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护卫队正规化与战术指导(1/2)
第116章 ,护卫队正规化与战术指导
徐晨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是时候走向正规化了。我提议,设立我们护卫队的参谋部,將其作为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参谋部的职责重大,要负责制定战略战术、规划作战计划,以及直接指挥作战行动。参谋部下辖情报部、后勤与装备部、教导团、军官团,还有宪兵与军事司法这五个部门。
13
“至於护卫队的编制,实行正规化改编。十人编为一班,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协助工作;五十人组成一排,设排长一名;两排合为一连,设连长一名,
同时设连监军一名;五连组成一营,设营长一名,营监军一名;两营则编成一个团,设团长一名,团监军一名。
团这一级,是我们军队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要专门设立参谋部,安排一名参谋长辅助团长制定作战计划。此外,团里还要增设一个炮兵连,配备2门火炮、4门飞雷炮,以此加强火力。同时,设立后勤连、通讯连、医疗队以及侦察骑兵连,保障作战行动顺利进行。五个团组成一个旅,设旅长一名,旅监军一名,
旅部同样设有参谋部。旅直属部队包括炮兵营、工兵营、侦察营、辐重营等等。”
徐晨原本打算借鑑明清时期的军队编制,但仔细考量后发现,那些编制大多適用於冷兵器时代,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只好参照民国时期的部队编制。当然,
像班、排、连、营、团这些单位名称,也一併向眾人说明。
张献忠等人听后,满脸都是疑惑之色。毕竟徐晨提出的这些编制,在歷史上从未出现过,也就“营”和“旅”在史书上略有耳闻,如此创新,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徐晨对此也颇为无奈,心中想著,要是护卫队日后再强大一些,便可以拿出师、军这样的编制单位,那可就更符合歷史发展规律了。
徐晨微笑著对眾人说道:“这些编制和部门设置是否合理,都要经过战场上的实际检验。大家在实际运用中觉得好用,那就继续沿用;要是觉得不合適,隨时废除便是。”
张献忠马上称讚道:“先生所设定的这些部门,考虑周全,合理得当,將我军各方面的需求都囊括其中了。”
陈子昂也附和道:“虽说这些名称有些新奇,但经过先生这一番军事改革,
咱们护卫队確实朝著正规化迈进了一大步。”
徐晨接著说道:“各部主官的人选以及营长的安排等事宜,我们会在米脂开会详细商討决定。”
而后他笑道:“这次总结大会非常成功,大家提出了不少我们的问题。这仅仅是我们几个人的智慧结晶,如果能让护卫队的三千將士都参与进来,总结这场战爭的得失,我相信收穫会更加巨大。你们回到各自的连、营之后,也要组织召开这样的总结大会,鼓励下面的士兵积极发言,如此一来,我们能获取的经验教训会更多。”
“遵命!”眾人齐声行礼回应道。
会议结束后,王二、贺老六、朱治、周晓珊四人召集了营官、百户等各级军官。王二率先开口说道:“兄弟们,咱们护卫队要进行正规化改革了。先生决定设立总参谋部,下面还设有五大部门。以后咱们的编制和职责都有新变化了。”
然后他又仔细的解释了一下五大部门的具体功能。
朱治笑著补充道:“现在先生打算招募参军,充实到总参谋部里。大家要是觉得自己有才能,能给先生出谋划策,就可以报名。”
“参军?”田见秀等军官心里琢磨著,这不就是给先生当幕僚、师爷或者军师嘛,得像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给先生出主意。可他们自认为没多少文化,怕是难当此任。
王二继续说道:“咱们护卫队的编制名称也要改一改了。以后,班长就相当於现在的什长,排长对应总旗,连长就是百户—-虽说名字变了,但大家的职责可不能含糊。”
杨秀头他们虽然觉得这些新名字有些古怪,但对於大明原本的制度,他们本就没多少认同感。既然先生想改,那就改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周晓珊最后叮嘱道:“最后,大家回去之后,要组织开会,一起好好总结一下昨天的战斗。让每个兄弟都说说战场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可是提升咱们战斗力的好机会。”
“遵命!”军官们齐声应道。
当晚,河鱼堡的各营士兵用完晚饭,洗漱完毕后,营地中突然传来命令,什长以上的军官集合开会。接到命令后,军官们纷纷拿起炭笔,前往各自营长的房间。
二营长杨秀头和营监军陈安轩坐在屋內,等军官们到齐后,杨秀头说道:
“兄弟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要传达护卫队军改的消息。以后咱们的称號都得改一改了,班排连营团~~~~
0
大家可得记好了。现在,大家也別拘束,都说说昨天战斗里,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时,高天磊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俺早就憋著想说了。咱护卫队的火炮,根本就没发挥出应有的威力。飞雷炮射程近也就罢了,可咱们的火炮明明能打到300步远的距离,昨天战斗的时候,却在100步的位置就开火了,白白浪费了200步的射程啊!这200步的距离,足够火炮多打2-3轮,能多给敌人造成不少伤亡呢!”
