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18章 ,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

第118章 ,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118章 ,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月二十六日,米脂,郊外盘龙山。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包括徐晨在內的大同社高层,护卫队连以上军官,以及上百神情庄重的士兵,整齐地集中在这里。

上一场大战,护卫队虽大获全胜,却依旧有17名土兵壮烈牺牲。这些牺牲的土兵遗体被火化后,骨灰被带回了米脂县。徐晨借鑑后世的制度,在城外的盘龙山为大同社建立了一座烈士园。

考虑到米脂当地的实际情况,这里黄沙漫天,靠近县城的盘龙山植被破坏严重,树木被砍伐殆尽,只剩一些杂草和稀疏的小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徐晨决定移风改俗推行树葬。

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此次牺牲的17名护卫队成员中,只有7人有家属。这些家属眼含热泪,对著亲人的骨灰罈悲痛哭泣。

旁边,灵泉庙的高僧正在为逝者念诵往生经。徐晨虽不信这些,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对此深信不疑,便特意请来了灵泉寺的僧人。对於这些僧人而言,这无疑是一桩意外的“美事”,所以他们念起经来格外卖力。

自从大同社掌控了米脂的全部权力后,当地的僧人们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名下的大部分土地被充公,只被允许保留几块小的土地用以维持生计。

那些放高利贷的僧人更是被直接抓起来,送去挖煤炭,为米脂百姓谋福利,

大同社有自己的钱庄和粮票系统,不需要这些僧侣去弄借贷。

在大同社的这套体系下,这些僧人感觉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寺庙似乎也渐渐成了无用之物,这让他们惶恐不安。他们对此类情况经验丰富,忍不住担忧:下一步难道要“灭佛”了?

现在这些和尚虽然在念经,但他们心里排却很安定,大同社最起码还是要做法事,大同社也少不了他们这些僧人。

而且主持还和他们说了,大同社长要他们进行移风改俗,推广树葬,这让这些和尚更高兴了,这不就是他们拿手的绝活,推广树葬还不简单,就说生死是个轮迴,人死之后种一棵树,树就能替人活著,这就叫积福树,能保佑子孙后代。

这段时间米脂的各大寺庙主持匯聚在一起,从佛经各个角度找论据,充实推广树葬的必要性。

往生经念完后,徐晨神色凝重,缓缓走到眾人面前,声音低沉地说道:“今天,我们怀著无比沉痛的心情,来缅怀吴富贵等英勇牺牲的战友。吴富贵出生在农村,身为佃户,从呱呱坠地起,便註定要直面生活的重重磨难。那片贫瘠的土地,承载著他和家人无数的汗水与期盼,却始终未能给予他们富足的生活。在飢饿与困苦的双重煎熬下,年幼的吴富贵过早地尝尽了生活的艰辛。然而,命运的残酷並未磨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嚮往,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吴富贵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將永远留存。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释了何为坚韧、何为勇敢、何为奉献。他从一个平凡普通的佃户,成长为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最终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徐晨念完纪念稿后,和刘勇、李文斌等人,每人抱著一个骨灰罈,轻轻地將其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隨后,他们又拿出一根松树苗,放置在骨灰罈上方。接著,眾人拿起铁锹,小心翼翼地將松树苗种下、掩埋好。

最后,前来的100名亲卫队队员,手持火枪,朝天“砰砰砰”地连放了三轮火枪。

贺六,张献忠,艾进忠,高天雷等军户出身的將领眼睛都是红的,这一幕对他们的感触尤为深,在大明军户不是一个好职业,在大明百姓的心中,他们这些军户就是穷的像乞弓,蛮横的像土匪,没有钱財,没有自尊,没有名声,没有人看得起他们。

徐晨给他们发了欠,分了田地,连他们死后都安排好专门的陵园,享受到香火祭拜,他们的亲人和后代也被安排好了,这七户烈士家属,他们將会安排在大同工业区当差,幼童也被安排进蒙学,供他们学习到18岁,成年之后还安排差事,他们在大同社,在徐晨这里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他们现在都有君以国士待之,某必国士以报之心。

在返回的路上,李文斌感慨道:“古人云,国之大事,在戎与祭。以前我总以为,这只是帝王才有的权力。但今日自睹先生的举动,我才明白,这看似两件事,实则紧密相连。今日之事若传扬出去,何愁护卫队成员不为先生、不为大同社的事业拼死效力?”

徐晨轻轻摇头,严肃地说:“他们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大同事业奉献出了生命,若说是为了某一个人付出性命,那是对这些烈士的褻瀆。”

李文兵面露歉意,赶忙说道:“是我失言了。”

这时,刘永开口道:“澄城起义军的三头领朱屠夫来到了咱们的工业区,他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榆林总兵杜文焕已经彻底击败了他们,张三带著几千残兵败將渡过黄河,逃到了蒲州府。如今他们缺衣少食,武器装备也极为匱乏,

想从咱们这儿购买一些粮食和武器鎧甲。”

李文兵道:“朱屠夫,他没有真名吗?”

刘永道:“他是太祖的子孙,好像是秦王一脉的,不过他家落魄了,靠杀猪为生,所以就被人称为朱屠夫。”

李文兵异道:“他这样的出身也造反?”

