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雒阳(2/2)
糜副管事低眉顺眼的应了一声,跳过背景介绍,只说出相应重点:
“袁绍乃是何大將军手下的中军校尉,因本月月初,从青州、兗州那边传来黄巾贼眾造反的消息,因此奉大將军命,率军击贼,尚未返回。”
这便是刘宏临死之前,蹇硕为他提出的那条“调虎离山”之计了。不过很明显,何进没有离开雒阳,只是派遣袁绍带兵出征。
只要袁绍不在何进身旁,自然要对自己即將执行的计划大有利处。
“曹操则为典军校尉。同样在月初之时,便出了雒阳,也是向东边去了,只是尚且不知其目的为何。”
还能为何,自然是被何进派去募兵了。
这种隱秘的事情自然要在暗中进行,不可能有什么消息传出来。
相较於袁绍,高渊並不怎么担心曹操。
论地位、名声以及对何进的影响力,曹操都比袁绍要差得远,更何况他头上还戴著一顶“赘阉遗丑”的帽子,根本没法获取何进的信任,袁绍也不允许他能够获得何进的信任。
两人此时都不在雒阳,这倒是个最好的时机。
五人兜兜转转,直到遥遥看见大將军府的大门,便驻足不走。
高渊可没打算上前投拜名帖。
在眼下汉末这个世道,不同阶级之间有著深厚的壁垒。
流民羡慕佃户,佃户羡慕籍民。
豪强视平民如无物,却要仰视士族。
而一般的士族,可以肆意践踏豪强武人,在面对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潁川荀氏、陈氏这等豪门望族,也得俯首屈膝。
说白了,和绝大多数的时代一般无二,汉末的社会结构也是一座金字塔。
这金字塔最顶端的,自然是此时天下最大的世家——刘姓皇帝。
而在大將军府中住著的那位何大將军、当今太后长兄,天子亲舅,就在金字塔的第二层。
想要借著刘备这层“汉室宗亲”的身份,就要向何进投送拜帖,那连门房那一关都过不去。
想要登堂入室?那倒不如直接带著关羽、张飞、赵云、许褚一起杀进去更简单一些。
高渊下意识想要摸一块氂牛干出来,手塞进怀里,才想起来早就吃完了,直接摸了个空。
只得咂咂嘴,遥遥盯著那扇朱红色的大门、黑色的门楣,以及大门中央的兽面鎏金铜辅手,沉默不语。
“先生...可是欲向何大將军投递拜帖?”
简雍似是看出了高渊的意图,他自然知道自家主公和何大將军之间有如鸿沟一般的身份差距,所以才面露犹豫,由此发问。
“宪和何必明知故问?”
高渊微微翘起嘴角。
五人站在街角,穿著只是一般素淡服饰,街上人群密集,倒也不用担心会有兵丁专门盯著他们。
“我等皆为白身....这拜帖如何能送的进去?”
简雍疑惑的同时,脸上也写满了期待。想要获得天子下詔宣见,谈何容易。其中最简单,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便是寻到一位贵人,能够帮忙打通层层关係。
何进身为当朝外戚,兼领大將军一职,直达天听轻而易举。若是能打通这层关係,自然是极好极好的。
“何必要將拜帖送入府中?”
高渊微微一笑。
“只待何大將军下朝之后,我等直接在將军府门口迎著,趁其下车之时,將拜帖投到他面前就是。”
---------------------
之前有一段小剧情稍微有点紕漏,但是不影响主线剧情。
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在中平五年(188年)十月,青、徐黄巾復起,陶谦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被任命为徐州刺史的,而后通过击退黄巾,屯田恢復生產,取得成效。怎么也得到190年前后了,也就是董卓掌权的时期。歷史记载糜竺是在陶谦担任徐州牧之后才被徵辟为徐州別驾的。
所以第二十二章,糜竺与糜芳的对话做了一些简单修改。陶谦在这个时间点(188年底)还在拉拢糜家,准备募兵平定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