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石四鸟(2/2)
“渊並非有意戏弄,只是方才听了翼德往日之勇,一时有些感慨,因此失神。”
“哦?先生有何感慨?”
听他这么一说,张飞倒是生了些好奇。
见鱼儿已经咬鉤,高渊哪里能够放过。立即接口道:
“翼德勇猛非常,天下难有敌手...倒是令我想起两位故人来。”
“说是故人,其实不过是渊从家师处听闻。”
“其中一人,远在千里之外,单凭一桿画戟,令羌胡轻易不敢犯边。论其勇武,恐怕犹胜翼德五分。”
“另一人,则近在百里。手中一桿长枪,轻易近不得身,当与翼德平分秋色,一时伯仲。”
前者说的自然是九原吕布,后者自然是现居常山真定的赵云赵子龙。
高渊之所以故意说吕布在千里之外,自然是担心激起了张飞的性子,非要跑到并州九原跟吕布打上一场。
输贏就不用说了...眼下还有大事要办,他可不愿意让张飞带伤赶路...
“哼!先生好小瞧於俺!怎得这遍天之下,人人都比张飞要强?”
“翼德,须知人外有人,莫要小覷天下英雄!”
高渊正要顺势接口,没曾想刘备竟然突然发话,倒令他一时有些无语。
玄德,莫要坏我大事啊!
高渊腹誹一句,赶紧接过话茬,朝著西南方向一指:
“远的那个不必细说,只说距此不过百里,常山郡真定县,便有一人唤作赵云、赵子龙。”
“不但武艺不下翼德,人品更是极好,乃是真定有名的少年英雄。”
“翼德若是不信,不妨我等歇息过后,明日一早便前往彼处,一观其人?”
“哦?果真如此?”
听此一言,不止张飞,连刘备、关羽也都產生了兴趣,纷纷侧目,想要一探虚实。
按照原本歷史,要到三年后,公孙瓚与袁绍爭夺河北之时,赵云才会受到郡中推举,率领常山义勇投奔公孙瓚。
现在自然还在真定县內,可能是还没到加冠的年纪,因此名声不显,连一郡相邻的刘备等人,也不曾有所听闻。
“不瞒诸君,渊也是只有耳闻,並未亲眼见过那赵子龙一面。”
“眼下正好无事,不如明日一早,我等一齐前往真定。”
“若是有幸见上一面,说不得与诸君意气相投。玄德公正好將那少年英雄,趁机收入麾下。”
高渊脸上满是笑意,开始利用言语鼓动刘备。
“备何德何能,安能令那少年英雄捨命相投?”
刘备苦笑摇头。
“大哥素有贤名,何必妄自菲薄!”
张飞大为不满,“若是真如先生所说,明日我等便前往真定,寻到那赵子龙,小弟与他战上一场。”
“若那人真是少年英雄,必定与我等一见如故。”
“若先生听闻有误...”
关羽接过话头,一对丹凤眼缓缓睁开。
“我愿代三弟出马,梟其首级,为常山百姓除去一害!”
高渊瞪大双眼,和关羽对视,腮帮子却忍不住一阵抽搐。
赵云不可能为祸一方,这一点他无比確定。
以赵云这种性格,真要是意气相投,才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立马就愿意捨命追隨,还是一生不悔的那种。
就如歷史上一般,刘备和赵云结交之时,也不过是公孙瓚手下一名客將,虽然名为別部司马,实际上不过是僱佣军。
就这种身份,依然能够博得赵云倾心结交。日后更是因为公孙瓚不得人心,赵云当即决定弃之而去,转投刘备。
而第二回,刘备刚刚丟掉徐州,正在袁绍手下担任客將,身份更是低微。
这就等人物,高渊会担心关羽杀他?
笑话!
高渊只求关羽,到时候见了赵云本人,別太过於高兴就成。
这夜三言两语,略施小计,倒是一石四鸟,收穫颇丰。
介时不但收穫赵云这员猛將,又能收服张飞交心,三能令自己再深一分融入刘备团队。
四来,
则给张飞心里埋下吕布这颗种子。
长久鞭策,生根发芽。
只待诸侯並起,齐聚虎牢。
群雄附耳,两军静默。
听得一声,
阵前暴喝!
-----------
(ps:古代称哥为兄,这里只是图方便,否则张飞就得称呼刘备为“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