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五花马,千金裘(2/2)
“听说过,倒是没见过,他诗写得很好,对我影响颇深。”李寧说这话时有些嚮往。
当然,他没有撒谎,从小读到大呢。
这个回答是陈用料想不到的。
但他的心中却是有了喜意,他的话有了些亲切的韵味在里面:“那倒是,十二郎才高八斗,曾担供奉翰林,只是性子洒脱,不拘一泥,六年前离开翰林时,圣人赐金。”
“哦,这样啊,你有什么事吗?”
这会,陈用放鬆了些,並不急著说出目的,而是侧过身体,示意小廝上前,把手中进献的物什递到李寧面前介绍道:“三月时运一批皮草售卖,这张皮裘乃是白狐皮所制,价值千金。”
李寧闻言,伸手摸了摸那质地很柔软的白狐毛,仅仅是抚摸一小会,那白狐毛传到掌心的温暖驱赶了深秋的寒意。
他不由仰慕的低喃一句:“五马,千金裘,呼儿將出换美酒,当年,李白应该也是穿著这样的皮裘游歷天下,写下那首《將近酒》的吧。”
语气一变,用有些惋惜的口吻道:“可惜囉,好像与族兄分家之后过得不太如意,生活窘迫。”
这话不出口尚且无事,一出口倒是嚇了陈用一跳。
他连忙陪笑:“怎么会,这些年主家一直有资助十二郎。”
“去岁回长安时,老夫对李太白的事跡有所耳闻,似乎正如李校尉所言吧。”高仙芝有些不悦道。
他一直听著二人的交谈,听到陈用在李寧面前卖弄,故施加压力。
李嗣业点了点头:“这些天,李校尉倒是多有询问李太白事跡。”
一语戳破,陈用感到十分难绷,他想不明白眼前之人不是军汉吗?怎么会对文人墨客的东西感兴趣。
他硬著头皮道:“近些年来,十二郎游歷大川南北,行踪不定,主家多有送钱財,却因无法知其踪跡,及时送达,倒是让诸位误解了。”
他豁出去了一般:“关係却是好的。”
李寧知道眼前这人在骗他。
不过他没在意,不是谁都能让他人顶著被扫地出门,因为害怕不敢得罪的压力,以討好的態度去骗一个人。
只要他分得请就行,不被蒙在鼓里就行。
更何况对方此前著实帮了忙。
“哦,那便好,还说想收集几副幅他的字画呢,你主家应该挺好弄来的吧!这白狐裘衣,我就先收下了。”
给他台阶下的糊涂话陈用那里听不出:“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他心中猛擦冷汗,长舒了一口气。
自己的需求却是不敢提了,只得告退:“若无其他事,小人先告退。”
“啥事你说吧。”见对方被嚇著了,还收了对方皮裘,管还是要管一下的。
这是陈用始料未及的,他喜笑顏开道:“路途上盗匪居多,吐蕃军不时打秋风,往后碎叶城李家行商运货时,望安西军的弟兄多照应就是。”
商人都清楚,跟著官兵走,被盗匪袭击的可能性能降到最低。
注1: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而此时的回紇则刚刚兴起,为了稳定住强大的回紇,唐朝答应了回紇的要求,与其实行了所谓的“绢马贸易”。
表面上唐朝得到了军马,回紇得到绢,实际上唐朝总是以数倍於马数的绢与回紇贸易,对於唐朝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由於回紇在与西方商人接触过程中发现,贸易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於军事掠夺带来的好处,所以在唐朝与回紇交往近百余中,双方是以和平为主流的。
这並不等於双方没有过武装衝突,但唐朝与回紇的武装衝突与以往的衝突在本质上是有区別的,以往与唐朝衝突的民族其首要目的是对唐朝的劫掠,而回紇却是以战爭的手段巩固与唐朝的贸易,並不以劫掠为目的。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回紇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