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归程(1/2)
次日清晨,俱兰城城东大门刚打开,一支两千一百五十人的骑兵沿著丝绸之路往东疾驰而去。
这支骑兵队伍中有半数是身穿胡服的拔汗那骑兵。
为首的是一名身穿大唐明光鎧,二十出头,拥有一张极具英武之气的男子。
他脸上轮廓分明,眉如剑,眼眸映照著坚毅与果敢。
统领胡骑之人是王忠义。
昨日定下李寧率先返回碎叶城,他便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愿跟隨李寧回碎叶城保护边令诚的忠言。
高仙芝等人考虑到移地健率领的也是轻骑兵,一致认为一千大唐精骑与一千拔汗那骑兵是最好的分配。
另外一百五十人便是李寧率领的本部。
他还得到了回去便可颁布招募兵士的政令。
对此,李寧並不感到意外。
哪怕原本的歷史中,安西军仅有千余人跟著高仙芝逃回大唐,也仅用一年多接近两年的时间恢復了安西军的战力。
如果杜环顺利把张承那三千多人带回来,这个恢復的时间只会更短。
他们是行军虽然不太赶,午时也到了七十里外的阿史不来城。
在这里倒是遇到了从碎叶城筹集粮草后,送粮来的五百士卒以及被徵调的民夫。
从与大食战爭落下帷幕的时候,高仙芝就已经派人通知他们不必再走定下的隱蔽粮道,而是走官道。
这让李寧更加確信碎叶城根本不会有事。
午时休整半个时辰过后李寧只打算再赶五十里路,日暮到达顿建城。
次日天边泛鱼肚白的时候便再度出发。
又不是送紧急军情,没有必要让战马往死里跑。
剩余的路程他打算分也分一日走完,先是到距离顿建城六十里外的新城,再赶完剩余的四十里路。
当他眼中出现一桌雄伟壮观的城墙时,已经是两天后的日暮。
而此时的俱兰城城西,一支以杜环为首的骑兵出现在了城门外。
得到消息的高仙芝早已带著安西眾將领侯著,备了酒食。
……
来到碎叶城前的李寧眼眸中映著紧闭的城门以及钟楼前值守的安西军士兵。
“来著何人!”
因为都是一同前行,李寧並未让人提前通知。
“安西军回援的骑兵,我叫李寧,节度使亲封的中镇將。”
在安西军中,中镇將虽不说如过江之鯽那般多但绝对不少。
可李寧这个名字只有一个。
城头上的守兵猛得一惊。
“还望李將军宽恕我等无礼,近来大食骑兵猖獗,请將身份名牌射上来,我等好辨別身份。”
李寧把掛在腰间的身份名牌摘下。
想到了孟钧与他说过李世民收骸骨也是靠这块名牌识別士卒身份。
他把名牌递给王忠义:“你的箭术好,你来,我怕伤了人。”
他不是个懒惰的人,无需议事时训练士卒、练习箭术,夜间练字一样都没有落下。
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不该逞强的地方別逞强。
箭射高了,扎在钟楼的樑柱上顶多摘取的时候麻烦点,万一伤了人就不好了。
而他递名牌以及王忠义恭敬接过名牌,把名牌缠绕在箭矢上的动作在钟楼上的安西军看来却是上司吩咐下属办事的行为。
心中不由信了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