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两个选择(2/2)
徐安点了点头,神色从容:“陛下说得没错,大离確实不缺银子。但这並不代表陛下不缺银子。国库的银两与陛下的私库,这是两回事。如今的朝堂,国库的银子除了应急所需,其他的恐怕早已被那些世家瓜安排满满当当。陛下若想动用,恐怕並不容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陛下能压下朝堂上那些主张出兵的声音,这笔银子自然归陛下所有。有了这笔银子,陛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开疆拓土固然诱人,但陛下莫要忘了,疆土打下来后,利益归入国库,世家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地盘,势力也会进一步壮大。而陛下,无非是得了个青史留名罢了。”
凌天恆微微眯起眼睛,反问道:“青史留名还不够?你要知道,无论是为君者还是臣子,多年以来所求的,不过是个青史留名。”
“若是旁人,或许会为这青史留名的机会心动。但陛下您,绝不会为了区区一个青史留名,便在此刻让世家坐大。”徐安语气坚定,目光毫不躲闪,“陛下心怀千秋,既然已决心对世家动手,便不会给他们再次壮大的机会,更不会將这个问题留给后人。”
“你小子少给朕戴高帽子。”凌天恆轻笑一声,语气中带著几分戏謔,“就算朕不让世家坐大,也有诸多办法。况且,你不是已经答应了魏王,要助他脱颖而出?朕大可以再等上一阵子。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在乎多这三年。不过,朕倒是好奇,若朕答应你,你能付出多少银两?”
“陛下,您这话多少有些不妥。”徐安微微摇头。
“有何不妥?”凌天恆挑眉问道。
徐安解释道:“若陛下真有良策,早就动手了,何至於將世家的祸患留到今日,甚至不得不用皇子爭储的手段来制衡他们?对付世家,歷朝歷代的君王,大多会用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法子。但这样做,往往会留下隱患,那便是屠龙者终有一日会成为恶龙。新的世家早晚会走上旧路,毕竟人心的贪婪,永无止境。”
“至於陛下所说的外臣助魏王殿下脱颖而出,確实如此。但外臣只答应了让殿下脱颖而出,並未答应助他对付三大世家。毕竟,三大世家在大离根深蒂固,外臣没有必要与他们正面交锋。至於外臣具体如何行事,那便是外臣自己的事了。”
“至於陛下这最后一问。”徐安语气一转,目光坚定,“外臣说了,不会让陛下失望。如今的厦州,陛下应当知晓吧?”
案几上的香炉突然腾起裊裊青烟,凌天恆的面容在雾靄中变得模糊:“朕知道。如今的厦州,可是他周显的摇钱树。听说那些世家下场后,仅厦州一城这几个月的税收,都快赶上整个江南一年的收入了。”
“陛下消息灵通。”徐安微微一笑,“那陛下应当知晓,如今我大周是按两成收取商税。若是陛下同意作壁上观,外臣愿將厦州未来两年的商税尽数交给陛下。不知陛下觉得,外臣这个提议是否满意?”
凌天恆的瞳孔微微收缩,倒吸一口凉气。他不得不承认,徐安的手笔之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如今的厦州商税,確实非同小可。世家下场后,商税的数额已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眼下,他只需按兵不动,便能得到厦州两年的税收,这是一笔足以让他做许多事情的巨款,这一刻,凌天恆的確有些心动了。
徐安其实只是用了一个信息差。离皇並不清楚厦州那些商品的真实利润,因此他特意强调大周是按两成收取商税。即便將这笔钱交给大离,大周仍能留下更多的利润。虽然这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但並不会伤及大周的根基。更何况,他並未承诺一次性支付,完全可以分年来给付,这对大周来说並无大碍。
最关键的是,只要大离不出兵,三国合围之势便会被打破。大周便会有发育的时间。而如今的大周,那些心怀叵测的世家大概已被周皇清理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大多站在皇帝这一边。有了这些底气,徐安有信心在短时间內带领大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不可能发生类似工业革命那样的巨变,但大周的综合实力必將有所提升。到那时,即便局势有变,大周也足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