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英雄(两章连发,求追读,求票)(2/2)
大事商议完毕,关羽难得极为热情,拉著自己的老乡就去搬运行李,今日就要徐晃搬过来同宿。
许褚恪尽职守,本本分分的立於堂室门前,保证没有外人窥探。
大厅中,只有刘备与张飞这两位,属於完全不知內情。
“先生,天子果真要召见於我?”
刘备精神还有些恍惚,毕竟他一个白身的身份,想要获得天子的召见,若是只用寻常手段,的確难如登天。
“这整个雒阳城中,备也只认得卢公与左將军二人,只是...”
说到这里,刘备老脸一红,“备早年虽投学於卢公门下,奈何终日只是走犬遛马,也不知耽误了多少课业,只恐卢公也记不得我...不知先生是如何將刘备之名上达天听,是以能够获得天子亲自召见?”
还没等到高渊说话,张飞倒是兴高采烈,早抢过话来,哈哈一笑:
“兄长莫不是忘记了?先生的恩师乃是得道仙人,想必往些年间,便与先帝有些交情。如今先帝虽然大行,若只是给小皇帝传个信,想来也是不难的。”
“三弟莫要胡言乱语,你又未曾见得,如何能够知晓?”
刘备笑骂一句。
高渊原本就打算等到此行事毕之后,才会尽数坦白,这会肯定不能告诉他们实情,只得含糊其辞的解释了一句:
“確如翼德猜测那般,家师在这雒阳城內,也是有几位故交的。”
“先生恩师,果然神仙中人也。”
刘备倒是没有怀疑,毕竟从涿郡到洛阳,一路走了大半年,对於高渊的神奇之处,他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只不过相较於刘备的不知情,张飞的不在意,赵云的“理解”,简雍的“同流合污”。孙乾这位场中唯一的士家子弟,心情就有些纠结了。
待眾人各自散去,只剩下三名文士,孙乾才眼瞼低垂,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公祐有话不如直言,此时只有你我三人,何须如此作態?”
诚然,孙乾这种士人出身,授业恩师郑玄又亲身经歷过党錮之祸的迫害,仇视痛恨阉党已经成了融进了他的认知之中。
此次自己跟张让达成合作,哪怕是形势所迫,无奈之举,也会令孙乾心有芥蒂。
就如同赵云与关羽,同样秉持著“寧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这样的观念,有一部分的性格重合。
每个人都有属於自己的好恶舍求,哪怕是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先生,届时倘若阉党真的逃离洛阳,莫非我等果真要派遣兵马,庇护这等奸佞?”
孙乾显然是早已从简雍那里听来了高渊与张让的谈话內容。
高渊挑了挑眉,一脸理所应当道:
“公佑莫非没有听闻?青、徐黄巾已然復起,便是汝南、南阳这等中原腹心,也已是盗贼遍地。”
反正张让这群人也跑不了多远,歷史记载他带著刘辩一路跑到雒阳东北的北邙山,最后投水而死,算下来也不过才跑出去了二三十里路。
留下这句没头没尾的话,高渊收敛了笑容,只是在孙乾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留下一句:
“公祐乃至诚君子,可欺之以方。”
孙乾明白了第一句话的意思:朝廷哪怕一日连派出二三十名使者,恐怕也不会有一个能活著抵达扬州。
待高渊离了堂室,仅剩下简雍与孙乾二人,前者走到后者身旁,与之並肩而立,望向门口,直到不见了高渊和许褚的踪影,才长嘆口气。语气颇有些感慨:
“老子曾言;『曲则全,枉则直』,天下大乱在即,也只有先生这等人,才能襄助主公,成就一番大事。”
“公祐,主公与云长、翼德等人,皆为世之英雄。”
“可那西楚霸王项籍,也曾是世间无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