瞎子。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两人用做了土爬犁,將这些皮张和能拉回去的肉,都搬上土爬犁,套上马匹往回赶。
负重不小,又是在雪地跋涉,三人走不快,只能在山里住上一夜,第二天下午,才赶到黄岭。
大概是要分田到户的原因,在村里溜达的人不少,看到卫淮和孟川回来,好几个人凑过来打招呼,也有些人想要分肉,一直跟到卫淮家里。
卫淮也没啥捨不得,拖出一头黑瞎子的肉,让眾人分了。
分肉的时候,跟卫淮说的最多的,还是分田到户的事情。
在眾人心里,把土地包產到户,每家每户按照人口比例分地,分到地后,自已耕种,自己经营,每年向国家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公粮,其余的都是自家收入。
这项改革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的弊病,看著一个个兴奋的样子,都知道,对他们来说,是特大的好消息。
黄岭村正在做分地的准备工作。
分地说的轻鬆,实际操作起来,没个明白人还真不行,国家只是定了大概方向,具体怎么操作却没说,需要各个生產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这两三天,队长、会计等人,一直在张罗这个事情,但还没有头绪。
这不,村上几个领头的,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今天又跑到公社去开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出一个像样的分配法子来。
既然事情都没个定数,卫淮心里也不急。
黄岭村七三年建立生產队之前的前几年,就开始建点开荒,卫淮比起第一批从大河西村分来的人,晚了好几年,又掛著鄂伦春人的名头,他自己本身,一来就参加猎队,都没跟队上的人一起进行过生產任务,自觉在土地的事情上,没啥话语权,等著他们分就是了。
分多少,就以如今政府对鄂伦春人的照顾和自己在这村里的地位,他相信不会亏。
要是觉得土地不够,黄岭周边草甸子,方圆近十平方公里,有的是地方开荒,真要想要,去公社跟社长宋子理说一声,犁地机开进村子,一天就能开一大片。
他更关心的是金矿的问题。
所以,在老葛、张晓兰出来,帮著將那些皮毛搬进仓房,肉搬到院子里埋雪地里,进屋用张晓兰送来的热水简单清洗,换了套厚实的衣裤上炕盘坐下来,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寻金队伍的人,有没有找来?”
“找来了,给你送来了六百块钱,说是除了当嚮导该给的工资,你们在山里,帮著队伍弄了不少肉,提供了很多便利,就多给一点,一个月一百块钱,另外两百,算是奖励,让別嫌少!”
张晓兰给他泡了杯热茶送来。
这倒是有点超出卫淮的意料,本以为那四个月只是一百六,不会多给。
看来,庄弘毅他们回去以后,確实没少帮著卫淮说了话,这才多给了一些。
“没有说別的事儿?”卫淮追问一句。
张晓兰摇头:“没有!”
卫淮微微皱眉:“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派人驻守发现的金矿了!”
“应该去了,下第一场小清雪的时候,我沿著国防公路到沼泽甸子看看有没有狐狸、揉头,在路上遇到十多辆车的车队,都是部队上的,领头带队的车子驾驶室里坐著的就是庄弘毅。”
老葛有些奇怪地问:“你问这些干啥?”
“前段时间,姚天泽跑去问我金矿在山里的位置了—”
卫淮细细將事情的经过跟老葛和张晓兰都说了一遍,他对两人没有保留,也说了自己的担忧。
张晓兰没在这件事情上发表意见。
老葛也只是简单说了一句:“没事儿,就像姚天泽说的,部队要去那种深山里采黄金,少不得要开山引路,运送各种物资,那是迟早公之於眾的事情,再说了,能到那种山里的人,又不止你一个,没啥好担心的。
只要他们派人去驻守了,什么妖魔鬼怪到哪地方,都跟你没关係。
我还以为是姚天泽叫你跟他一起去淘金。
如果是淘金的话,不要去。
早年间闯关东的,包括这些年来到东北的定居的人,主要就是以种地、淘金、伐木和跑山这四样事情谋生。
相比起来,种地最稳妥,也是来钱最少的,其次是伐木,再是跑山打猎,尤以淘金最是凶险,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多的是心狠手辣之辈,最是容易將人陷进去的行当。
你要是有別的想法,你干啥都行,就这事儿,我不希望你掺和。“
“嗯吶!”
卫淮听到这话,莫名地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