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成立大同都督府(1/2)
第126章 ,成立大同都督府
护卫队如疾风般攻入肤施城后,整座城池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溃兵们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那些平日里就心怀不轨的流氓混混更是趁火打劫,在大街小巷肆意妄为。一时间,城中秩序荡然无存,仿佛陷入了无序的混沌。
徐晨当机立断,对著三团二营长下令道:“黑娃,命你的步兵营即刻分成10
人小队,迅速分散至各街道维持秩序,在全城进行宵禁,若遇有胆敢烧杀抢掠者,格杀勿论!”艾黑娃领命而去,带著手下士兵迅速投入到混乱的街道之中。
在军方强力的整治之下,整个肤施县到处都是枪响,很快就有几十颗人头高悬在肤施城显眼之处,巡逻队穿梭於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这般雷厉风行的手段下,混乱的局面渐渐得到控制,秩序慢慢恢復。
掌握城中秩序之后,徐晨第一件做的事是抓捕全城全城的文武官员,把他们关押在监牢当中。
而后他们文武官员空出来的房子,知府府衙,县衙等一系列官府的设施,全部用来安置灾民,即便这样,同时招来肤施城中,商队,马帮,作坊主,请他们空出一定的房间,用来安置灾民。
这些商队,马帮,作坊主自然是无比支持了,他们巴不得和大同社建立联繫,好保住自己家的財產。
肤施城的大家族一个都没有出现在这里,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这里未必是好事,但没出现肯定是坏事,大同社下一步肯定要对付那些大族了,他们无比庆幸自己在这里,同时內心对那些大族也开始幸灾乐祸起来,毕竟他们也没少被那些大族欺压。
事实上他们想的也没错,这些商队,手工业作坊主在徐晨看来是可以联合的对象,所以徐晨招他们过来,请他们帮忙安置灾民,並给他们写了一个仁义之家的牌子,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而那些动不动就占几千上万亩土地的大族,则是大同会必须消灭的敌人,既然都要消灭他们,自然不需要有太多的联繫。
有这些富户帮忙,大同社才勉强安置了这上万的流民,让他们有一个遮风挡雨之地。
天启7年(公元1627年)11月27日。
在徐晨的命令下,大同社的高层们陆续齐聚肤施城,肤施城毕竟是府城,人口多,土地多,资源多。所以大同社治所迁移到府城,这次不但来了政务人员,
桑文带著纺织厂的技术骨干,还有上千架纺织机也来到了肤施县,木器厂,马车厂,钢铁厂的大铁锤也带来了自己的技术骨干。
他们將会在肤施城复製大同工业区的模式。
徐晨见眾人到齐,当即召开全体大会。
会议室內,嘈杂而热烈,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气氛。场內的大同社成员,对著延安府的地图说哪里需要建水坝,哪里需要修水渠,哪块土地適合屯垦,安置流民,眾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每个人脸上都是神采飞扬,眼神当中闪现著光芒。
这次大同社地盘从米脂一县,扩张到整个延安府16县,地盘前所未有的扩大,现场有很多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负了。
同时护卫队的不断胜利,让他们觉得前途越来越光明,尤其是这次他们战胜了榆林卫的主力,让他们第一次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战胜朝廷的。
而护卫队的军方將领则在计算著整个延安府的人口和土地,按照大同社的制度,一户军户可得50亩土地,军户要派遣一名青壮来做民兵,延安府有百万亩土地,这可以徵招2万土兵,护卫队的编制就可以增加一倍,这就需要12个旅级军官,60个团级军官,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仕途上的普升。
艾进忠激动道:“俺是不相信这么大个延安府只有百万亩土地,俺们大同社在米脂就弄出三十万亩土地,其他的15县哪个不比米脂大?这些大户肯定藏匿了土地,我们要自己丈量土地,200万亩到300万亩,这才是延安府最真实的土地数据。”
高天磊笑道:“你还真敢想,要真有300万亩土地,我们大同社就要招6万兵员了,那就是60个团长,你这是参谋,不想当了,想去当团长。”
艾进忠道:“俺也想领兵打仗,参谋就交给那些读书人去做吧。”
