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流年不利(1/2)
第417章 流年不利
事情简单商定,参田暂时让万永华、虎子和孟川守著,卫淮和陆勇、徐少华出山。
他们两人回吉林,寻找收购人参的商人,卫淮则是在村里张罗人手,领著进山,开始刨挖那些人参。
许是这几年肥料充足的缘故,参田里那些长了四年半的人参並不算小,只是,因根腐的缘故,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参,已经稀烂在泥土里,还有不少,芦头也已经腐烂,残次品很多。
一亩地的人参刨挖出来,卫淮大概估计了一下,也就能有四五百斤的样子。
事已至此,也没有別的想法了,只能继续挖,事情越拖,腐烂坏掉的会越多,损失越大。
陆勇和徐少华在八天后领著几个收购人参的外地商人来看过,因为生长年份不足、病害严重,残次品多,加之现在处於青草市,是人参水份最足的时候,说来说去,他们开出的价格也不过才十六块六一斤,不愿再往上多加一分。
卫淮没有过多纠结,点头答应出售。
紧密锣鼓地在地里折腾了大半月的样子,那些人参被全部挖完,包括在参王台带回来的移栽的那些同样遭病的三、巴掌,也全都刨了。
另外,那两只养了两年半的有两百来斤的黑瞎子,也被直接打杀,肉分了,熊胆皮毛也估出价格算成钱。
虽然是卫淮和孟川弄回来的,但一帮子人都参与了餵养和管理,也理应有份。
平均下来,一亩人参也就四百五十斤的样子,总的卖了四十万零三千多块。
卫淮在家里把钱分了,少了李建明,这些钱分成九份,孟川、虎子、万永华、陆勇,
一人分到四万四千八,徐少华占两份,分了八万九千六,卫淮占三分,得了二十六万八千八。
钱分到手后,卫淮特意往这些年打青草的沼泽地里去了一趟,用双管猎打了两只大雁回来,在家里好好燉了一锅大雁肉,招呼几人吃喝一顿,算是为这几年合伙种人参的事儿,划上一个句號。
“好歹也有几万块的收入,咱们也不是全无收穫是不是,都別伤神了!”
卫淮安慰几人:“每个人手里,至少都是有二十多万存款的人,放眼看看,这年头有几个能拿出这样一笔钱的。
这几年,谢谢大伙支持,劳心劳力守了那么些年,咱们都尽力了,天意如此。
今天吃过这顿饭,就各回各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过点正常的生活,其实想想也挺好。咱们往后,有机会再聚。”
说著说著,卫淮发现自己的话语里,也满是伤感,
五十多亩参田啊,要是正常养足六年时间,没有那么严重的灾害,他有把握,这些人参的亩產量会比上一次卖的那一批还高。
哪怕价格没长,怎么说也是两百八九十万的东西,隨便衡量一下,自己也该分到八九十万。
而现在,只是二十多万。
这几年的人工、肥料、农药、机械、用油等投入,可都是卫淮一人支撑的,五年时间,算下来,每年也不过就是四万收入的样子。
他的损失,其实才是最大的。
因为连续的灾害,得到的结果,远低於心里预期,心里自然也好不起来。
好就好在,不是彻底绝產。
陆勇等人都沉默著,见卫淮端起酒碗,也跟著端起酒水,闷头喝下。
说是再聚,但其实都清楚,这样的机会估计是没了。
尤其是陆勇和徐少华,回到大坡公社以后,相隔千里,怕是数年不会碰面一次。
两人在卫淮这里住了一夜,隔天早上,卫淮和孟川赶著架子车送他们去公社坐班车。
分別的时候,也就只有相互的两句话:
“路过吉林的时候,来大坡来走走!”
“你们有空也来黄岭来玩!”
看著车子走远,卫淮微微嘆了口气,跟孟川一起返回黄岭。
在家里边休息了两天,卫淮赶著架子车再次去了一趟鹿角沟,看看那些数天不见,又已经开始窜出草芽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垦出的荒地,这些是真得重新放荒了。
他在对子房住了一晚,把抽水机和管子,连同那群蜜蜂,一起搬回家,
回到家,抽水机和管子放到屋子旁的水泡子里,用来浇菜地,给张晓兰省点力,蜜蜂窝也架在屋子边上养著,今年分出的两群蜂,都没能留下来。
碰到草儿周末,卫淮会领著张晓兰、草儿和卫东、卫北,到阿木尔河里去下网捞鱼,
或到沼泽地里捡拾大雁蛋、绿头鸭蛋。
兴趣来了,就在草甸子里弄些烤灰狗子肉或是烤鱼。
除了打青草、打理麦地,更多的时候,是在伺候老葛养著的那些头。
这玩意儿的繁育能力非同一般,二三月的时候发情,五六月份的时候產崽,每胎少的能產五只,多的能到十二只。
它们虽然是跟小狗差不多的动物,但不会像狗那样汪汪叫,而是低沉的鸣呜、咪咪声,其实很温顺。
此时刚过了生育期没多长时间,数量一下子超过两百只,那个小小的铁丝网围著的场地显然在那些小崽子独立的时候就不够了,卫淮又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將林子里的场地给扩大了数倍。
暂时没什么头路,养养头也不错。
就这些头,每年提供的皮毛,也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反正养头挺容易,有粮食,有蔬菜,加上辅助一些肉食和山里一些浆果、坚果之类的东西就行。
並且,它们冬季也会冬眠,只是偶尔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出来活动活动,消耗也並不是很大,算是投入比较少,收益又挺高的养殖。
怎么说手里边也是有上百万存款的人,不愁吃喝的情况下,卫淮把日子过得慢悠悠的。
这还是他来到北境快十年时间里,最悠閒的时段。
孟川在家里閒了几天,就有些待不住了,开始挎著猎枪,领著他驯出来的两只猎狗,
骑著马外出溜达,有的时候一去三两天才会回来一趟,只是收穫不如意,山里的野物已经越来越少了。
虎子和万永华也只是在家老实种地,时不时到山里溜下套子,盘算著入冬后砍些木料,把各自的房子给重新盖一些,也整得亮大气一些。
虎子的媳妇有了著落,在万永华的撮合下,跟他的小姨妹见过面,双方都挺满意,也就把婚给定了。
准备明年开春把房子建起来,就把婚也给结了。
能不满意吗?
好列虎子现在也是有二十多万身家的人,这样的人,在周边没得找。
两人晚上的时候会时不时过来串门。
独自领著孩子过日子的张茂秀,听了卫淮的建议,在张晓兰的帮忙下,在如今已经改叫兴安乡的街道上盘下一个门面,开了个小商店,隔三差五会回来看看田地,听说收益不错。
老葛也很少进山折腾了,更多时候,是赶著家里的两匹马,到沼泽地里放牧,也会在早上的时候,帮张晓兰招呼著两个孩子,跟村里的老头老太嶗嶗嗑。
转眼,时间到了七月下旬,草儿已经放暑假回来,也到了红榔头市,卫淮在家也休閒不少日子,跟孟川合计,两人再次往长白山跑了一趟。
这一次,他们是衝著那几个火山口里可能生长的棒槌去的,还有那群悬羊。
也没有再叫其他人,就他们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