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这倒霉催的(1/2)
第463章 这倒霉催的
悬羊河、悬羊村—·
对於周锦明的话,卫淮是相信的。
老辈人取地名,很有意思,遇见过黑瞎子的山沟叫黑瞎子沟,遇到的山沟叫沟一如东北大地上,那些以虎命名的地方,十有八九曾经出现过老虎,以金命名的地方,大都有过金子一样。
这地儿,村子以悬羊命名,河流也以悬羊命名,那就有很大可能,这地方出现过悬羊。
所以,卫淮相信周锦明所说的也是真的。
不管怎样,算是把人给救下来了,看周锦明的状態,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
大雨终於弱了几分,卫淮他们三人在窝棚里刚穿上的衣服,一阵奔忙下来,早已经湿透,一阵阵透心的寒意,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卫淮问道:“老哥,能走吧?”
周锦明点点头:“能走!”
“被雨这么淋著也不舒服,到窝棚里烤火!”
卫淮招呼一声,和孟川一起收了绳索,踩著每一步都能挤出水的地皮,回到窝棚里。
反正都已经湿透了,三人乾脆拿了刀具,在周边砍了些粗大一些的柴火,將篝火燃烧得更旺一些,然后將弄湿的衣服、鞋袜,胡乱到河水中涮了一下,回到窝棚脱下拧乾,拴了绳子晾著。
直到这个时候,卫淮才开口询问坐在火边烤火,神情显得有些萎靡的周锦明:“老哥,这边的悬羊多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將装著高梁小烧的军用水壶递给周锦明。
周锦明接过后,喝了一口,又把水壶还了回来:“多啥啊,我在这边生活了几十年,
也只是见到过两次。
小时候隨父亲进山打溜围,看到过一次,那一次,也只是看了个影,我父亲只来得及端看老洋炮开了一枪,结果毛都没碰到。
再有一次,就是今天了。
我在这边林子里弄了个对子房,冬季打猎,平日里也就是搞山货的时候会在这里偶尔住上一段时间。
这些年人参的价格好,我种好庄稼之后,在这边偷偷弄了一片参田,就在这边守著。
本来今天是到林子里采蘑菇、挖药的,没想到,到了崖边歇脚的时候,山上滚下些青苔,我探头一看,发现是一只大悬羊。
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激动。这玩意可是被叫做神兽的,太少见了,珍贵无比,心想著要是能打下来卖了,我这后半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於是,就悄摸著回对子房,把我那把老洋炮给拿来,又找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悬羊在石崖高处,一棵老树下边站著。
我手头那把老洋炮,有些够不上,就即使够得著,我也没把握能一枪打中,这机会只有一次。
所以,我就想著,靠近些,更有把握,就挎著枪小心又小心地上了石崖。
谁想到,这老天会在这时候下起雨来。
那个时候,我在崖上三四十米的位置,退下来吧,不甘心,生怕悬羊会离开,再也找不到了,不退吧,那石崖湿滑得不得了。
想来想去,我把心一横,富贵险中求嘛,还是决定冒著雨继续靠,正好可以借雨声遮掩,能靠得更近些。
结果,我没那个命啊,废了半天劲,都已经距离那只悬羊二三十米了,眼看就要能打了,脚下一滑,手抓著的石缝里的小树也承受不了,也从崖上跌了下来。
还好,下边是大河,没有一下子摔得稀巴烂,被这洪水衝著一路往下,枪都不知道被衝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已经没力气在洪水里折腾了,幸好遇到了你们,不然,我今天得交代在这河里。
还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们呢!”
卫淮摇摇头:“提什么感谢啊,在这山林里边,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我们也只是刚过了河,遇到大雨,连著雨把窝棚胡乱搭起来躲著,看到河面上有人被大水捲走,就想著出去帮一把—只是搭把手的事儿,別放在心里,人好好的,比啥都强!”
周锦明嘆了口气,他打量著卫淮他们的简易窝棚:“你们这是进山打猎还是抬棒槌?
”
卫淮他们既背著快当兜,又带著猎枪、猎狗,他无从判断是干什么的。
“准备进山抬棒,从依兰那边过来,这才刚进山没两天,也不知道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
卫淮摇头嘆气,他看看之前还亮堂的天边,此时也已经被乌云笼罩。
雨是小了不少,但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按照经验,越是这样的情况,雨下的时间越长,耽搁可不小。
周锦明邀请道:“等雨小点,回悬羊村,有好几里路,不现实,乾脆到我对子房里住下,那里住著要舒服一些,反正也干不了啥,让我好好招待你们几天!”
“行啊!”
对此,卫淮求之不得。
就现在这个简单搭起来的窝棚,被这大雨一淋,哪怕是窝棚里的地面,都在冒水,人都睡不下去。
而且,这塑料布,被雨打得啪啪响,也是烦躁。
几人在窝棚里隨意地劳著嗑,无外乎是卫淮问问这两年人参的行情,这周边有没有参场之类。
从周锦明口中得知,这两年人参的交易更加自由,长白山区的参地面积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参。
每年还没到人参採收的时节,就已经有不少收购商走村串巷地开始蹲守了。
而且,价格是一个比一个给得高。
这两年有人参採挖的,那是赚了大钱,有好几个,只是种了一亩多点人参,把那些人参卖了,除去所有成本,直接就成了万元户。
山里边有不少人偷种参田,到处都有人在开荒,
至於棒槌,这里已经好几年没听人说抬到过了。
就即使见到了,也就是些零散的三、巴掌之类。
村里边经常有人来收购棒槌。
想要抬到棒槌,还得往深山里走,村子周边这些地方,几乎不可能。
放山人,都往山里涌,就悬羊村,周锦明知道去放山的,就有十多人。
雨还是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酒喝了不少,时间也晚了。
眼看等不到雨停,几人也只能收拾行李,冒著雨,隨著周锦明前往他的对子房。
对子房所在的位置,得翻过两道山岭,有七八里地的样子。
不过,周锦明对这边熟悉,有不少林间小道,就是他自己经常走弄出来的。
也就大概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卫淮他们三人看到了那座藏在山崴子里边的对子房,周边的林木被砍光了一大片,估摸著得有三亩地的样子,里面种的,全是人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