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92章 ,成亲热潮与讲习所

第92章 ,成亲热潮与讲习所(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田见秀笑著从马车上抱起自己的新娘,小心翼翼地走进臥房。

隨后,他又走了出来,对著眾人深深行礼,感激地说:“多谢各位兄弟的帮衬,来,大家今天都吃好喝好!”

眾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酒足饭饱之后,宾客们纷纷散去,田见秀才带著满心的期待走进了洞房。

孔晨看著田见秀走进洞房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对身边几个同样喝了些酒的兄弟说:“你们说俺是不是也应该找个婆娘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有了些醉意,七嘴八舌地道:“那当然得找了!俺们米脂的婆娘那可是出了名的清秀。现在这么多人成亲,你不早点成家,以后好的婆娘可都被人挑走了。”

而在臥房之內,烛火摇曳,田见秀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地看著自己的新娘。

他缓缓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揭开了新娘的盖头。

“夫君!”新娘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这一声“夫君”,叫得田见秀双目通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半年多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他终於又有了自己的家。他在心里默默念叻著:“爹,娘,俺又有家了。”

像田见秀这样成家的人在大同工业区可不止一个。自从去年工业区给工匠们发放了奖励,大家有了房子,又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有了盼头,不少人都开始考虑终身大事。

於是这个冬天,米脂各村都能看到媒婆们忙碌的身影,她们穿梭在各个村子之间,牵线搭桥。而对於米脂四周的农户来说,自家女儿能嫁给工业区的工人,

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就这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工业区內不时传来里啪啦的爆竹声,一场场热热闹闹的婚宴,让整个工业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2月12日。大同工业区的抗旱社讲习所。

此地气氛热烈而庄重,宽的讲习所原本是刘勇专门腾空並精心改造的仓库,为了让学员们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舒適学习,还特意安装了两个烧得正旺的壁炉,使得室內暖意融融,能容纳近400人的空间里,坐满了300多位大同社预备役成员。

吴业军身姿挺拔地站在讲台上,目光沉稳而坚定地扫视看台下眾人。他清了清嗓子,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在宋家沟的经歷。

“诸位,乡下的村子向来排外,这是大家都要清楚的现实。即便咱们是以大同社员的身份前去,人家最多也就是不给咱们难堪罢了,但想要村民听你们的话,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乡下开展工作,第一步至关重要,那就是取得村民的信任,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当然啦,要是你运气极佳,能给村民分土地,那在当地建立威望自然不在话下,后续做事也会顺风顺水。”

说到这儿,台下一位社员赴忙举起手,站起身来问道:“要是没办法均由那该如何是好呢?”

吴亚军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接著说道:“这时候啊,学好医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乡下贫困,村民们根本经不起一点病灾的折腾。你要是有一身精湛的医术,走到哪个村子,村民都会对你敬重有加。

除此之外,咱们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手中的资源。乡下什么都缺,但农户们手头又没多少钱。要是你能帮他们弄到便宜实用的农具,那可就帮了大忙了。就像这次社长把毛线分给各家各户,让大家打毛线赚钱。虽说一次只能赚个五文、十文的,但对於贫困的农户来说,这点意外之財或许就能决定生死。

你能弄到这样的门路,村民们也愿意听你的话,只要你能做到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在他们眼中,你就是能人,威望自然而然就慢慢建立起来了。等威望有了,再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接下来不管是让他们学习卫生知识,还是让他们修路,修坝等事情,就好办多了。”

台下的预备社员们听了,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赴忙拿起手中的笔,將这些宝贵的经验认真地记录在笔记上。

徐晨坐在一旁,微微侧头,小声对刘永说道:“刘永,吴亚军能把农户的事情分析得如此透彻,他的才能可不止於此,应该让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才是。”

刘永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吴亚军在大同社可是老资歷了,他是第二批加入大同会的成员。还记得最开始,菜霸在市场上横行霸道,正是吴亚军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第一时间向徐晨报告,为大同社剷除这一恶势力立下一功。

自那之后,吴亚军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带领宋家沟村民发展的事业中。起初,

他组织村民前往米脂卖菜,因为少了野狼帮,村民的买菜收入日渐增加,而宋家沟村民也知道自己可以安稳卖菜和吴亚军有直接关係,他的威望就起来了,也愿意听他的话了。

隨著大同工业区日益繁荣,吴亚军又带领村民强势介入这片市场,不断拓展商机。入冬之前,他更是独具慧眼,组织村民大规模醃製咸菜,供应给工业区。

就这一个小小的咸菜產业,让宋家沟村民今年的收入足足增长了5倍。凭藉著这些成绩,吴亚军在宋家沟的威望与日俱增,成为了村里说一不二的主事人,同时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抗旱社的优秀代表。

