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29章 ,陈子龙的奇妙之旅

第129章 ,陈子龙的奇妙之旅(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129章 ,陈子龙的奇妙之旅

陈子龙等人沿著道路继续前行,只见路上的商队愈发繁多。时不时便有由十几辆马车组成的马帮从他们身侧经过,这些马帮所运货物,不是满满当当的布匹,便是堆积如山的羊毛。

陈子龙心中论异不已,米脂县如今秩序並然,想来是当地县令治理得力。

可他从未听闻米脂乃是纺织中心,缘何会有这许多贩卖布匹的商队?

当下,他伸手拦住一个商队的掌柜,抱拳作揖,客气问道:“掌柜的,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掌柜不吝赐教。这米脂县,小可从未听说乃是纺织中心,怎的有如此多贩布商队往来?”

那掌柜闻言,微微一愣,隨即笑道:“客官有所不知,大同社的人在米脂郊外建了一座纺织城。那可真是神奇,能把没用的羊毛纺成布,如今每年都能產出上百万匹布,还有各种价格低廉的毛衣毛裤,有印著各种精美图案的羊绒,俺们这些人啊,都是从周边收购羊毛,再去贩卖布匹。”

陈子龙微微皱眉,问道:“这大同社-莫不是那被称作大同贼寇的势力?”

那掌柜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左右环顾一番,压低声音道:“客官,这话可不敢乱说!”

说罢,慌慌张张地转身,对著伙计们喊道:“都麻溜的,加快脚步!”言罢,带著商队匆匆离去,很快便与陈子龙等人拉开了距离,显然这个话题是禁忌。

陈子龙等人望著远去的商队,满心疑惑,从这掌柜的態度来看,这所谓的大同贼寇看来確有其事。

眾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陈子龙的注意力很快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过去。

只见大片土地上,满是土豆苗、红薯苗和玉米苗,数量惊人。几乎每隔几块田地,便能看到几十亩这样的作物。眼前这片土地,少说也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种的都是这三种作物。如此大规模的种植,除了在天津曾见过些许,陈子龙在其他地方从未目睹。

陈子龙生怕自己看错,赶忙走到田地间,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口中喃喃道:“没错,这確是土豆苗,徐先生的成绩远超恩师的想像啊。”

“后生,你在这儿干啥呢?”一个老汉扛著锄头,从一旁走来,大声呵斥道陈子龙赶忙起身,整了整衣衫,拱手行礼道:“老丈,晚生实在是惊奇您田地里种的这些作物。晚生走南闯北,在其他地方可从未见过这般景象。”

老汉一听,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笑道:“这可是徐先生带来的新作物,產量高,还耐旱。去年老汉种了这三种作物,收成比往年翻了三倍不止。今年春耕时,先生就说了,今年雨水偏少,让俺们多多种这三种。”

陈子龙心中一动,忙问道:“老丈,您说的徐先生,莫不是徐晨徐先生?”

老汉挠挠头,道:“啥徐晨不徐晨的,老汉只知道是徐先生。至於叫啥名儿,老汉还真不清楚。”

陈子龙却篤定这徐先生便是徐晨,心中对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不禁想起恩师徐启光,当年在天津屯田,耗费数年心血,也不过屯垦了两万来亩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作物。

恩师一直渴望能大范围推广这三种作物以应对旱灾,可无奈朝廷对此並不重视,地方百姓也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尝试。

一来百姓对这些陌生作物心存畏惧,不敢贸然种植。

二来朝廷赋税依旧以麦子等传统作物为准,若农户种了这三种作物,交税时还得去购买麦子,这对农户而言,负担著实太重。

可如今在这米脂,从眼前所见情形来看,种植面积已然有好几千亩,显然当地农户已然接受了这些作物。

而后陈子龙满心好奇,恭敬地向老汉问道:“老丈,晚生瞧见您田地里有个似木桩般的物事,不知那是作甚用的?晚生还见您从那里面引出了水来,实在是不解。”

老汉听闻,脸上满是得意之色,笑著说道:“后生,这可是徐先生琢磨出来的压水井。听说是徐先生从打盐並的法子里头得了灵感,鼓捣出来的好物。咱米脂县这些年抗旱,可全指看这水並。”

“水井?”陈子龙一脸难以置信,这般小小的柱子竟会是水井?当下,他快步走上前去。

老汉见状,拿起一旁的铁棍,插入並口,又用瓢留了一瓢水缓缓倒进去。

紧接著,便传来“咔味咔味咔味”的声响,不多时,白的井水竟真的流淌而出。

陈子龙紧紧盯看这口並,端详许久,不禁讚嘆道:“妙哉!妙哉!这机器构造如此简易,却能这般轻易地汲出水来,当真是巧夺天工!”说著,他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大声说道:“如此绝妙的抗旱神器,定要记录在恩师的《农政全书》之中,让更多人知晓!”

讚嘆过后,陈子龙又问道:“老丈,这般神奇的汲水机器,造价想必不菲吧?毕竟这可是借鑑了盐井的技术。”

老汉呵呵一笑,说道:“徐先生那可是菩萨心肠的大好人吶!只要俺们加入他组织的抗旱会,十户人家一起凑上五斗粮,徐先生就派人来帮俺们打造这样一口水井。”

“五斗粮?”陈子龙惊嘆道,“徐先生此举,当真是救苦救难啊!”

这一路走来,陈子龙看到路边类似的“木桩”不计其数。起初他还满心疑惑,不知是何物,如今才晓得,原来一路所见皆是这神奇的压水井,粗略估算,

眼前所见便数以千计。如此大规模地普及,对於千旱频发的北方而言,说是救方民於水火,实不为过。

接下来的行程中,陈子龙越是靠近米脂县城,內心越是兴奋难抑。一路上,

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愈发广阔。此刻,他满心迫切地想要见到徐晨,当面向其致谢。毕竟,正是因为徐晨的努力,恩师多年的心血才得以在这广大地上推广开来。

进入米脂县城,陈子龙一行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此地富裕繁荣超乎想像,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往来川流不息。这热闹繁华之景,即便是他们一路经过的府城、省城,与之相比也不过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