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父皇?他目光短浅(2/2)
而隨著朱樉的这句话,顿时,朱棢、朱棣、门外的老朱和徐茂,全都愣住了....
瞬间,整个房间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朱樉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不由一怔。扭头看了看面色凝重的朱棢和朱棣,还有朱橚。
“我..我说错了吗?”
“没说错二哥。你说的太对了!”朱橚看向朱棢:“三哥,这就是为什么天下银子何其多,但宝钞只是发行了两百万贯就已经开始掉价的原因。”
“银子是天下人都认可的。但这宝钞。说白了就是父皇和朝廷拿出来之后,大家因为父皇和朝廷认可才跟著认可的。一贯宝钞之所以能等於一两银子,是因为父皇和朝廷在背后做了担保。在我看来,宝钞不是银子。是父皇用他和朝廷的信誉打的借条。”
“如果父皇和朝廷在百姓拿著一百万贯宝钞去找朝廷换银子的时候,不管这一百万贯宝钞在市场上的价格跌了多少都能照原来的价格换一百万两银子。那这宝钞的价格就能长期对標银子。可惜...朝廷只是想用这宝钞解燃眉之急,自己都不愿意做这赔本买卖。”
“本来就是用父皇和朝廷的信誉做抵押发行的宝钞,现在拿著宝钞去找父皇和朝廷,父皇和朝廷又不给换钱。不光如此,父皇和户部还一直在印宝钞。你说这日后的宝钞会涨会跌?”
“按照老五你的意思,这宝钞对照的物件其实並非是银子,而是父皇和朝廷的信誉?”朱棢从朱橚的话中精准抓住了重点。
“父皇和朝廷的信誉打包换成了宝钞,让两百万贯的纸有了等同於两百万两银子的价值。朝廷要是再发两百万贯,但信誉值得钱依旧只是两百万两,但宝钞数量已经翻倍,所以哪怕宝钞上標著一贯钱,但实际上只值半两银子?”朱棢恍然大悟。
朱橚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由於父皇和朝廷不会用原价收回宝钞。所以信誉受损。不过大明逐渐强大,又会让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加重。信誉的总价值又会升高。这一上一下,综合来看,宝钞虽然会不断变便宜,但这个过程並不会很快。三五年后或许一两银子能换两贯宝钞,而朝廷到时候总共发行的宝钞或许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贯。”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大致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三哥你完全不需要担心。这宝钞是跌定了!”
“可是老五,要是以后父皇不发行宝钞了,按照你这说法,这宝钞不就不会再变便宜了?那我们不亏了?”
朱棣思考之后提出了问题。
朱橚笑了:“放心吧四哥。一来这朝廷用钱的地方多的是。钱不够用了自然就发宝钞了。再就是父皇他目光短浅,如何能够像你五弟我一样看透本质?”
“要说这化缘乞討和种地,我不如父皇经验丰富。但要说做生意。父皇定不如我。”朱橚自信地说道。
朱棢:“.....”
朱棣:“.....”
两人一时语塞...
朱樉点了点头,很是认可:“五弟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朱棢:“.....”
朱棣:“.....”
两人全都再度沉默了....
.....
门外。
原本刚被朱橚的朝廷信誉的说法给震惊到,还处於一脸骇然状態中的老朱听到朱橚的这话,刷的一下脸色就黑了下来....
怒气值瞬间爆表!
一旁的毛驤和徐茂,身子颤颤,缩著脑袋当起了鵪鶉....
.....
屋內。
正一脸得意的朱橚忽然感觉胸口一热...
紧接著越来越热....
一股股热流不断涌入胸口集聚成那股神秘的能量...
“???”
朱橚顿时愣住了...
什么情况?
咋回事?
老朱同志这是怎么了?这情绪波动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