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带我走吧,卡尔陛下(2/2)
克罗伊公爵的剑落在瑞典人的手上,保准是俄罗斯的援军已经战败。要不然,难道还能是瑞典的小偷潜入俄罗斯军营,把这剑偷来的吗?
俄罗斯援军战败,就说明萨克森的抵抗已经失去任何的意义。只能投降,没有其他办法。
一时间,奥古斯特不相信这个消息,他拿起这把剑反覆观察,想道,这或许是瑞典人偽造出来,用以动摇他的信心,逼迫他投降。
旁边,舒伦堡元帅苦笑道:“殿下,克罗伊向我展示过的,千真万確,这就是他的剑。它是怎么落在瑞典人手上的呢?克罗伊公爵是战死了,还是被俘虏了呢?”
报信的军官终於敢插话了:“.........瑞典军队来临前,公爵大人本来已经逃出生天。可是俄国人一战败,波兰的权贵们又开始动摇,费利克斯·卡齐米日·波托茨基就带著他的军队袭击了公爵的部队,將我们的人全部抓起来送到华沙。”
费利克斯·卡齐米日·波托茨基,正是去年波兰进攻土耳其军队的主將。不过一年之久,形势已经逆转,这位奥古斯特寄以厚望的將军,如今却已经见风使舵到索別斯基一方。
这位军官又连忙补充道:“殿下,这是瑞典人告诉我的,也许並不是真的,也许是夸大其词。”
舒伦堡元帅说道:“要验证很容易,瑞典人终归允许哈布斯堡大使穿过封锁,进入皮尔纳的,只要我们像奥地利打探一番,就可以轻鬆的验证真假。”
言下之意是,瑞典没有必要造假,因为这些谎言很容易就会被中立的渠道戳穿。所以,瑞典人说的是真的。俄罗斯援军输了,萨克森,完蛋了。
“这群该死的波兰人,”奥古斯特颤颤巍巍的將克罗伊公爵的剑放下,“我以后再也不想同这个应该灭亡的,狗屎一般的国家,產生任何联繫了!”
...........
即便是双方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打了一年半的交道,卡尔还是第一次在德勒斯登城外见到奥古斯特本人。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是正常。就像三国里许多大人物,乱斗几十年,却究其一生也没有见过面。
奥古斯特是来投降的,他的部队,无论是皮尔纳还是托伦的部队,都已经完全解除武装,成为瑞典军队的战俘。
“选侯大人,您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恭维我,这个国家永远是您的,您就放心好了。”
卡尔將手背到后面,对奥古斯特说道。
奥古斯特笑著说:“不,您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您想要取走什么,就取走什么。”
卡尔摇摇头:“我已经取走我要的一切。不需要你来给我了。链金术士,铸幣设备,还有数不尽的金钱。”
奥古斯特感觉肉疼,不过想一想,这些都是萨克森臣民的,而不是他自己的,也没有多大损失。
“嗯,还有园宫和选帝侯宫里的那些宝贝。唉,其实也没有多大用,也就可以看看,卖不出钱来,特別是那个奥朗则布过生日,在斯德哥尔摩拍卖,结果连起拍价都没有人愿意出,只能当礼物送给克里木可汗了。”卡尔接著补充道。
奥古斯特心態直接崩溃了。暴殄天物啊!那群野蛮的韃靼人,能欣赏的来这种艺术品吗?別混合著羊粪一起烧了取暖啊。
可是他嘴上依然笑个不停:“瑞典人是我们的朋友,送给您是应该的。”
很快,奥古斯特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发现旁边站著奥地利和布兰登堡大使,正猛猛的记著这两位统治者的交谈,准备写成备忘录带回去。
卡尔点点头:“確实,萨克森是瑞典的朋友。虽然以前有过误解,现在应该重归於好。只是,我还是需要看见萨克森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释放善意。”
先让奥古斯特把停战协议签了吧。
条款基本是复述之前和萨伏伊的欧根谈妥的这些內容。奥古斯特放弃波兰王位,裁撤军队到一万八千人,將其中一万两千人派到莱茵河前线抵御法军。奥古斯特从天主教改迴路德宗,还有就是確立给的3000万塔勒赔款。
这些条款看了,英国荷兰布兰登堡奥地利等国大使都很满意。丹麦大使不大满意,但也没有办法。
至於俄罗斯大使,根本就进不了欧洲,也就不需要徵求他们的意见如何。
在瑞典文、德文、义大利文和拉丁文的条款下,卡尔和奥古斯特签字,接著,双方的首相,派铂伯爵和弗莱明伯爵也跟著签字。
条约正式达成后,奥古斯特还是忍不住的问道:“陛下,现在我们两国已经重归於好,您什么时候回到您的国家呢?”
现在该谈撤军的事情了。
卡尔知道,无论是奥地利还是布兰登堡,都不会允许瑞典军队在萨克森待多久。
理论上说,既然已经在萨克森颳了这么多钱,就可以养支更大的军队,突然袭击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最后攻入维也纳,夺了神罗皇帝鸟位。
但这样肯定会造成瑞典外交信誉崩盘,神圣罗马帝国崩溃的局势还会使法国瞬间做大,以至於他们在欧洲无人能敌。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的早期,还是坐壁观上,给双方提供点僱佣兵赚钱比较好。
可是现在萨克森也不是完全能信任的。无法立刻撤军。
卡尔说:“为了监督条款的执行,我还是需要留一部分军队在萨克森的,撤军大约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按照卡尔的计划,得先將波兰的利索夫斯基军团撤出萨克森,让他们回国对付沙皇俄国,袭击俄罗斯领土,然后再撤出瑞典的主力部队。
剩下的监督萨克森的瑞典军队大概八千人左右,之后逐步减少。
在条约真正能履行后,奥古斯特就会从卡尔的敌人,变成卡尔的盟友——或者说,僕从国。虽然这个僕从当的不是那么请愿。
可从地缘和帝国政治来看,萨克森除了服从瑞典没有什么办法,除非是单纯为报仇而报仇,但这绝对於萨克森没有什么好处。
听到瑞典撤军计划后,无论是奥古斯特、弗莱明还是其他萨克森官员,都鬆了口气。瑞典人没有长久留下打算就好。
至於奥古斯特帝国雄心破碎就破碎了,对奥古斯特自己可能很难接受,但其他萨克森官员和將军本来就不想奥古斯特继续折腾,贏得个和平发展的前景,也是再好不过。
萨克森唯一需要对付的就是法国,不过这也是帝国的敌人,不是萨克森一国的敌人。在帝国內,萨克森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瑞典、布兰登堡和奥地利都会拿萨克森作为平衡对方的工具。在布兰登堡真正崛起,或者帝国局势失控前,萨克森是不需要担心被捲入战爭的。
只有沃尔夫·迪特里希·冯·贝希林根对这个撤军计划非常不满意。他敏锐的意识到,等瑞典人走后,他这个为瑞典人刮地皮的占领委员会负责人,肯定是会被奥古斯特狠狠报復的。
绞死的话.....以贝希林根的家世,倒是也不至於,毕竟贝希林根家族作为萨克森地產最多的容克,在德意志境內有眾多姻亲关係,奥古斯特也得碍於国际观瞻,不能判死刑。
可假如要罚没家產,监禁什么的,那是极有可能的。
在徵收赔款的过程中,贝希林根也已经將好几十万塔勒,塞到自己腰包里。他可不想这些用尽头脑才转来的辛苦钱,又送给奥古斯特。
“带我吧,卡尔陛下!我要去瑞典!”
与奥古斯特签订条约的晚上,贝希林根找到了卡尔。他需要个又能保住財產又能脱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