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33章 ,一群穷鬼与逆练大同

第133章 ,一群穷鬼与逆练大同(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杨鹤暗自思,大家族养几双黑手套为自己办事,这种事情他能理解。但像刘家这样,黑手套发展成如今这般局面,他只能认为是刘家玩砸了,而徐晨趁机摆脱了刘家的掌控。

不仅如此,这个重民社还有南方那些社党们所没有的新举措。他们创办了重民报,通过这张报纸宣扬自己的主张。如今,重民报已经在整个陕西行省广泛传播,在西安城內更是隨处可见,影响力不容小。

这让杨鹤既感到有些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毕竟东林党为了掌控士林舆论,费的钱財可谓是不计其数。毕竟每场私会就要邀请几千读书之人,那开销自然小不了。

重民社在经济不如东林党的情况下,只能另闢蹊径了。但他却没有想到重民社仅仅依靠一张报纸,却取得了和东林党不相上下的影响力。更关键的是,重民社的费连东林党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这著实让杨鹤刮目相看。

怀著几分好奇,杨鹤也看了一些重民报所宣扬的主张。其中一些诸如减税、

轻薄赋之类的老调常谈,他只是一扫而过,並未放在心上。但还有一些內容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报纸上提到权责对等,號召大族不要在灾年轻易赶走佃户,要减低他们所收的高利贷和地租。因为佃户一旦成为流民,最后往往只能落草为寇,反过来又会对士绅大族构成威胁,杀戮士绅。赶走佃户,无疑是在为自已製造敌人(很熟悉)。

后面还提出大族要联合起来抗击旱灾,吸纳那些因灾荒而流离失所的劳动力,可以把他们安排去修水坝、建水渠。这样一来,既能有效抗击旱灾,二来还可以提振粮食的產量。如此以工代賑的办法,可谓是一举两得,將旱灾和流民这两个难题一併解决。

杨鹤看完这些內容,不禁拍案叫绝,心中对重民社的这些主张极为讚赏。当下,他立刻找来家丁,吩附道:“去请重民报社的刘南卿,贺函,高登三人前来,就说本官有事相商。”

“遵命!”家丁领命而去。

西安城作为关中地区的核心,虽不復汉唐时的辉煌鼎盛,却依旧散发著繁荣的气息。城內人口密集,多达二三十万,整个西安府更是匯聚了超过百万人口,

这里的人们生活殷实,是关中地区最为富裕的群体。

刘南卿將重民社毅然迁至西安城。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堪称明智之举。重民社入驻后,凭藉西安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其旗下的重民报迅速打开市场。

报纸销量一路升,先是轻鬆突破方份大关,而后如同脱韁野马,接连跨越两万份、三方份的台阶,最终稳定在六七方份左右。

隨著销量的水涨船高,重民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了西安府眾多酒楼客栈的自光,纷纷找上门来投放gg。报社由此步入良性循环,每一期报纸发行都能收穫几十两银子的盈利,经济状况日益宽裕。

重民报的成功,也带动了重民社的蓬勃发展。社员规模从起初的几十人迅速扩张至上千人,其影响力辐射至整个西安府的各个县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重民报社內的议事厅中,有儿十名士子匯聚。

刘南卿站在厅中,神情严肃且激昂,对著一眾土子侃侃而谈:“诸位,大明立国两百余年,养士之恩深厚。如今正值天灾频发、局势动盪之际,我等身为大明子民,理应为保我大明江山而竭尽全力。大家想想,每多收留一个流民,这天下便会少一个可能沦为叛贼的人。只有大明的秩序得以维持,我们的身家性命、

万贯家產才能安然无恙啊。”

刘南卿等人来到西安思考重民社的发展,最后他们商议出要走和大同社相反的道路,大同社组织农户,他们就要组织大户,大同社说农户才是这天下的生產者,他们就说大户是天下秩序的维护者。

总之是根据大同社的文章,来一个逆练的版本,屁股的位置一定不能歪,当然刘南卿他们也很务实,对於大同社宣扬的减少高利贷减租,兴修水利设施,他们也是赞同的,但他们赞同的是这些做法要在土绅的指导下进行。

这段时间他们开始宣传,要大户儘量的收留流民,用流民修水利,以工代賑,既保住了流民的饭碗,又可以提升未来的收入,还可以减少贼寇,可谓是一举三得。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位名叫高长河的士子不屑地哼了一声,开口反驳道:“刘先生,我看你这话可说反了。依我看,如今真正惦记我们这些家產的,

恰恰就是朝廷啊!朝廷新任命的三边总督,上任之后不把心思放在剿灭反贼上,

反而四处广发请帖,邀请我们这些大族。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不就是变著法儿地向我们要银子嘛!”

刘南卿微微皱眉,目光平静地看向高长河,问道:“高兄,那不知你家打算出多少银子应对此事呢?”

高长河嘴角一撇,满脸的不以为意:“哼,谁让人家是朝廷命官呢,某家也只能看情况,意思意思出个上千两罢了。”

刘南卿轻轻摇头,接著说道:“高兄,你肯定知道绥德姜家吧?”

高长河点了点头:“那自然知道,绥德姜家乃是將门世家,这一代更是出了三位英杰,皆为我大明的得力將军。”

刘南卿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可如今大同贼寇肆虐,占据绥德之后,姜家整整6万多亩肥沃的土地,全被那些贼寇按折扣分光了个千净。偌大的家族,最后只有一家老小勉强逃出绥德,这还算得上是幸运的。再看看延安府的刘家,从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按照三成的税率缴纳赋税,可即便如此,依旧没能逃脱厄运。刘家积攒多年的十几万的家產和粮食,全部被大同贼寇吞併,落得个倾家荡產的下场。”

说到此处,刘南卿自光紧紧盯著高长河:“高兄,有这样鲜明的对比摆在眼前,你觉得你这区区一千两,却能保住你家的方贯家財,这还多吗?”

高长河听到这些,心中不禁一阵悸动,脸上的不屑之色也瞬间褪去几分。大同贼寇的种种恶行他早有耳闻,逃到西安的大族中,確实有不少遭遇了这般悽惨的下场,田地没了,钱財散尽,家族子弟还被大同贼寇残忍吊死,真正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然而,高长河心中仍存一丝倔强,强硬地说道:“剿匪本就是朝廷的职责所在,与某家又有何相干?我等不过是寻常百姓,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刘南卿冷冷一笑,目光中透著一丝无奈与惋惜:“高兄,延安府的那些大族起初也是这般想法,认为剿匪是朝廷的事情,可现实呢?朝廷或许还会跟你讲道理,但大同贼寇可不会。高兄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你家世代积累的財富,固然丰厚,可若面对这不知何时是尽头的动盪局势,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贼寇,要是大同贼寇占据了西安城,你家能负担得起这上百年的税负和隨时可能降临的灾祸吗?这些贼寇可不但要你们家的银子,还要你们的命。”

目录
新书推荐: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难道我就是神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