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人没了,情义还在(1/2)
第386章 人没了,情义还在
说是红烧熊掌,但老杜的做法,跟红烧却是一点关係都没有。
他只是將熊掌表层的粗毛简单火燎,然后就將熊掌凉水下锅开始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此期间,他又从一旁的鸡圈里抓来一只老母鸡打理出来,准备不少葱姜和松蘑,开始熬汤。
整整煮了两个小时,熊掌也煮得差不多了,取出来仔细地將毛和老皮打理乾净,再次小火熬煮,往里面加了不少葱姜去腥,期间还捞出来,用凉水清洗了几次,目的都是为了去腥。
等到腥味去除得差不多,这才捞出来切片,再次放入锅里蒸了大半个小时,最后用熬出的已经调好味儿的浓郁汤汁进行浇淋,算是完成了。
为了吃熊掌,足足等了差不多四个小时,天都等黑了,总算是上桌。
卫淮没吃过熊掌,更別谈做熊掌了。
只是挺意外,在老杜这个看著粗糙无比的大爷这里,竟然能看到如此精细的做法。
果然,人不能单看外表。
“我这人就一个毛病,嘴馋,喜欢吃。这做熊掌的法子,还是年轻的时候,用根四匹叶棒槌跟馆子里一个做厨的老东西换来的,只是学了些皮毛,顶多能有五六分的样子!”
老杜搬出装酒的土罈子,给几人倒了酒,发了筷子:“今天主要是来不及了,等著吃,本来工序还更复杂,材料也不够,只能勉强凑合—都尝尝!”
卫淮等人早就迫不及待了,纷纷动筷。
熊掌肉入口,只觉得非常弹牙,有种嚼猪蹄子的感觉,又比那玩意儿要香得多,本身的腥味没少折腾去除,仍还有些腥味,勉强在接受的范围。
另外除了鸡肉、蘑菇燉出来的汤汁香味,还有一种別的肉类上所不具备的味道,卫淮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很醇厚、很特別,但真正入口后,却又觉得真是一种享受。
卫淮心里又免不了感嘆,一般人家,哪有这样的时间慢慢搞,也捨不得这么吃啊。
在山里边,估计也只有老杜这样,无牵无掛,有能力挣到钱,又捨得吃的人才会这样了,不然,也就只有那些腰缠方贯的大老板了。
难怪熊掌这两年的价格越来越高,以前卫淮还觉得夸张,现在吃过后,却觉得理所当然。
这一晚,大概是来到北境这么些年,吃得最舒爽的一次。
哪怕吃完了,躺炕上睡觉,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第二天早上醒来,也免不了惦记。
但还是得走了。
几人谢过老杜的款待,收拾行李,打算趁著清晨赶路清凉,早早地上路。
到了陆勇熟悉的地方,走的全是那种方便穿行的山间小道,而不是荒郊野岭,速度不慢,到了建堂公社,遇到一辆林场出山採购的车子,几人搭乘了一段,当天就中午刚过没多久,就抵达通河县城。
县城里有国营收购站和外贸收购站,背著那么些棒槌,到处跑也遭人惦记,
几人简单在馆子里吃了顿饭,赶往外贸收购站。
因为这些棒槌出自死人沟的原因,有几苗棒槌大货品相不错,但四人还是绝了带回去收藏的心思,將这些棒槌全在两个收购站出售了,包括那些不值什么钱的小货。
这些棒槌,因为还属於青草市,价格依旧压低了一些,卖了三万八千多块,四人平分,一人得了九千多。
通河县离巴彦县城不远,卫淮打算去龙泉林场看看自己的岳父大人。
而陆勇和徐少华则打算把钱送回大坡公社。
再过一段时间,参籽即將成熟,卫淮乾脆让两人访探一下参籽的价格,最好是能找一下买家,方便到时候狗子沟的参籽採摘了好出售,估计要耽搁不少时间。
四人就此分开。
卫淮和孟川先是乘车赶到巴彦,在那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在城里买了些菸酒茶之类的东西带上,前往龙泉林场的小村子。
在那里,卫淮早已经是名人了,陈汉鹏上班没回来,但金奎、陈庆林、孙建设他们三人都在家,入村的时候,在地里干活的孙建设看到,愣是把卫淮和孟川给请到家里去,没多长时间,又把金奎和陈庆林给叫来。
几个大老爷们凑在一起,自然是无话不说,当然了,笨鸡燉蘑菇也给安排上,等著陈汉鹏下班回来,也被孙建设给拉到家里,好好乐呵一番。
见陈汉鹏身体很好,也没什么事儿,卫淮和孟川在那里逗留了两天,一路搭车,了两天时间才回到黄岭。
只是,刚一到家,见到张晓兰,立刻被告知一个噩耗:李建明在狗子沟被黑瞎子给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