刘永道:“现在太祖的子孙千千万万,落魄成为乞弓和流民的也不少,活不下去为什么不再造反。”

“武器鎧甲我已经准备妥当,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杜文焕解决完张三后会不会立刻挥师杀向我们。”

徐晨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此次我们攻占了归德堡和响水堡,兵锋直逼榆林城。换做是我处在杜文焕的位置,只怕此刻连觉都睡不安稳。他解决完张三后,下一个目標大必定就是我们大同社。我们必须时刻留意杜文焕军队的动向,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儘快完成军队的整编工作,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大同工业区,抗旱会讲习所內。

土根手里捧著一本《农经》,正专注地背诵上面的內容。虽说书中有不少字他不认识,但好在有儿子教过他拼音,依靠拼音的辅助,再结合自己种植土豆的经验,倒也能勉强理解文意。

不过这样背起来就极其困难了。他现在有点后悔了,当初徐晨在高家寨扫盲的时候,他觉得自己30多岁了,再学文字也没什么用,所以学的就不认真。现在轮到他付出代价的时候,其他人到讲习所只需要学习农业知识,他就还要想办法认字,学习的进度比其他人慢了不止一拍。

就在土根背得全神贯注之时,一个带著异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土根,

你怎么在这儿?”

土根转过身,脸上露出笑容:“小四、大壮,你们回来啦!”接著,他一脸兴奋说道,“听说你们在前线打仗特別勇猛,连著打败了两位明军將领,快给我讲讲战场上的事儿。”

高小四一脸得意:“这事儿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当时我就在前线。那明军虽说人数不少,可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跟叫子似的。咱们护卫队放了一轮枪,

他们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后面咱们用刺刀解决了那些明军的家丁,他们就只能落荒而逃了。明军根本不堪一击,咱护卫队的战士那可是战无不胜!”

高小四如同將军一般挥舞手錶,土根眼中满是羡慕。毕竟,哪个男人能抗拒成为战场上的英雄呢?

大壮这时开口问道:“你不在高家寨,怎么跑到工业区来了?”

土根挺起胸膛,满脸得意:“俺因为种土豆和玉米种得好,被大同社聘请为农官啦!跟你们说,这可是正经官职,最低也是从九品,俺现在也算是官老爷了,每个月还有一两俸禄呢!”

眼看著大壮,小四他们跟著晨哥儿成为领兵的將军,他却只能在家里种地,

土根在骂自己父亲古板的同时,內心也非常著急,现在成为了农官了,终於让他觉得可以在伙伴面前抬头了。

经过两轮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获得了大丰收,今年收成加起来有十几万石,了解了三种作物的习性,產量更是比之前增加了五成。如今,米脂的百姓都知道这三种作物產量高,都希望能种植。

而这三种作物的种子数量充足,足够在大同社管辖的地盘上广泛推广,而大同社也有推广的意愿。虽然因为新修水利和打井,米脂和大同社影响下的村庄粮食减產並不明显,米脂甚至因为新式的作物,粮食还出现了两成的增长。

但整个陕北的情况却並不好,粮食减產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光今年米脂接纳的流民就超过了两万人,米脂的人口已经突破了8万人,人口几乎翻了一倍。

现在大同社的粮食的压力依旧非常大,为了节省粮食,刘永开始在除护卫队之外,各行各业都开始减少口粮。

而推广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產作物,显然是最好的治標之法。只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作物,完全没有种植经验,限制了这三种作物的推广。

为了推广这三种高產作物,徐晨將原本种植这些作物的农户聘为农官。第一批共200人,他们会先进行半年的学习,之后再分派到大同社下辖的各个村子,

指导农户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

而土根是整个米脂第一批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的人,他自然成为了农官之一d

大壮笑著说:“当农官好啊!晨哥儿带来的这三种作物要是能普及开来,那可真是能救不少人,这可是积德的大好事。土根,你要是把这事儿千好了,晨哥儿肯定会给你安排更重要的任务。”

土根连连点头:“俺也是这么想的。”

接著,几人又聊起了高家寨的情况。土根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讲述著村里发生的种种变化。

“村里的水利设施都建好了,除了少数在坝上的田地,大部分都通了水渠。

今年虽然赶上旱灾,但因为有建好的水坝和水渠,粮食收成不但没减,还涨了两成。再加上大同社收税少,土地也归自己,现在村里人生活好多了,大家都学的工业区,一天吃三顿,过节的时候还能吃顿白面,以前晨哥儿要是这么吃,俺爹肯定得骂他是败家子。现在咱们这么吃,俺爹也没啥意见了。”

税收减少,粮食增產,从土根身上就能明显看出米脂农户生活的改善。他的身体比以前更强壮,脸上也有了肉,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黄肌瘦。

只是大壮和高小四听完这话內心有点尷尬,高家寨现在这伙食自然是好很多了,但他们在护卫队三餐都吃白面,每餐还要带顿肉,两人也知道这话说出去会打击到土根,也只能听看。

土根继续说道:“还有高俊家,那可真是热闹,村里分地的时候他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