也正是看中了吴亚军丰富的经验,徐晨特意邀请他来到这里,给后辈们传授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正是开办抗旱会讲习所的重要目的之一。

儘管冬日严寒,冰雪漫天,但这丝毫阻挡不了米脂周边农户加入抗旱会的热情。在过去的这两个月时间里,又有10个村子主动要求加入抗旱社。

徐晨心里明白,等开春之后,只怕会有更多的村子渴望加入。隨著抗旱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懂农村事务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他深知要未雨绸繆,要提前培养好足够多的人才,便利用冬季这段相对农閒的时间,把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社员召集回来,让他们分享在农村工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帮助这些新社员快速成长,以免他们到了农村后两眼一抹黑,茫然不知所措。这才有了眼前这场乾货满满的讲习活动。

刘永微微皱著眉头,感慨地说道:“我也是听了这些课,才真正了解到米脂农村的贫困竟到了这般地步。天灾、人祸、疾病、意外,隨便哪一样出现,对农户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他们根本承受不起任何风险啊。”

回想起没加入大同社之前,他对大明的衰败认知,仅仅停留在一些大的方面。看到民间经济衰败,百姓生活困苦,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入不敷出的財政状况使得政府无法有效地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然而,在这抗旱社讲习所听了几堂课之后,他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这里,他听到了各种各样大明底层农户破產的悲惨故事,那些真实而又残酷的事例。

让他惊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大明王朝,竟然如同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表面上看,大明依旧维持著庞大的统治架构,但作为王朝根基的农户群体,却早已在重重压迫下摇摇欲坠、岌可危。这也就难怪,儘管他们已经安置了那么多流民,可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涌现出来。

想到这些,刘永心中原本对大明仅存的那不多的羈绊,又碎裂了几根。看著天下糜烂至此,他隱隱觉得,或许这大明真的不如亡了,才有可能迎来新的生机。

一旁的李文兵面色凝重,接过话茬说道:“我现在更担忧的是流民问题。这段时间,咱们又接收了上千流民。仅仅从人口数量来看,大同工业区的人口居然已经超过了米脂县城。各个作坊已经人满为患了,我们为一个师傅安排三个徒弟,再这样毫无节制地膨胀下去,我们必定会出现大问题啊。”

刘永满脸无奈,苦笑著对徐晨说道:“先生,您是不知道啊,某好不容易费尽心思囤积了2万石的粮食,原本满心想著这下总可以给先生交差了。

可谁能料到,如今整个工业区的人口已经接近4000人。按照咱们当初定下的標准来算,这起码得八方石的粮食才能勉强维持啊。更糟糕的是,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快速增加,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跡象。偏偏又赶上冬季,天气寒冷,咱们作坊的產能也跟著下降,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此时的大同工业区,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呼啸。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工业区也只能拼尽全力安置这些流民。大家让流民们从事一些最为简单的打毛衣活动,

虽说工作並不复杂,但对於流民们来说,却意义重大。通过自已的双手,他们能给自己编织出一件保暖的衣物,在这冰寒彻骨的冬天里,不至於被严寒冻伤。

不得不说,从这一点来看,工业区確实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若是没有工业区的救助,很难想像今年这个冬天,这片土地上会是怎样一幅悽惨的景象。只怕至少要有两三千人会在饥寒交迫中痛苦地失去生命,街头巷尾將满是冻饿而死的流民,那画面简直不堪设想。

然而,隨著流民数量的不断涌入,工业区也渐渐有些不堪重负。如今,在工业区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私下里抱怨,不愿意再接纳流民了。

毕竟,大家的生活也並不轻鬆,每个人都在为了生计而努力挣扎。只不过大家都还没有把这种想法公开说出来。

毕竟半年前,他们自己也同样是流民,也曾经歷过那种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艰难日子,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感同身受。

徐晨静静地坐在那里,闭看眼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坚定地说道:“某打算在米脂找一块荒地,等开春之后,某就带著流民去垦荒屯田。咱们不能总是被动地应对流民问题,得主动想办法解决。

垦荒屯由不仅能让流民们有活可干,有饭可吃,还能为咱们工业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能度过眼前的难关。”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难道我就是神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