营监军陈安轩一边点头表示认同,一边认真记录,说道:“这的確是一个问题,太浪费火炮的战斗力了,还有其他问题吗?”
高天磊接著说:“还有啊,咱们手里的火枪实在是太重了。长时间横著端著,胳膊根本吃不消。能不能给火器弄个木架子,开火的时候把火枪架在上面,
这样能省不少力气。”
在这个时代,火枪普遍重量不轻。徐晨为了追求火枪的威力,要求最低在50
步能破甲。可由於现在钢铁质量欠佳,想要增加射程,只能加厚枪管,这就导致护卫队的火枪普遍超过10斤重,不开火的时候,都能当作金瓜锤这类重型武器使用,护卫队成员都笑著说这是手炮。
杨秀头挠了挠头,疑惑地问:“弄个木头架子,这在战场上还怎么灵活打仗呢?”
刘祥思索片刻后,站起身说道:“我琢磨过这个事儿。可以做一个像短枪一样的棍子,使用的时候把它插在土里,另一头弄个小分叉,正好可以架住火枪。
这样既省力,而且製作起来费也不多。”原来,刘祥在平时训练射击时,深受火枪重量之苦,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这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杨秀头听后,笑著说:“你这小子,还挺会动脑子。等会儿我就给你报名,
去先生的参谋部。说不定以后你也能像诸葛亮那样,成为足智多谋的军师呢!”
杨秀头这话一出,引得眾人哄堂大笑。大家实在难以想像刘祥手持羽扇,摇身一变成为军师的模样。
高天磊等大家的笑声渐渐平息后,继续认真地说道:“还有啊,昨天战场上的布置存在问题。咱们的火枪虽说威力大,先生为了解决近战问题还配备了刺刀,可射速实在太慢了。咱们打一枪的工夫,对面都能射出三箭了。而且为了让火枪发挥出最大威力,我们得把敌人放到30步的距离才射击。这次遇到的敌人主要是步兵,所以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但要是碰上骑兵,等咱们开一轮枪,敌人的马刀可就到跟前了。
以前咱们跟蒙古人打仗的时候,都会提前挖壕沟、设置拒马,以此来延缓敌人的衝击。要是昨天咱们军队正前方有拒马和壕沟阻挡敌人,那咱们至少还能多打一轮枪。”
杨秀头听后,思索了一会儿道:“昨天咱们是主动进攻,除非是处於被动防御状態,否则哪有时间去挖沟设拒马呢。不过你说的这个办法,倒是可以作为对付骑兵的一种战术,我向上匯报一下,看看能不能试试。”
高天磊想了想,又说道:“那也可以多製造几辆武钢车呀。”
杨秀头再次思考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说:“我觉得这武钢车好像没太大实用性。咱们打完一轮火枪,敌人差不多就溃不成军了。这些装备反而会阻碍咱们追击敌人的脚步,你这都是为打防御战做准备的,但俺们护卫队成立以来打的都是进攻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