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安稳是需要经营的(2/2)
忽然,他们身前的胡骑再次迅速后退。
与列阵前进的唐军拉开了一段距离。
相隔两三个错位的帐篷,让李寧已经上了弦的箭矢失去准心。
他立马意识到自己这边不是突围方向。
嗯,刚刚的战斗他只以为是对方反抗。
胡骑一退,他们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李寧四处张望,想要寻找移地健突围的方向,好去支援。
可看到的只有帐篷的幕布与固定帐篷的防风绳。
他试图爬上帐篷,可是这些帐篷非承重设计,支架无法支撑。
这里是平原,没有高处,帐篷顶又没办法爬上去。
李寧只得率领本部人马继续往前压了。
杀戮並没有停止,哪怕是退,还是留了些断后送死,阻挡他们前进速度的胡骑。
又前进了片刻,清理完东面的残兵后。
他们遇到北面方向杀进来的程千里所部。
这三四千唐军浑身浴血,会师之后放声大笑:“杀得痛快。”
与程千里匯合后,北面的杀声也稀落了下来,唯有南面的杀声震天。
这就能判定移地健从南边突围了。
没多久,拔汗那骑兵匯集於此。
至此,会师这三部已经斩杀了至少接近三千移地健的部眾,成果斐然。
李寧:“程將军,王將军,听到南面的杀声了吗?”
王忠义点了点头,腹黑道:“移地健选择硬冲叶护,要不我等稍后再过去,好让他们双方多损失些人马再去支援。”
程千里略做考量:“於我安西都护府有益,可行,但不能等太久了。”
他站在了安西都护府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想没错。
不过李寧不认同他们的想法。
首先,能影响回紇、葛逻禄未来局势,部眾最多,势力最大的还是葛勒可汗。
原本歷史上人家说弄死叶护就弄死叶护了。
其次,叶护就在不远处作战著。
这会营地的东南、西南位置必定已经与李寧、程千里率领唐军匯聚在一起,协同战斗。
叶护的部下稍有脑子就能知道他们这边的战斗差不多结束了。
最主要的一点,李寧也不想移地健跑了。
他开口否定:“不妥,若叶护得住我等行为,必生嫌隙,届时恐再生战事。”
吐蕃势大,想要与安西和平是不可能的。
一旦安史之乱爆发,从高原下来,侵占安西都护府是必然的事情。
李寧想要后方安危,北面的葛逻禄、回紇就必须爭取到安分。
从目前叶护的態度来看,亲唐。
只要移地健死了,他就是汗位最佳的接任人。
他可是记得葛勒可汗是在大唐內部爆发安史之乱,安西军內调平叛后,看清大唐此时无暇顾及草原上的势力爭夺、变化,是统一草原诸部的最好时机。
大唐无力打压他,就只能任由草原向突厥全盛时期发展。
他藉此四处征伐草原诸部,很快便统一了草原,进入回合的全盛时期。
但葛勒可汗在北边草原诸部统一后没多久就死了。
李寧的想法是如果叶护接任可汗之位后还能保持现下的態度,於安西大有裨益。
他做了一个猜想:或许,瞅准时机入侵安西的吐蕃来犯时,还能向叶护借兵守家,嗯,就算他登上汗位后態度变了,最坏的情况也只是回到原本的歷史轨跡上,不会再坏了。
所以,在未来几年,与叶护保持良好关係,或许能减轻安西都护府很大的压力。
现在,袖手旁观的事就不能做,让他觉得我们是背信弃义的盟友,不然到时候人家必然不会帮安西军。
李寧理清前因后果,但得承认有赌的成分在里面。
他一副深思熟虑模样沉声对程千里、王忠义道:“吐蕃尚且虎视眈眈,我们安西都护府需要一个安稳的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