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远方的消息(在赶第二章,別等了)(1/2)
典韦是己吾一带有名的游侠,刘备是涿县一带有名的游侠,有这层关係,二人相处起来十分融洽,不需要多少言语,刘备就將典韦顺利收入麾下。
同行而来的数十人,就成为第一批被典韦统率的下属。
高渊正在为刘备新得一员大將表示祝贺,却见糜竺匆匆赶来,也不入帐,只在门口连连打眼色。
高原心下生疑,走出帐来,“子仲,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先生且隨我来。”
糜竺拉著高渊走出数十步外一处角落,才从袖子中抽出一张帛书。
“先生,董卓进京了!”
“哦?”
高渊接过帛书,细细阅读。
“八月十九夜,何进於宫內被张让、段珪等人诛杀,袁绍、曹操率军屠戮阉宦,张让挟持天子逃到北邙,追兵到时,投水而死。”
“二十二,董卓入京...”
信件传递的太过匆忙,甚至应该发生过一些战斗,导致帛书断了一截,只留下这一角,可见如今雒阳城內外,各种廝杀必然惨烈无比。
高渊收起帛书,暗自思索。
原本歷史上,何进应该在八月二十五才会身死,董卓八月二十八才会入京。
如今各种事件提前数日,想必袁隗没少推波助澜。
自己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总算令歷史大势发生了一点变化。
“先生,此事是否要早些告知主公?”
糜竺心里有点没谱,当初的雒阳计划他也是参与者之一,而且后续截杀张让信使,也是靠著糜氏在雒阳周围的人手来具体实施。
这一切都是背著刘备进行的,就是担心刘备知晓之后,碍於外戚与宦官的名声,一怒之下再来个弃官不做。
如今大势已定,相关紧要之人也都已身死,也是时候该和刘备坦白了。
“不急,且容我思量一番。”
高渊知道糜竺话里的意思,倒不在乎这些。此事非同往日,若只是一县小尉,不过是百里之地,责任算不得什么,弃官也就罢了。
如今刘备名义上乃是一州之长,下辖百姓远超百万,行事绝不可能凭一时义气。
更何况如今手下多了这么多的將领,大家都指望跟著他博个封妻荫子的美好前程。
哪怕是最为嫉恶如仇的关羽,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说不出“我与兄长一同归乡”这种话。
“玄德公那边由我来说。”
高渊叮嘱一句,“此时最为重要的,是盯紧雒阳。”
“若我所料不差,宫廷很快就会发生剧变。”
“先生所言何意?”
糜竺身为局中人,又是商贾出身,政治嗅觉还是差了点。
“不重要。”
高渊想了想,虽说袁隗与刘备之间有著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按照这位老狐狸的性格,此时应该重点关注朝中局势,一心等著坐收渔翁之利,短时间內应该不会太过关注扬州。
只要袁隗不关注扬州,那吴郡士族就只会继续充当鸵鸟。
雒阳的剧本应该不会有太大变故,董卓火併丁原,废立天子,袁绍曹操外逃,终究还是要举起义旗,会师討董。
“子仲。”
高渊拉过糜竺,“洛阳中枢不稳,董卓此人,残暴专权,届时必然引发眾怒,只恐不日即將发生战事。”
“我军虽然不缺兵器,但是並无一件甲冑,更兼弓弩、箭矢都大为不足。”
“子仲且先去寻找子敬,將全部物资都取出来,务必打造两百件甲冑,其余弓箭也要有些,儘早为战事做足准备。”
糜竺心中一惊,也不敢仔细询问,答应之后,转身就跑去寻找鲁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