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周瑜的算计(1/2)
单说周郎,这会舒城周氏族宅里的,便有两个。
一个是周瑜,一个是大司农周忠之子,周暉。
二人年龄相左,应该都是刚刚束髮。
论及名声,身为堂兄的周暉,比自己的堂弟还是差了不少。
高渊话中的周郎,自然指的就是周瑜。
门房刚要说话,抬首看见一道人影,当即躬下身子:
“少君。”
高渊回头去看,只见一位身材高大,面容英俊,头髮被巾幘高高束起的少年郎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阁下便是高子玄?”
少年郎发了话,高渊心中有所猜测,仍旧出言询问:
“阁下是...”
“在下便是舒城周氏,周瑜。”
“原来正是周郎。”
高渊“恍然大悟”,连忙拱手,“人言:庐江周郎,雄姿英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轿子人人抬,周氏作为扬州最大的地头蛇,没有在粮草一事上故意为难,已经是难能可贵了,高渊也不吝嗇几句恭维。
“些许浮名罢了,高先生过誉。”
周瑜一脸淡然,显然对於这种讚美全不在意。
“倒是要谢过周郎君归还扬州府库之粮。”
“这批粮草本就非我周氏所有,不过是物归原主而已。”
周瑜表情依旧淡然,略一伸手,摆出个请的姿势。
高渊走在一侧,暗忖周瑜年不过十五,正应该是少年意气的时候,这会儿秉性不符,其中必有缘故。
原本他此次前来,对於討回粮草並没抱有多大期望,最主要的,还是想借这个机会亲眼见一见传说中的周瑜。
与高渊这位局外人不同。身处棋局之中,观望天下局势的世家大族而言,在汉灵帝归天的那一刻起,雒阳纷爭早已有了答案——无论阉党或者外戚掀起多大波浪,终归都要被袁隗以及朝中大夫联手镇压。
这便是最终定局。
用士大夫的话来讲,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党人士子在背后支持,何进、何苗、十常侍也只有苟延残喘得分,完全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大事成后,袁隗风头一时无两,德名將直比“辅成王,灭不臣”的周公旦。
除非袁隗突发脑溢血,想要学著王莽搞一手禪让,否则没有哪个士族敢在这时候触袁公旦的霉头。
作为扬州士林之首的周家也不例外。
高渊觉得周瑜看他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而归还粮食,大抵就是对於將死之人最后的一点怜悯。
就像是明摆著在告诉他:做个饱死鬼,吃饱好上路。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一个州牧的身份,可以吸引到鲁肃、许褚这样的豪强投靠,但是没办法和袁隗爭夺世家的依附。
想通这一点,高渊改变了心意,完全失了將周瑜拉入刘备麾下的心思。
“高先生身为刘使君帐下谋主,是否时时刻刻都要如现在般算计?”
周瑜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年纪轻轻,似乎就已经生就一双洞察人心的慧眼。
“谋主?”
高渊微微一愣,继而失笑,“在下不过是玄德公幕中宾友而已,算不得什么谋主。”
“噢?”
周瑜微微昂首,“倒是怪了。若非高先生出谋划策,刘使君何至以安喜小尉之身,不过半载时间,便荣升一州之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