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奥斯曼商业代表(1/2)
伊斯坦堡郊外的练兵场上。
轰隆!
一声炮响,300码外,的圆形標靶,应声而倒。
“又打中了!又打中了!”
確认標靶的传令兵,骑著马回来,向海珊帕夏报告道。
“60发炮弹,有四分之三上榜。你们瑞典人的炮兵,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好。”
海珊帕夏望向古斯塔夫·列纳特说道,显然,实弹射击的效果很是满意。
古斯塔夫·列纳特——现在的名字已经改为优素福·列纳特。他穿著红色长袍,裹著头巾,腰上別著杆波斯式的黏土菸斗。
只从外表上看,他已经和一千零一夜里描绘的阿拉伯人一模一样了,不过,优素福·列纳特仍然记得,他是奉著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命令来的,目的是要训练奥斯曼土耳其炮兵,让他们在南方牢牢的拖住波兰与俄罗斯。
“维齐尔,土耳其人只要装备著先进的火炮、经过更科学的训练,他们也会像瑞典人一样擅长炮术。”
优素福·列纳特乘热打铁,鼓动海珊帕夏学习瑞典的军事技术。
奥斯曼土耳其的炮兵早就不像14-16世纪时那样辉煌了,在1593-1606年的长土耳其战爭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技术逐渐的落后於西欧。
到如今,奥斯曼的火炮在射程和威力等方面,还不至於逊色於欧洲火炮太多,但问题是他们的大炮普遍过於笨重,不適合机动。这种重炮在攻城战中表现尚可,用於重视机动性的野战,就不太行了。
海珊帕夏早就清楚奥斯曼炮兵存在的种种弊病,当然愿意接受优素福·列纳特的种种意见。
“假使你真的能將我们的炮兵提升到瑞典人或者法兰克人一个水准,我们或许就不会输掉和德国的战爭了。”
望著面前排成行的瑞典火炮,海珊帕夏感慨万分。
“可如今为时已晚,德国人侵略了匈牙利、克罗埃西亚,信士们的军队里充斥著新兵,苏丹的子民们也厌倦了战爭。朴特只能和德国人和谈,等恢復国力、重整军队后,才能重新开战。你们的卡尔国王应该能理解我吧?”
海珊帕夏也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在他的猜想中,瑞典的卡尔十二世,大概就像法王路易十四一样,期望武装奥斯曼军队对抗哈布斯堡家族。
本质上就是双方互相利用罢了。
但既然瑞典人主动释放善意,愿意给予奥斯曼技术援助,海珊帕夏就不愿意瞒著瑞典自己和哈布斯堡家族和谈的消息,免得使那位卡尔以为奥斯曼仍然要同德国作战,形成战略误判。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com】
毕竟,互相坦诚才能建立长期的互信关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