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三方合围(1/2)
第348章 三方合围
从狗子沟出来,前前后后有半个月了,期间又下了一场大雪,儘管如此,时间一久,卫淮还是担心狗子沟的参田。
他盘算著得儘快进山,但在走之前,得去打点野猪肉回来,免得老葛为了张罗那些头的食物,大雪天在外奔波。现在可没那么多粮食、蔬菜、野草伺候,
对於卫淮来说,还是打肉来得更简单些。
想来想去,他准备来次大的。
晚饭之前,他到孟川、李建明、虎子、万永华四人家里溜达了一趟,让他们到家里来吃饭,顺便將准备明天到山里去打些野猪回来餵头的事儿,跟几人说了。
五人相处的时间不是一年两年,早已经处到那个份上,卫淮要请他们帮忙,
一个个自然不会拒绝。
事实上,山里雪深,他们现在也干不了什么。
隔天早上,一眾人到卫淮家里集合,一起吃了张晓兰准备的早饭,带上些乾粮,卫淮和孟川都牵马架上爬犁,由卫淮领头,顺著阿木尔河往山里深入。
卫淮打算去的地方是池水沟子,距离黄岭村有二十多里地。
这地方,卫淮初到黄岭村,在周边山里打水狗子的时候到过,只是当时不知道地名。
山里边沟岔太多,几乎每条沟都有个地名,甚至,同一条山沟不同人的叫法还不一样。
本地人张口就说,彼此心里清楚,但卫淮听著是懵的。
老葛对这些地方熟悉,他还有鄂伦春人习惯的地名,说了大概地形,才从虎子口中得知那地儿叫池水沟子。。
卫淮听老葛说那里有成片的树、榛子树、落叶松。冬天,是野猪最容易找到吃食的地方,夏天的时候山高林密,不方便打猎物,弄出来也费劲,加之要水有水,要食物有食物,那片山沟里,野猪到处都是。
夏天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到池水沟子打猎,冬天的时候,野猪群就常常聚在那边的山沟里。
老葛以前所在的营地,每年冬天,猎手们常去池水沟子打肉,每次去几乎不带落空的。
在河流冰面上穿行,远没有在山林里艰难,几人上了爬犁,將马匹赶得小跑起来,踢证得雪末飞溅,走得很快。
走了大概一个多点,到了池水沟子附近。
接下来就得穿山林了,爬犁不方便通行,只能將爬犁卸下,把两匹马拴在河岸边。
一行人提著傢伙事钻进山林。
又走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终於到了池水沟子。
放眼一看,此地两座高山,南北耸立,一条豌曲折的山谷往北边延伸,成片的松树、柞树、榛子树混杂著。
就即使是冬天,整个山谷也被树木遮挡得密不透风,再加上两侧的山高,一走到里边,明显感觉到光线暗了下来不少。
也许是被大山遮挡了东北风,谷里温度稍高,加之树木遮挡,地面积雪相对较浅。
这么长时间,雪层堆积冰冻,已经变得板实,上面一层冰壳子,踩下去,也就陷进半尺的样子,行走起来,倒也不是特別费劲。
卫淮这一次將黑炭、馒头、赛虎和腰都带上,孟川的白狗没带来。
自打生了那窝狗崽,白狗就像是泄了精气神一样,不管怎么喂,始终不见胖起来,反而越来越瘦,毛色也越来越差,显得老態龙钟。
这样的状態,再领著进山,显然不合適了,只能留在家里看家。
几只狗崽中倒是有两只不错,看上去骨量挺好,前胸开阔。
看猎狗好坏,为什么一定要看胸,这其中有说道。
但凡懂狗的人,都知道善跑的狗,真正发足狂奔时,连贯的动作中,一双后腿发力后,收起来又迈出去,是从一双前腿中间穿过。
猎狗的胸窄,意味著一双前腿间的间隙小,一双后腿穿不过去,也就跑不出速度来。
再有前胸宽,意味看胸腔更大,肺活量也更大。
前胸宽的狗,才具备了成为猎狗的最基本要素。
进到沟里边大概两里多路,几人就发现柞树下边有被野猪拱过的痕跡,挺大一片林子,几乎被野猪翻了个遍,一个坑接一个坑,连成一片。
那地上的蹄印就更別说了,到处都是。
卫淮和孟川蹲在地上仔细看,地上的很多脚印,都有拳头大小。
这种情况,说明猪群里的大猪应该在三百来斤左右。
当年的小猪也有二十来个。
除了看蹄印,卫淮还伸手按按地上的猪粪,按上去不是硬的,多少还有些软性,没有被冻硬,说明这群猪离开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稍微打量,卫淮和孟川心里都有底了,也都是很有经验的猎人,知道这野猪该怎么打了。
叫上李建明、虎子、万永华他们三人,卫淮本就存了打大围的想法。
他站起身,悄声地跟几人说道:“猪群朝山上走了,万哥和虎子哥,你们两个往上边的山咀子去,掐断猪群翻山的路,川哥和李哥,你们往前一直走,到前面做好把野猪兜回来的准备。
我呢,领著狗一直跟著野猪脚印走。万哥和虎子哥你们走得最远,到了山咀子上,找到野猪,开枪打,能打多少算多少。
被枪声一惊,野猪必然会折返回来,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朝脚印往我这里来,一种就是往斜前方跑,那里有川哥和李哥。
咱们算是三方合围,都注意安全啊。”
卫淮话音一落,五人分头行动。
虎子和方永华,立刻朝著山咀子方向爬了上去,孟川也领著李建明横里朝前走去。
卫淮倒是不慌不忙,等到四人都走没影了,他这才摘下五六半,打开保险,
领著狗,顺著猪群的脚印,慢慢地往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