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定(新书期,求票求追读!)(1/2)
自离开毋极之后,一路上倒也没再发生乱七八糟的事,行了两日之后,一行人顺利进入真定。
赵云虽然未及加冠,但是在真定县內,已经小有名气。
刘备只是略作打听,便得知了他的下落。
“敢问诸位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谁?为何要寻我赵云?”
看著对面白马银枪,英姿颯爽的年轻小將,哪怕是倨傲如关羽,此刻脸上也只剩下了欣赏,捋著长髯不住点头。
赵云有一张相当標准的帅哥脸,眉如点墨,目若朗星。
与刘备等人尽著长袍不同,赵云一身劲装,乌黑飘逸的长髮仅靠一条緇撮绑束,显得极为爽利。
中山本为先赵故地,胡服骑射,移风易俗数百年。赵云又非需要出门拜访友人,武人日常穿著较中原士族的冠袍服带要简易的多。
张飞骑在马上,仔细打量了一番,严格遵守高渊的叮嘱,並未选择答话。
“赵小郎无需心急,只待跟俺比过这一场,自会告诉你俺们姓名。”
听完这话,赵云更是一头雾水。料想自己年不及加冠,虽然算是小有名气,但是最多也不过只在真定县內有点名声,怎么也不至於传到外郡。
只是眼前这一行人,有车有马,面带风尘。再加上一身装束,明显不同於本地人氏。
这倒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
只是除了场中这位雄壮汉子手持长矛以外,场外那位明显是首领模样的男子,以及他身边头戴附近的高大男子,只有腰间悬掛仪剑,並无其他兵器。
赵云虽然一时间看不出端倪,但是总觉得心头有一丝熟悉感,好似在哪里见过几人一样。
“俺这大敌当前,子龙不严阵以待,怎得反而走神了?”
张飞也是喜欢极了赵云,若是换做他人,早就一矛戳过去了,哪里还会多说这种废话?
眼下更是连表字都喊上了。
“子龙小心了!俺张...来也!”
眼见张飞差一点就要露馅,高渊不由得苦笑两声,揉了揉额头。
出於完全考虑,他在事前不但仔细叮嘱过张飞,甚至还说服刘备和关羽將极少离手的武器都藏在了车內。
就是担心被赵云看见,以此猜测出眾人身份,致使这场比试化为泡影,再也打不起来。
毕竟早在他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非常好奇张飞和赵云到底谁的武力更胜一筹。
当然,这些东西也只能是想想,今日最终目的还是以武会友,让赵云在未来的领导刘备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绝对不可能血拼死斗的。
在他看来,张飞贵在勇猛无匹,激起了性子,除了吕布以外极少有人能挡得住。
赵云则是冷静睿智,是天生的大心臟选手。而且高渊最怕的就是赵云突然给你来个“云大怒”,那时候就很难收场了...
高渊跟简雍这两个最不知礼数的现在倒是“沆瀣一气”...或者叫“臭味相投”?
反正自从高渊將那张三百万石粮草的支票塞给简雍之后,俩人就成了密友。
眼下齐齐盘坐在輜车的车顶上,一边分食著存量不多的氂牛肉乾,一边在高处观赏这场比斗。
“宪和,这俩人没有打出火气吧?”
后世武学已经逐渐没落,愈发偏向表演性质,高渊没有经验,实在看不出场內状况。
“先生放心,雍虽然文不成武不就,这份眼力还是不缺的。场中两人並无私怨,当下还是只是比拼拆招,並无半分火气。”
简雍放下手中的肉乾,仔细观察了一会,出言解释。
“那就好。终归是要成为一家人的,莫要一时失手,倒先伤了和气。”
“先生放宽心,翼德虽然粗鲁,但是粗中有细,极有分寸。”
“先生且看这一矛,原本直刺最好,翼德却舍了杀招,转为上挑,这便是留了余地。只要那赵子龙有翼德七分能耐,必然不会受伤。”
“嗯,那就好...”
只要张飞留有余力,想必赵云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勃然大怒才是。
高渊总算放下心来,开始以观眾的姿態,欣赏著这场略带水分的比斗,期间也没忘记偶尔扫一眼刘备和关羽。见到二人面带笑意,时不时的还会低声交流几句,心知两人对赵云的印象也是极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高渊已是腹中鼓胀,打了几个饱嗝,场中两人才收了招式,停止比斗。
赵云脸上既惊又奇,心中早已有了几分猜测。
眼前这名壮汉,所用招式只是平常比斗,並无半分杀意。论其武艺高强,恐怕不在自己之下,必然不是无名之辈。
冀州虽然向来不缺高手,但是有名有姓的武人,基本都有军职在身,平日出行,最讲究一个体面,极少只著常服。
况且眼下冀州动盪,西有黑山贼,北有张纯,境內更有各种流贼悍匪。若是张郃、高览这等武將,必然忙於战事,必然不可能如此清閒。
没有军职在身,又有这般武艺的,又能知晓自己名字,恐怕只有相距不算遥远的那几人了...
只是自己分明听闻,那人应该是有官职在身的,怎得不巡视县境,反倒跑到真定来了?
赵云思索一番,收枪在手,抱拳试探道:
“在下赵云,赵子龙,敢问足下可是安喜县尉刘君义弟,名飞,表字翼德的张兄?”
“哈哈哈哈!子龙倒是极其聪明的!这就认出俺张飞来了!”
张飞闻言大喜,爽朗大笑道:
“亏得俺家先生费尽心机。偷偷藏了大哥和二哥的兵器,就怕被你认了出来,倒让俺不好跟子龙比试一番。”
“没曾想,子龙只是跟俺交手一番,便识破了先生的伎俩。”
“果真是翼德兄?”
赵云惊喜交加,滚鞍下马,快步奔到刘备面前,施礼问道:
“可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散尽貲財,纠结义勇,平定黄巾的涿郡英雄,刘玄德刘君?”
“咦,子龙因何识得刘备?”
刘备也是极为高兴,这是除了高渊以外,第二个在首次见面,就能將他的出身履歷一个不差都报出来的。
“原来果真是玄德公!”
“常山真定,赵云赵子龙,久闻公之大名,心怀仰慕,渴见久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