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两道旨意(2/2)
影一低头应道:“遵旨。”
周皇挥了挥手,示意影一退下。影一恭敬地行了一礼,隨即悄无声息地退入暗门,消失在御书房中。
御书房內再次恢復了静謐,唯有几片金黄的银杏叶,落在窗台上。周皇伸手拾起一片叶子,指尖轻轻摩挲著叶脉,低声喃喃:“太子啊,朕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未来的路,终究要靠你自己去走。”
与此同时,太子周辰回到东宫,虽然上过药了,但背上的伤痛依旧隱隱作痛,他的心思却早已不在伤势上,他坐在书案前,手中握著那把戒尺,目光深沉,思绪万千。
“父皇今日的话,究竟是何意?”太子低声自语,眉头紧锁。他回想起周皇的每一句话,尤其是那句“绝不能自己动手,也绝不可在大周境內动手”,心中隱隱感到一丝不安。
“这徐家……难道真的动不得吗?”太子心中疑惑重重,他知道徐家在大周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明白徐家对於大周的重要性,但近年来徐家的势力日益膨胀,朝中不少大臣都对徐家颇有微词。
太子毕竟不是太祖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歷,虽然周皇经常给他说徐家的重要,但是他始终体会不到徐家区区几个人而已,能对一整个大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当他在听闻一些关於徐家的流言之后,还有人暗中向他进言,建议削弱徐家的权力,便让他开始质疑了徐家的重要性。
可看到徐家送回来的信件和国书的时候,仿佛又明白了点什么。
太子越想越觉得事情並不简单,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东宫外的景色,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想让孤来当刀子,你们有那个本事握得住嘛。”
影一这边也开始带领暗卫展开了行动,京都中的流言製造者们,无论身份高低,都逃不过暗卫的追查,短短三日之內,京都中的流言便销声匿跡,而那些幕后之人,也一一被揪出,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京都的夜色中。
而东宫这边,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永远的消失了,朝堂之上,弹劾徐家的奏摺少了很多,之前弹劾的官员大部分不是告老还乡,就是被其他罪名下了刑部大狱。
一时间,整个京都变得风声鹤唳,没过多久,朝廷下了两道旨意。第一道旨意,就是和大离友好合作,在江南全面开放两国贸易,两国商贾皆可在江南任何地方做生意,朝廷不再限制,甚至还鼓励商贾的流动,大周各州府对於两国商贾的正常流动不得横加阻拦。
第二道旨意,就是由太子周辰亲自远赴厦州,主持两国商贸之事。这第二道旨意一出,不仅整个京都震动,天下更是一片譁然,周皇的意思很明显了,你们不是喜欢参徐家吗?朕就让太子亲自去厦州,给徐安站台,你们要再敢找麻烦,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周皇此举不仅是给那些世家和臣子看的,也是给天下人看的,最重要的是给他凌天恆看的,我大周的太子远赴江南亲自为一个臣子去站台,你大离连个太子都没有的地方,还来拉拢我大周的臣子,简直是可笑。
皇宫內,周皇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著远处的天空,神情中透著一丝释然。他低声喃喃:“徐安,朕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你没有让朕失望,朕也绝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