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降否?(2/2)
你说认为站在进帐时站著,现在站在中间的就是李寧有点不对,军队的站姿什长是站左边第一个。
这会要是去认站左边第一个,这中间的才是李寧,这认错人多尷尬。
更何况认错的是救命恩人,这传出去別说整个军中,乃至传回长安,怕是会成为整个朝堂与百姓的茶后余谈。
那可真是没脸见人了。
李寧没李嗣业那复杂的心情,他仔细的观摩起清理后,鬍鬚不长但整理得很好,散发著英武、阳光气息的李嗣业。
这就是老祖宗,难怪叔伯堂兄们长得都不差,还人高马大,感情基因出在这啊,嗯,好在这副身体长得也还行。
“李什长,这是咱们大將军与段別將,还不见过。”
李寧回过神抱拳道:“见过李將军,段別將。”
陈志等人跟著抱拳见礼,复述李寧的话。
队正的一番话令李嗣业“呵呵”笑了两声,並觉得这个队正很会来事,完全忽略这是基本的介绍礼仪。
李嗣业上前两步,拍了拍李寧肩膀:“好孩子,做得不错,没给我丟脸,今日之战虽败,但不能没了你的功劳,若无你,还不知要死多少东西在河边,想要什么你儘管说,老夫为你表功。”
“是將军治军有方,也是弟兄们恪尽职守,遵从军令,大军得以回营,属下怎敢居功。”
李寧没有居功自傲,更不忘惦掛他人。
不喜欢拿矫之人的李嗣业听著越发欣赏。
这样的人下边的人才乐意跟著,次子可培养。李嗣业拋开救命恩情,理智的做出判断。
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了,不管仗是继续打,还是撤离,都帮李寧规划好,想办法保著李寧回到大唐,並表今天的功劳。
如果李寧是那种得意忘形之人,此事过后便算还了恩情,现下又不同。
见李寧手掌缠了绷带:李嗣业关心道:“伤得可重。”
“老李,看他生龙活虎的模样就知道是些皮外伤了,还没我伤得重呢,幸好牙没掉,不然我跟你急。”段秀实指著自己肿得老高的半边脸颊以及唇角道。
徐铭诧异问道:“这如何弄的!?回营时段別將脸上没受伤吧!”
段秀实一下子呆住,解释起来总觉得是一桩耍小心机的糗事,他尬笑甩手:“哎,不好说、不好说,此事莫再提了。”
李寧“哦”一声。
但李嗣业可不会放弃一个与下属打成一片的机会:“坐下说…坐下说…”揽过李寧肩膀往大通铺坐下就揭起了段秀实的短:“他呀……”
不一会儿,徐铭率先憋不住笑出声,他带笑了其他人。
哪怕是李寧,也快压不住笑意,故作严肃:“那个,段別將,真不必如此!”
段秀实气急败坏:“老李,你別再说了。”
李嗣业“哼”了一声,回以冷脸,一副“你打我撒!你打我撒!”的模样。
注1:唐朝的高炉技术为成熟,炼钢技术多样,能够生產出高质量的钢材,应用广泛,產量和质量都有保障。
阿拔斯王朝的高炉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可能略逊於唐朝。
不过阿拔斯王朝的大马士革钢製造工艺独特,钢材性能卓越,武器製造上有显著优势,但数量较少,无法大批量生產。
注2:造纸术於怛罗斯战役后通过战俘传入西亚地区,最终流入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