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治下的安西都护府(2/2)
否则王正见更加为钱財头大。
重骑兵短时间內无法组建了。
李寧只好退而求其次,让人想办法练钢,弄马蹄铁。
提议没人反对,战马之所以服役的时间只有三五年,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作战,马蹄磨损太快,新的角质层没长出来,老的就没了,伤了马腿。
这件事他只做口头阐述的理论派。
把生铁炼成钢需要一千五百多度的高温,真空脱气,吹氬搅拌,合金微调等步骤写下来交给铁匠。
让专业的人去做。
他相信铁匠能做好,大食都能练好大马士革刀的钢,大唐的铁匠没理由练不了。
钱不够,还不能先做研究,等到手头宽裕了,马上投入钱財,做流水线生產。
……
初夏的清晨並不凉快,带著翠竹走在街道上,撑著纸伞的王萱微微感到有些发热。
她在一个售卖廉价女子头饰的商贩摊车前站停。
大娘招呼了几句,就让翠竹自己挑了。
而大娘则与隔壁商贩的对话:“得亏有李將军守护安西,咱们这些老百姓才能安稳的过日子哩。”
隔壁卖泥人的老汉回道:“谁说不是呢。”
大娘:“那些贼人就要在城西处斩了。”
老汉想了想:“那明个就不摆摊了,去凑个热闹,你去不。”
大娘露出害怕神情:“我可不敢看那些血腥场面,什么情形后日你与我说说就行了。”
“罢了罢了,还是別和我说了,夜里一个人睡不著。”
老汉关怀一声:“没个老伴可不行。”
不知为何,话风突然一转:“李府的管家福伯让人张贴公告,说下月十五,李府大摆三日流水宴,咱们安西的百姓都能去赴宴,要不咱两去沾沾喜气。”
因为老汉上半句有些意动,又为老汉后半句气恼的大娘没好气的撇了老汉一眼:“你税交了吗?就去蹭吃蹭喝!”
她指的手工税。
老汉感受到被大娘看轻,大声嚷嚷起来:“交了,当然交了,如果不是生意不好,我还想多交些,好让下次李將军带咱们的军士出征时,甲冑多几片甲叶呢!”
王萱听著欣喜。
原来,那个自己將要嫁的人在安西都护府的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已经这么高。
只要阿郎安定个十来年,应该就能成为大唐举足轻重的人了吧。
这想法偏向美好了,边关大將,那里来的安定,就算不四处征战,像吐蕃这些来犯,还能不管?
王萱涌起了买几个泥人回家的衝动。
正当她想迈步走到隔壁老汉摊位时,又闻老汉对大娘道:“要不下个月你的税老汉帮你交得了。”
“你帮我看摊位,不用每次都收了摊去排队交税,咱们就能多卖些东西,日暮了就一同去吃流水席。”
老汉的话语有所停顿,目光躲闪,別过头不敢看大娘,声若蚊鸣儘量让自己的话除了大娘与自己外没有第三个人听到:
“我是鰥夫,你的寡妇,咱两以后之后凑合过得了。”
大娘羞红了脸,想到那些不安分的“閒汉”打打砸摊子,收钱的时候,还是这个老汉喊人报的官,在衙役到来,把閒汉抓走前还是老汉斡旋,不至於被閒汉欺负,抢了钱財,也就释怀了。
她心想:能与王家娘子同一天出嫁,似乎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只听说过蹭吃蹭喝蹭床睡的,没听说过蹭婚礼的。
拿著两个定製泥人的王萱与买簪子的翠竹离开了摊贩。
走在街道上她王萱倒想起另外一件事,对翠竹吩咐道:“去请杜夫明日过府一敘。”
翠竹:“啥事?”
王萱略做思考:“方便的话让她问下,李郎君跟著杜参军都读了那些经义。”
王萱知道,李安在书院很受先生们的喜爱,甚至建议李安去国子监进学。
这並不是因为那些先生阿諛奉承。
而是因为李安真的很苛刻,珠算天赋也好,只进学半年,就把书院中读明算科的学子碾压了。
这让那些学子捶足顿胸,仰天长啸。
她了解过,珠算是自己未来夫君教的。
至於李寧为什么对算术一道精通,李安只说阿兄很久以前就计算家中的开销了。
所以对算术精通些。
她还了解到,李寧与李安不同。
李寧並没有时间去书院读书。
很多识字都是夜里请假李嗣业,杜环这些好友,挑灯夜读。
她为此感到自己很庆幸,能嫁个一个这么有上进心的人。
按照王萱的想法,相夫教子,就应该在处理好家中事宜之后,在丈夫需要翻阅经义的时候,能及时替丈夫找到古籍经义,並与其在灯下研討。
而不是以妻子的身份展现自身丰富的学识,教导夫君。
翠竹大抵知道怎么回事了,应了声后边去杜环家找杜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