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返璞归真的技艺,有教无类的大师(1/2)
实战竞爭內容有基础能力,兵器交战,真灵搏斗这三项。
基础能力就是血气值和精神力,这两个是基础数值,数值越高,身体力量和真灵强度就越高,就越具备优势。
不过战斗也不全是看数值,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也特別重要。
薛源走出自己专属修行室来到大厅內
他们班级的学生都是集中在3区修行的,刚走出大厅,薛源就看到不远处的武斗台上,班长陈鹤凌正在和班级第四的男生,进行冷兵器切磋。
陈鹤凌用的兵器是一把长刀,样式很像薛源上辈子见过的“苗刀”,长九尺,刀身修长,光握柄就有七十公分。
虽然对於超凡者来说,並不需要太过在意兵器重量,但体量如此长的兵器,要想用好,也是非常不容易。
但薛源就看到,这么长的一把刀,在陈鹤凌手中宛若他的肢体一部分,身姿灵动,刀法凌厉,收放自如,显然是已经有了很深刻的刀法造诣。
再看与他切磋班级第四的男生,使用是一把门板般的重刀,刀身横著就宛若一面盾牌,挥刀一劈效果更是石破天惊。
可哪怕使用这样武器,班级第四在陈鹤凌的刀法面前也显得左支右絀,是陈鹤凌让著同学,才勉强能打的有来有回。
根据可靠小道消息,陈鹤凌曾在他们锦江市武道青少年赛,拿过两次铜牌,一次银牌。
武道基础扎实,可想而知。
薛源在一旁观看,不由的將自己代入陈鹤凌的对手视角。
他以自己挑战凶兽积攒的闪避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一个结论:
“我能闪是能闪,但我没法反击,他的兵器太长了,身法也很灵动,我近不了身,我需要修炼兵器技艺....”
薛源自觉,只需要同等兵器造诣,他有把握和陈鹤凌过过招。
这並非他说大话。
陈鹤凌这样天才是从小修炼,有著各种辅导班,但真论实战经验,薛源可能未必比他们差。
毕竟天才们参加比赛再多又如何,有几次是冒著生命危险真刀真枪和凶兽干一架过?
薛源干过,而且是数千次挑战,每次失败都会遭受死亡痛苦的那种。
通过高质量战斗和死亡累积下的战斗经验,薛源其实並不比这些前百天才差多少。
“...我只是需要补上兵器这个短板。”
薛源收回观摩的目光,看了看时间,到了他挑选的长杆兵器课程开课的时候。
他快步前往操场,找到自己班级。
在上课前,他取出自己要修炼兵器,一把金鐏黑钉八面冲天槊。
所谓槊,就是可以简单理解为特別长的枪矛,整体长4米,刃长超过60厘米,在古代是只有骑兵才能装备这样重武器,也只有骑兵的移动速度,才能带动这样重兵器发挥杀伤力。
当然,超凡者力气大速度快,已经可以拋弃坐骑,单人就能发挥这杆兵器的威力了。
薛源的这把长杆兵器,大抵可以看成是三米长杆上连接著八十厘米的八面枪刃,具备劈砍刺挑的使用方法。
而在细节上,长杆呈枣红色,长杆与枪刃连接部分,有著一圈黑色尖锥,增加枪头重量,且能通过抡砸具备破甲的效果。
尾端有金色的三棱枪鐏,用於配重,且具备一定杀伤力。
武器重量超过30公斤,加上4米的长度,根据基础物理知识,整个武器就是一个“费力槓桿”。
哪怕薛源力气超凡,他也需要双手,才能挥的动这把冲天槊。
在老师上课前,薛源先拿著冲天槊进行热身,修炼起枪法的三个基础动作“拦拿扎”。
钟呈惠老师的课程很有名气,在开课前十分钟,班上的全体同学都到位,並自觉认真拿著武器热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