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路遇之喜(求追读!)(2/2)
“方才確实见到了两名衣冠不整之人。”
“陈长文”即便是在回答问题,依然带著和煦的笑容,声音不轻不重,不缓不急,十足十的世家子风范。
“公子...可否为在下指明贼人逃去的方向?”
“实不相瞒。”
“陈长文”一脸歉意,再次施礼之后,才解释道:
“方才贼人来时,某尚在车內,並未亲眼所见贼人面貌,更是不知彼等去向。”
那县尉听闻此言,脸色一沉,总感觉这位陈家子在故意戏耍自己。
你没见到贼人面貌,怎知他们衣冠不整?
“陈长文”见他脸色倏然变黑,笑容依然不咸不淡。
“县尉无需忧虑,只待我问过家中侍从,自然知晓那两名贼人的去向。”
说著,转向一旁的关羽问道:
“可曾见了贼人?”
关羽本就是游侠出身,最重情义,早就对徐庶、陈到这对情义深重的人才,產生了欣赏之情。又提前收到了高渊提醒,自然清楚该怎么做。
顺势拿手胡乱指了一个方向,“稟告少君,应该是朝那个方向去了。”
“原来如此,那便不再过多打扰。”
县尉没忘了再次施礼道谢,“在下谢过陈公子。”
说著就一挥手,就要带著手下继续追去。
“慢著!”
高渊依然拿著世家子弟的架子,拦下了县尉,指著自己乘坐的车子道:
“上差既有公务在身,如何能放过检查这些车驾?”
世家子就是如此,为了表示自己清白本分,不輟君子之名。遇到这种境况,自然要请对方登车检查,好避免沾染嫌疑。
那县尉也是对世家子这种脾性有所了解,虽然脸上表情明显不悦,但还是命令手下將八辆车子细细搜查了一遍,才带人离去。
演戏演全套,隨著一眾官差离开的同时,车队也再次踏上行程。
直到走出一段距离,高渊才打开暗格,將二人再次放了出来。
“无需急著言谢,且先见过玄德公。”
方才不过是顺势而为,高渊自然分得清主次。出声招呼大队停下,引刘备、关羽等人齐来见面。
“原来是潁川徐元直,汝南陈叔至,涿郡刘备,刘玄德见礼。”
“原来是玄德公。”
说来也巧,高渊本来绕路譙县,正是奔著许褚这位虎痴去的,未曾想却先遇到了徐庶和陈到。更巧的是,原来这俩人年少时都曾做过游侠,甚至还是肝胆相照的同伴。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潁川、汝南都是中原心腹之地,士族林立,游侠更是遍地都是。二人家族本来离得就不算远,年少相识,志投意合,也不是什么怪事。
眾人见过了礼,尚未详谈,徐庶就要拉著陈到离开。
“徐福多谢诸位救命之恩,只是我二人乃是戴罪之人,迁延时久,只恐连累诸君,便不再多留了。”
徐庶身为潁川士族,无论是眼界还是头脑自然远非普通县尉可比,从一开始就认出这支队伍明显不是士族出身。虽然方才躲在暗格里,並未听到高渊假扮陈长文的说辞。
但是以他看来,自己的身份有些敏感,能够被人顺手搭救,已是感恩戴德。只恐自己每多待一刻,就令恩人增加一分危险。
“今日既得恩君姓名,来日我二人但闻恩君有所需求,必定捨生忘死以报之。”
不愧是重情重义之人。
高渊讚嘆一声,適时开口道:
“玄德公於数月前斩杀渔阳张举,此番正是要將首级呈送雒阳,换取封侯之功。”
“用不了几个月,玄德公必將亲受天子召见,袭承扬州牧守一职。届时正缺运筹帷幄之能臣,精明强干之武將。”
“我观二位乃是欲成大事之人,到时不若直接前往扬州,投入玄德公麾下,以夙生平之志,成就不世之名?”
“哈哈哈哈,这有何难!”
徐庶、陈到二人俱是爽朗大笑。
徐庶指著自己的好友陈到:
“我这位友人,为人最为忠正,一身武艺更是不凡。届时自会前往扬州,追寻恩君。”
而后指著自己,面露苦笑:
“至於徐福...蹉跎十余载,只能略通笔墨,距离运筹帷幄还差的太远。”
“福今日得遇贤人,敢不发愤图强,以报厚恩?只愿玄德公能稍待一些时日。多则三五载,少则一两年。徐福必定通研《孙子》《吴子》,学的一身本事,再来投奔恩君!”
高渊想了想,与其从零培养徐庶,倒不如先任其离去,到时候再收穫一个完全体的徐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识对其进行二次强化。
到时候不管將徐庶放在刘备身边,还是说放在关羽或者张飞身边,都能成为接近满分的谋臣,使得整个阵容搭配,都更加尽善尽美。
於是,他果断作出决定。先转向刘备,询问刘备的意见:
“玄德公以为如何?”
能够获得人才相助,而且还是出身汝南、潁川的士人子弟,刘备自然是千肯万肯。虽说其中一个要稍微晚几年才能用得上,但是此时不过是路中巧合相遇,属於不费吹灰之力就白捡到的人才。能够获得对方的承诺已是心满意足,哪里还会有更多的奢求。
於是忙不迭的应承下来:
“一切以元直作主就是,备只在扬州摆好宴席,隨时恭候元直归来。”
不得不说,有了高渊长期以来的洗脑打气,刘备对於获得扬州牧,愈发的志在必得。
获得了刘备的首肯,高渊微微一笑,打算给徐庶施加点压力:
“不若就以两年为期,届时不管元直所学多少,两年之后,便动身前往扬州。”
高渊点了点自己的脑袋,露出一丝苦笑:
“若非这颗头颅藏了太多书籍,一时忘记了將《孙子》《吴子》存放在哪个角落。若是能將这两部兵书默写出来,元直倒不必等待日后了。”
听了这个消息,徐庶一脸震惊。换做这个时代的旁人,只要有其中之一,便可以拿来钻研一辈子了。哪像高渊一样,除了两部兵书外,还往脑袋里塞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书籍?
“待元直亲来扬州之后,先生新著兵书也该完成了。届时再多刻录一份,赠送与你。”
关羽发言之后,徐庶再次震惊,也没多做犹豫,当即郑重点头:
“既如此,便以两年为期。届时徐福但有所成,必然前往扬州,拜投玄德公麾下。”
------------------------
1、为了降低阅读门槛,保证对於书中人物的熟悉性,以后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一概以“徐庶”为唯一称呼。
2、陈到出身汝南,可能跟当前的扬州刺史陈温属於同族,但是亲疏关係说不好,就当他是旁支。
3、本来想把沛国的地图发到评论区,但是人家做的地图有版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