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张辽高顺入阵营(2/2)
张杨对他们说了董璜的仁义,又说他们忠於的不是董卓,而是董璜,一时间三人全都信服了,直接將亲近值拉满,让董璜又多了三员武將。
正因为如此,董璜才为张杨重新安排了好去处。
刚好并州刺史丁原新亡,董璜跟叔父董卓提议,让张杨继任丁原刺史之位,將并州收入囊中。
对此,董卓自然是同意的。
为了能够笼络士族,董卓最近已经將很多地区的太守刺史都许诺了出去。
所以自家侄儿说要拿著并州,他自然不会反对。
毕竟并州和西凉一样,都是精锐骑兵的培育地。
再加上又靠近司隶地区,为董氏掌控也是理所应当。
至於吴匡,董璜任命其为弘农郡太守。
弘农郡位於洛阳南面,和南阳郡交界。
这里可是战略要地。
对於董璜来说,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內,他所能占据的位置,最重要的,也就是北面的并州和南面的司隶州。
身为司隶校尉,董璜原本就管辖这洛阳、长安周边的七郡之地。
不过有著穿越优势的董璜知道,叔父董卓之后会退居长安,那时候,估计自己的重心还是要放在洛阳附近,所以他现在的布局,就是针对洛阳南北的。
目前他手上合適的太守人选也就只有张杨和吴匡,实在是没人啊。
自家这老丈人唐瑁虽说做一个郡守绰绰有余,可他只適合做和平时期的郡守,不適合做这种战时郡守。
战时状態,必须要用武將来担任郡守,主责是防守。
和张辽高顺一起投靠过来的曹性就是一个猛將而已,也不適合担任郡守,董璜將他暂时安置在自己身边作为亲卫统领之一。
曹性是战力武將,敢杀敢拼,还擅长弓箭术,带在身边也合適。
“方正啊,弘农郡可是京城南面的重镇,以后局势发展,各路纷爭,南阳也是关键地,所以,我让你去弘农,你要將弘农军事布局做好,至於政务,到时候找一个擅长的来处理就好……”
“你看看京城中之前何大將军门下有什么人才,你可以提出来,我让你带走。”
吴匡早就听董璜详细介绍了之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也明白主公对他的厚望,於是建言道:“主公,匡恳求回陈留几天,去陈留招募人才。”
“哦?陈留?”
董璜一听,一下子想明白了,吴匡可是陈留人,回陈留招募人才也是应当。
“好,只要是人才,都可以招募过来……”
“主公,匡有一好友,姓毛名玠。乃政务优才也!一年前匡就想推荐他到何大將军处任职,只是被他谢绝了,他言何大將军非良主,如今依旧在陈留做一县吏……”
毛玠,董璜自然是知道的,有才能,更兼清廉正直,绝对是个人才。
“好!赶紧去招来!不错!你跟他说,我这边和董大將军那边不一样,我们只为护持百姓,以民生为主,他来,就主管民生就好,为民做事。”
吴匡点点头,他也打算用这个角度来说服毛玠。
毕竟如今大將军董卓很快就要废立少帝,这些是是非非一时间也说不清,如果告诉毛玠是投入董卓阵营,他估计是不愿意的。
不是说董卓现在名声有多坏,目前自然还没有。
只不过涉及到废立皇帝,篡权夺位这些敏感问题,总是各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