大同社虽然军户多,但有军事才能的军官却不多,为了快速培养军官团体,
同时又维持住护卫队的战斗力。徐晨把这些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军官集中在教导团和参谋部,希望他们能带出更多的军官。
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徐晨带著大同社一眾高层来到会议室。眾人这才安静下来,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徐晨笑道:“这半年多来我大同社可谓是喜讯不断,顺利一个接著一个,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已经占据了延安府16州县。”
几百大同社成员同时鼓掌,气氛热烈至极。
过了一会,徐晨制止他们,把一块竖立的黑板移到前面,贴上整个陕北地图前,用根短木棍在地图上缓缓滑动说道:“如今,延安府是我们大同社的地盘,
如何保护这块地盘,这成了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眾人纷纷点头,认真聆听。
徐晨继续说道:“榆林方向,有高大壮率领的第二旅驻守,安全方面暂且无需过度担忧。”
徐晨把短棍指向太原镇方向道:“而吴堡方向,需重点防备太原镇,芦子关要防御榆林镇,另外,甘泉县也必须牢牢占据,如此我大同社才能掌握延安府这片广大的地区。”
张献忠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发言道:“吴堡之地,要防御太原镇一镇的兵力,依我看,最少也要驻扎一团的人马,而且在后方还需配备一旅人马作为后援,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其他人听闻,纷纷认可地点点头。毕竟,面对太原镇这样的军事力量,仅仅部署5000人確实太过单薄,也只有大同社凭藉自身实力,才有底气探討这样的军事部署。
徐晨微微頜首,接著说道:“我提议,將第二团扩编为第三旅,任命贺六为旅长,负责密切监视太原镇的一举一动。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刘永、李文兵齐声应道:“某同意此提议。”
贺六站起身来,对著徐晨恭敬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先生放心,俺贺六坐镇吴堡,必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太原镇对先生的大业產生丝毫影响!”
徐晨看著贺六说道:“你前往吴堡之后,除了军事防御,还要重点关注绥德州四县的均田事务。你这第三旅何时能够满编,很大程度上就取决於这四县的军户何时能全部整编完成。”
现在贺六手中只有第二团,虽然精锐,但人数太少了,他的第三旅只能依託这个团进行扩编,完成均田,第三旅才能形成战斗力。
贺六坚定地回应:“俺明白了,东家!”
安排完吴堡的事宜,徐晨又將话题转到了已被攻占的县城,说道:“如今,
甘泉县已被赵云飞的五团顺利攻占,安定县也落入杨秀头的四团手中。我提议,
任命杨秀头为安定县主簿,赵云飞为甘泉县的主簿。”
眾人听闻,纷纷表示赞同,这两个任命在一片认可声中全票通过。
李文兵听到主簿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道:“社长,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我大同社已成功攻占一府之地,势力渐强,再想低调隱藏恐怕已无可能。此时,確实需要一个正式的对外名號,方能师出有名,號令四方。”
刘永紧接著点头称是:“某深以为然。就以我大同社如今的规模,已然在这崭露头角成为关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若无名號,诸多事务开展起来难免肘。”
徐城將目光缓缓扫向在场的其他大同社高层,问道:“对於此事,你们也都有同样的想法吗?”
张献忠一脸豪迈地站起身来,抱拳说道:“我也觉得大同社应当举旗立號了,如今咱们护卫队下属的兵力都已突破方人,队伍日益壮大。先生您如此英雄了得,即便不称王,称个將军也是当之无愧。老是称呼先生先生,总觉得少了些军人的威严气势。”
“我大同社也应该打出自己的名號,吸纳更多的英雄豪杰前来投靠。”魏青坚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