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西行(求追读!)(2/2)
“索幸赶路无事,此车乘著也是极为舒坦,便是行上百十里路,一点也不觉得疲乏。倒不如趁此良时,將这部兵书篆刻出来。”
“先生说的倒是轻巧,我这刻刀,如何比得了先生那支『无墨』之笔?先生一日便可写三四千言。换做这把刻刀,恐怕整日不休,也不过篆刻一二百字罢了。”
关係愈发熟络之后,此刻的简雍明显有些小情绪。
想想也是。
假设换做是你的话,正在和一位漂亮小妹谈笑风生,插科打諢,哪怕你再怎样油嘴滑舌,那小妹都不会丝毫动怒,只是一脸笑意盈盈地看著你。然后突然你的老师闪现到了面前,“啪”的把一沓作业扔在面前。
你会不会有情绪?
好在孙乾的性格还算不错,最起码懂得苦中作乐。见简雍一脸幽怨,顺手拍了他一把:
“宪和何须如此作態?须知我等此时所刻,乃是一部超过歷代兵家大成者之万言书也。此等皇皇巨著,我等作为篆刻之人,如何署不得名?”
“署名?”
简雍微微一愣,当即一拍大腿。
对呀,虽然我不是著作者,但我是操刀的篆刻者呀,凭什么署不得名?
“只需在篆刻成书之后,在这竹简上添上几字『篆者涿郡简雍、北海孙乾』,只待日后流传天下,你我二人,岂不是同享殊荣?”
“届时便是流传千载,你我二人之名,亦为十万、百万人言语传颂也!”
“妙,公祐所言甚善!”
简雍反应过来,心中那点不满的小情绪瞬间一扫而空,哈哈大笑。一把抽过另一卷书简,手提刻刀:
“书中內容暂且放著,先將这二三十卷空白书简,尽数刻上你我姓名。”
“妙!宪和甚通我心也。不但要刻上你我姓名,出身人士,便是表字师承,也尽数刻上。”
“公祐之言大妙!”
“......”
看著这俩加起来都快要六十岁的活宝,高渊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剧情的发展令他始料未及。
他只不过是突然想起来,除了写几部兵法来给关羽施加恩情以外,是不是要再写上一两本“培养健康人际关係”的书籍,好让简雍和孙乾活学活用,以后能够更好的约束关羽。
毕竟这一系列的计划,包括一开始的简雍这位人选,以及刚刚加入的孙乾,都是高渊打算用来填补关羽性格薄弱这一环的。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口述一两本兵书,藉助这部兵书向关羽施加恩情。
然后將最繁琐的篆刻工作交给简雍孙乾二人,令其同样“劳苦功高”,这样便令二人同时在关羽心中种下了这份恩情。
而后在日后需要关羽独当一面之时,劝说刘备,將二人安排在关羽麾下。
当然,这段时间还需要向二人传述一些谈话的艺术,届时若是关羽任性行事,正好让简雍、孙乾二人加以劝阻。
有了之前的恩情在,关羽哪怕心中不快,也会因为这份情义,重新步入正轨。
原本歷史上,真正能够令关羽折服的,也只有诸葛亮、徐庶这两人。庞统和法正若是没有早早身亡,大概率也可以很好地担任这个职位。
只是眼下诸葛亮只有八岁,法正也不过才十三岁,而且远在正西千里之外。
徐庶虽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想要令其真正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师,最起码还要再等五年才行。
而且因为歷史记载过於粗略,他甚至不知道这会儿的徐庶身在何方,有没有顺利从追捕中逃脱出来。
至於其他人...
中原士族就不要考虑了,人家根本不可能捨弃偌大家业,跟著刘备跑到扬州去...
鲁肃,肯定得坐镇中枢,担任扬州別驾,统筹大小政务。
郭嘉,当年潁川遭受黄巾肆虐,好像和荀彧一样,都將家族迁到河北去了,所以一开始才跟著郭图一起加入袁绍麾下。但是现在行踪无跡可寻,可遇不可求...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高渊突然听到车外传出一阵骚乱之声,刚要掀开车帘查看,便听到一道呼喊声传来:
“元直速逃,我来为你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