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拒绝(1/2)
第362章 拒绝
姚天泽端起搪瓷缸喝了口茶水,酝酿了一会儿,才又重新看向卫淮:“兄弟,关於淘金这方面的事情,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是个发大財的机会。
你是个聪明人,有些话我就不重复了,只有一句,这是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把握住了,那就风生水起,把握不住,只能老实种地。”
卫淮沉默著没有说话,继续等著他的下文。
姚天泽之前说过的“风浪越大鱼越贵”的话,他脑袋里思索过无数次,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键而走险確实是快速获取財富的路子,但既然是险,註定就不是好走的路子。
无论是跑山打猎还是放山抬棒槌,都是险路,卫淮一直在走,已经走成了习惯。
但这只是小道。
而淘金无疑更为凶险,凶险到他看不清云遮雾绕的前路。
这可是管控极严的行当,別的不说,就姚天泽刚才就说过,他们被执法人员追攀过。
性质跟吃山沟、吃水沟,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吃山沟、吃水沟,那还能凭著自己的干劲,豁出命出条路来。可淘金,那就不是凭著自己一条命就能趟出来了,一朝被拿下,祸害的可不单单是自己一人。
他不知道迈出这一步,究竟是坦途,还是无葬身之地的深渊。
若是初到北境,那时候走投无路,有这样能发財的机会,卫淮相信自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条路子。
可如今,已经付出绝大的努力和数年的诸多际遇,盘下厚实的家底。
家里又有了可亲可敬的人,老葛、张晓兰、卫东,都已经是住在他心里的人,可不再是烂命一条破罐子破摔的时候。
肩上的担当,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不得不承认,卫淮也想恣意一回,但这恣意,他不想赌上全家,尤其是一个自己没有丝毫把握能掌控的行当。
在他看来,瞻前顾后並不矛盾,一个人既要有前瞻性,更要懂得顾后,才能稳妥,不然,不顾及任何事情,又要那前瞻干啥?
“你想想,你一年跑山打猎、抬棒槌能赚多少钱?几千,上万,不得了吧?
这是玩命的事儿。
再说你种人参这事儿,六年才能有一次收穫,哪怕现在人参价格不错,你们那么些人,平摊下来,一年又能收入多少?
但淘金不一样,你就看看桌上这一小袋金沙就是上万的东西,而这,才是多少天,比起你所做的那些事,是更高数倍的收入。”
姚天泽进一步劝说:“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手,这个帮手,我不需要他去挖矿,不需要他淘洗,只需要做些简单的事,那就是帮我盯著金把头和那几个散人,平日里帮忙转著看看,在发现执法人员的时候,及时提醒撤离,然后帮忙烧一下毛毡,把金沙带回来交给我就行。
这事儿,比你现在所乾的任何事情,都要轻鬆。
你那么好一个猎手,要枪法有枪法,要警觉有警觉,对你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只要你答应了,我每年至少给你一公斤金沙,要是碰到富矿,还能给你更多。
你只要帮我领著他们,管著他们就行,如果事情顺利,还会增加些人手,你分到的只会越来越多。”
说到这,姚天明端著茶缸,喝了一口,然后定定地看著卫淮。
卫淮也喝了口茶,淡笑:“你就不怕我私吞淘到的金沙啊?”
“我相信你!再说了,你於我有救命的恩情,就即使吞了一些,我也觉得应该。我可是一直把你当兄弟,兄弟之间,要是这点小事儿都不能容忍,那算什么兄弟—我一直想著,咱们一起发財呢。”
姚天泽脸上现出一丝喜色,小心地问:“你这算是答应了?”
“姚哥,老话说,亲兄弟明算帐,兄弟之间,牵扯到利益、金钱,更应该算清楚,事情都做在明处,这样才能没有隔闔,一生隔,就有嫌隙,还能不能成为兄弟就难说了。
你对兄弟理解,跟我对兄弟的理解不一样,我更希望兄弟之间能长长久久。”
卫淮摇摇头:“你说淘金的事儿,我不能答应了,你另外找人吧。”
一听到卫淮拒绝,姚天泽有些急了:“为啥啊?”
他想不明白,在他看来那么轻鬆且报酬丰厚的事儿,卫淮怎么就拒绝了。
两斤金沙,那得是多少钱?
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笔钱。
卫淮笑了笑:“我这人没有太大的志向,也没你想像中那么大的胆气,更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淘金的事情凶险,不仅是面对执法人员的追,以后,打这方面主意的人更多,一个个钻空子的金帮匯集在矿区周边討生活,金帮一多,免不了勾心斗角、相互算计,怕是少不了要玩命啊。
主要是,我还是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你看看,每年跑山打猎,所赚的也不少,手头不怎么缺钱,再有,待我如亲孙的大爷上了年纪,还有一门心思跟著我过日子的媳妇和刚刚会跑会跳的孩子—都是我很在乎的人。
外出有人惦记,归家有热饭暖炕,有能嗑说话的人,也有承欢膝下的孩子———挺美,不是吗?
“兄弟,哪有你说的那么凶险,你把事情想复杂了—”
姚天泽打断卫淮的话:“再说了,大男人当然该好好闯出一番事儿,怎能被这些小事儿束手束脚—
“姚哥,每个人对大事儿的概念也不同,在我心里,他们都是最重要的,自然也是最大的事儿。”
卫淮又將话头抢了过来:“再说了,要是人人都能干大事儿,就没那么多穷人了不是。
我就是个小人物,真没那么高远的心气,还是觉得平凡点好,更真实些,
还有啊,姚哥,你也別老是想著啥救命不救命的,这事儿,你真没必要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