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父亲的不同故事】(求订阅)(1/2)
第406章 【父亲的不同故事】(求订阅)
京城,兴华胡同。
夏日炎炎,孩子们也都因为暑假,不用去上学,有的在四合院里面玩,有的则是直接出去玩去了。
林兆喜这边虽然也有放假,不过大多时候还是看书学习。
好在谢舒华这边也放假,暂时不需要去学校里面上课,虽然本来课程就不多,倒也能安心地在四合院养胎。
因为太阳挺大的,谢舒华这边也就坐在廊檐下晒著太阳,虽然是天气挺热,但是四合院的格局倒也十分舒適,这边吃著父母从津城那边寄过来的一些特產。
林兆乐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谢舒华身边,吃著姥姥姥爷从津城寄过来的特產。
“兆乐,给你爸爸拿一些过去。”
林兆乐听见这话,刚准备拿过去,便听见谢舒华说道:“还是算了,別打扰你爸写稿子了。他一会休息的时候,也会来吃的。”
林兆乐自然也就开心地坐在小板凳上吃著。
院子里面很悠閒,屋子里面的林有成其实也挺轻鬆,並没有著急地赶著稿子,尤其是现在有电脑打字,也是比手写快得多,时不时就会停下来休息,活动一下身子骨。
现在林有成写的电影剧本故事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十分简单的故事,现在在他笔下也就是《海边之城》。
林有成很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就是是一部反鸡汤电影,故事里面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盖著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的对白平淡简洁,整部电影里面都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中没有救赎,也没有解脱,但这种遗憾恰恰是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因为这才是很多时候,真正真实的人生。
关键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一般,在另一个时空奥斯卡的重量级奖项呈三足鼎立之势。最佳影片给了《月光男孩》,影后为《爱乐之城》女主,而影帝则为《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其中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可谓风光无两,包括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在內各大奖项的影帝拿到手软,即便和另外两部获奖作品相比,这个故事稍显低调,但不平庸,这个故事正是凭藉细腻的表演和情感共鸣,在这个过於浮躁的电影评选时代犹如一股清泉,以不圆满的结局詮释了人性的纠结和生活的遗憾。
要不然,这部电影也不会拿下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在林有成看来,这个故事,也就是在讲,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林有成写著稿子,剧本里面的男主角在各个房子之间穿梭,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对一切似乎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態度。他孤独的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个行尸走肉,经常在沉默不语和突然暴怒之间切换。人们只知道他是个落魄的维修工,没人在乎它的身世。
或多或少,也许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重复性工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內心,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但是《海边之城》则是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因为男主角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这个变故直接把男主角扔回了过去,也就是故乡以及从前。
男主角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开始显露身世,造成按男主角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这位男主角原本有著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三个孩子未能倖免於难。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甚至在警局的时候就想过死亡。
林有成很清楚这个简单故事的特別之处,也就是因为对於过去,越是如此避而不提,观眾越能自己脑补出那些难以描摹的痛苦,省略和留白成就了这部电影,因为这是在用克制的方式写出了原本就难以言传的绝望。
男主角的木訥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於衷,他处於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觉得一切索然无味。时间是药物,有时,可以治癒一些什么,但有时会让人沉溺於药物本身,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癮,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
很显然,故事的结局並不是想像中的完美和解。
有些伤痛確实很难彻底消弭,只能封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林有成很清楚这就是一部討论人生遗憾的严肃艺术,因为故事就是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讲述了一个个人的悲剧和大部分失意者的真实状態,他们跌倒后並没有再爬起来,遗憾大约占了他们人生的一半长度。
其实在林有成看来,《海边之城》这个故事,也就是也算是另一种版本的《儿子的房间》,《儿子的房间》这部拿到坎城电影节金棕櫚的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有一儿一女两姐弟。而男主角作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隨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这一家顿时陷入了一篇黑暗当中,母亲终日以泪洗脸,姐姐压抑著痛苦照顾悲伤的父母,而父亲,更是因为过度悲痛而不能继续工作,因为那一天男主角接到病人的急诊电话,他不得不改变与儿子去晨跑的计划。儿子只好与朋友去潜水,但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整个家庭因此而陷入了绝望之中,父亲不断地自责,如果那个早晨他拒绝了病人,也许生活就不会是这些。
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故事后面的结局是远方寄来一个女孩子的来信,来信成全了家人对儿子的追思,並令到这个家庭重新有了一丝生机。然而逝者如斯,各人內心的伤痛,只有时间能慢慢治疗。
很显然,这两个故事都是面对伤痛,但是《海边之城》要来的更加极致,也更加反心灵鸡汤。
当然这也是因为《海边之城》里面的故事,纯粹是的因为男主角的疏忽,才会导致家里起火,三个孩子都被活活烧死,这样的痛苦钻心入骨,至於结局的无法和解,在林有成看来其实才是真实的人生。故事全程平静,几乎没有什么撕心裂肺的时刻,也没有什么嚎啕大哭的瞬间,但恰恰是这种若无其事般的平静,反倒才是最深切的绝望,因为这是真正走不出悲伤,无法与过错和伤痛和解。
林有成这边写了一会稿子,自然也就休息,出来和谢舒华聊天。
谢舒华自然是有和林有成聊过现在这个剧本的创作,对於林有成所写的《海边之城》这个故事,她真的就是不敢想那样的故事如果真的发生,该如何接受和面对,因为那样的故事真的太残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