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馒头之死(1/2)
第469章 馒头之死
从食乐馆出来,把老冯送回家,卫淮领著孟川、萧飞回到呼兰小院,上炕后,三人凑在一起,几乎都在说千什么赚钱的事儿。
孟川没怎么说话,卫淮说得也少,更多时候,是在听萧飞叭叭叭地说,都听得津津有味。
萧飞比卫淮还要更早离开蜀地双石镇,外出闯荡,早早地就当了盲流,从那时候起,迫於生计,就开始捣鼓著做小生意,被追的鸡飞狗跳。
那时候,只是单纯地为了生活。
但也正是因此,渐渐地进入这条路子,也就一直走著。
这么些年下来,他可谓是走南闯北,別看著三十多岁,起起落落,大小阵仗却是经歷不少。
嶗嗑的时候,他更多说的是南方什么货物是什么价,运到北方来能卖多少,
有多大利润空间,对於这些事情,他门清,他有多少路子。
说的是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买卖东西,最多的还是普通民眾,薄利多销是一个好路子,不走高端,亲民的才最好。
这一晚上,一聊就聊到后半夜,听得卫淮心里越来越火热。
在他口中,中型商场能搞,运输公司火热,不能错过,卫淮的渔场不急,毕竟东北大地上,河流纵横,都是產鱼的地儿,捕鱼打鱼的人也多。
这事儿,要走就走高端点的路线,卫淮养鲤鱼,其实也不错,毕竟,这东西稀罕、少见,当然,规模也要扩大些,多钻研,毕竟,他在八道街有馆子。
还有,若是有可能,把八道街的铺面多盘下几间,改成规模更大更上档次一些的酒楼。
很多事情,都说在了卫淮的心坎上。
但卫淮没有急著拍板,他知道,匆忙做出的决定,总缺乏更深度的思索,往往容易出岔子,何况,建商场、渔场,搞运输公司、经营酒楼,每一件都不小。
他不再是当年脑袋一热就闯入东北大地的愣头青,他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初到北境就遇到孟川、孟寿安、老葛他们这些人的运气。
他只知道,这十数年的积累,真心不易。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他更清楚,很多事情,都是一场豪赌。
跑山打猎,赌命,放山抬棒槌,赌运,而进入生意场,更是一个修罗场,
命、运皆赌。
一著不慎满盘皆输。
得慎之又慎。
孟川都懒得回只有几十米之遥的屋子,就在卫淮这里,跟萧飞一起,躺炕上睡著。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卫淮没有去打猎,也没有去捕鱼,而是牵著马匹,领著黑炭、馒头,在江边溜达,同行的还有孟川和萧飞。
一直在探討各种事情。
萧飞见卫淮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在广州的联营厂子也不能老是去在一旁,他返回广州去了,临走的时候,只是告诉卫淮一句,做出决定的时候,记得给他发电报,他相信卫淮一定会做这些事情。
也就在萧飞离开之后,卫淮开始和孟川在松江上捞鱼,閒暇之余,进城里,领著张晓兰、草儿和卫东、卫北两个孩子,儘是挑著热闹的地儿去逛,他在有意识地了解这城市的变化。
他也没少跟张晓兰探討心里边想做的那些事情。
张晓兰这几年打理食乐馆,迎来送往的客人不少,听闻的各种事情更多。
在卫淮说起这些事情,谈及萧飞的那些建议时,她也认为能做。
卫淮心里渐渐有了底,只是问了张晓兰一个问题:“要是我做这些事儿,把这些年赚到的钱,都亏进去了咋办?”
张晓兰只是笑笑:“我又不是没过过苦日子!”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最大的支持。
晚上下的霜越来越大,进入十月,隨时可能下雪。
他只是同孟川一起,每日在江面上追寻著鱼的踪影,顺带下网捕捞些鱼儿。
十月中旬,下了第一场雪,隨后,天气越渐寒冷,江面上开始结冰,跑起了冰排。
直到这时候,卫淮才停止捕鱼的事情,而是跟孟川一起,前往齐齐哈尔的双河劳教农场。
之所以选择这边,那是因为,他惦记著那头曾经餵养过的熊崽子。
只是到了以后,找劳教农场的人一打听,得知那只熊崽子,在卫淮离开看青的窝棚后,还会经常跑到窝棚下边睡著。
后来,眼看越长越大,农场担心它伤人,还是让人去將它打了。
这让卫淮心里堵了不少时间。
但后来,他很快就想通了,只要是长大了,不管是出於其危险性,还是熊胆、熊掌所代表的价值,都会是让人惦记的原因。
没有谁有义务帮他一直养著那熊崽子。
或许,当初对它的餵养,只是让它成了被人盯上,却没多少警惕的原因。
终究还是缺乏生存能力,缺乏它该有的野性。
双河劳教农场,大片沼泽甸子,少有人能进入,卫淮有王大爷那层关係,算是一个特例,劳教所所长还是像以前那样,很热心地帮忙安排的落脚的屋子,允许两人在里边打猎。
年前的时间,两人几乎都待在双河农场,里边没什么大的野物,以水耗子、
狐狸、水狗子、子、揉头、狗子居多,但也数量有限。
这段时间,他们见到最大的野物,就只是一群马鹿,黑瞎子的只找到一只,
紫貂也只打了三只。
这收穫,是卫淮歷年冬猎最差的一年。
年后,他和孟川换了方向,进入长白山,山里猎人更多,最终的结果,也是收穫寥寥,最有价值的,也就只是四只紫貂,两只黑瞎子。
这让卫淮心里凉凉的,就这收入,已经远远赶不上食乐馆的收益。
他开始问自己,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走这条多少显得有些吃力不討好的路子。
也就在八八临近开春的时候,卫淮看到报纸上登出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標誌著国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的开始。
儘管东北大地上,並没有真正严管,还在允许打猎,但这始终是一个苗头,
原因就是虎、、紫貂之类的动物,根据调查,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让卫淮意识到,这条路应该要不了几年就走不通了。
五月八號那天,正逢星期天,张晓兰领著上了初二的草儿和两个孩子来到呼兰小院。
天气晴好,草儿念叻著要去江边烤鱼,
卫淮也就领著几人去了江边,驾驶著掛子船,到江里撒了一网,倒也顺利捞上几条细鳞鱼,就在江边拢了一堆柴火,將鱼烤上,倒是美美地吃了一顿烤鱼。
卫淮懒动,和张晓兰就在江边的草地上坐著磅嗑。
三个孩子都是閒不住的主,在野地里跑来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