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石油產业与打倒那些让自己淋雨的人(1/2)
第135章 ,石油產业与打倒那些让自己淋雨的人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5月2日,一轮骄阳照耀著延川县的天空,从开春到现在依旧滴雨未下,长久的乾旱让空气中都瀰漫著尘土,整个延安府到处都是抗旱救灾的百姓。
陈子龙满心期待地来到肤施县,本以为能在这里顺利见到徐晨。他一路上听闻徐晨的种种事跡,心中对这位人物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迫切地想要与他当面交谈。
然而,当他找到刘永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让他颇为失望的消息一一徐晨去了石油寨视察油並建设的情况。刘永善意地劝他在这里耐心等待徐晨归来,毕竟徐晨事务繁忙,行踪不定。
但陈子龙心中那股想要亲自见到徐晨,並探寻其造反原因的执念太过强烈,
他毅然决然地扔下了同行的三位传教士师兄,独自踏上了前往延长县石油寨的路途。
一路上,他不顾旅途的疲惫与艰辛,满心都想著儘快见到徐晨,解开心中的谜团。
终於,陈子龙抵达了石油寨,当地管事却告知他,徐晨又前往延川县查看油田建设情况了。无奈之下,陈子龙只能再次马不停蹄地赶向延川县。这一路的奔波,让他身心俱疲,但心中的那份坚持却丝毫未减。
另一边,徐晨站在延川县这片土地上,心中同样满是惊喜与感慨。他脚下的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竟然蕴藏著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发现,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与思索之中。自己所掌握的资料里,延安府是整个大明唯一有露天石油的地方。
有了石油,徐晨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石油產业,更让他欣喜的是,大同社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打井队,在打井技术方面根本不存在问题。而且石油產业的潜力巨大,其上限与下限都有著无限可能。
高端层面,石油作为最重要的化工原材料,能够在工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就如同在工业这顶皇冠上装点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然这不是现在大同社能做到的。
但低端层面,即使是简单的土法炼油,也有看不可忽视的价值。徐晨在后世的视频中经常看到土法炼油的场景,只需弄个大铁桶,塞进几根蒸馏的管道,在下面点把火,就能分离出汽油等重要產品,这些却是大同社可以做到的。
既然土法炼油的科技树已经被点开,而且这里的油田资源近在胆尺,无需费力寻找,直接打井开採即可。徐晨没有丝毫犹豫,当下便决定在当地大力发展石油產业。
毕竟,石油產业能够延伸出眾多的產业链条,这对於解决流民问题有著极大的帮助。大量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流民,可以藉此转化为產业工人,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种土法炼油的方式虽然简单,但却能炼出三种极为重要的原材料一一煤油、汽油和沥青。
煤油,无疑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產品。在这个时代,照明对於广大民眾来说至关重要,而煤油灯作为一种廉价的照明工具,拥有著广阔的市场前景。徐晨深知,近现代一位石油富豪正是靠著煤油灯產业崛起,最终成为了世界首富。大明拥有亿万人口,照明市场的需求极为庞大,仅仅这一项產业,就足以让数千人成为稳定的產业工人,同时也为大同社带来了新的財政资助,现在每个月光卖煤油就可以让大同社获利上万两,而且这个收入的增长还在每个月以两到三成的速度增加。
汽油,虽然在这个时代没有汽车来消耗,但它作为一种军事资源,同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有著名的希腊火,东方也有猛火油,汽油在军事上的应用同样广泛。无论是用於守城防御,还是在战场上施展火攻战术,汽油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一烧一个准,为战爭局势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沥青,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它不仅是优质的防水材料,在建筑领域有著重要用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铺路。徐晨对后世隨处可见的沥青马路印象深刻,深知“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
大同社已经有大量流民转化成了土木工人,並且掌握了土法水泥的製作技术,但水泥的生產成本过高,產能文太少,仅能满足建设城池和住房的基本需求,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奢侈地用於铺设道路。
如今,有了沥青这种理想的铺路材料,徐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他果断决策,大同社要全力发展沥青马路的铺设工程。
於是,石油產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同社重点发展的核心產业。大同社迅速行动起来,分別在延长和延川两地建设石油基地,为石油產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延川县的一处施工现场,陈子龙终於见到了徐晨。
眼前的徐晨,与他想像中的形象相差甚远,这让他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原本以为徐晨要么是一位儒雅隨和、风度翩翩的学者,要么是一个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將军。然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徐晨,穿著一身满是污渍的衣服,身体被太阳晒得黑,整个人灰头土脸,既像他一路上遇到的辛勤劳作的农夫,又似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
徐晨看到陈子龙到来,露出了略带歉意的笑容,说道:“许久没打井了,今日一时手痒,便和工匠们一起去打井,结果弄得一身脏兮兮的。如此落魄地来见陈小哥,实在是有些失礼啦。
陈子龙愣了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迟疑了一下,终於鼓起勇气问道:“先生是个学识渊博之人,为何要走上造反这条路呢?您难道就不怕因此导致生灵涂炭,成为天下人唾弃的罪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晨心中明白陈子龙是个充满书生意气的人。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这样的人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总比那些只知贪婪地占据天下利益,却不背为百姓付出一丝一毫的人要好得多。
徐晨目光深邃地反问道:“陈小哥,你且看看现在的大明,难道就没有生灵涂炭吗?整个天下,还有哪一处是真正安稳的乐土?”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而坚定,继续说道:“这並非是我主动要造反,而是天下的百姓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们仅仅是想要活下去,想要有尊严地活著。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然而,在这个由大明土绅统治的旧世界里,他们的基本诉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不是我要造反,而是无数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他们渴望砸烂这个残酷的世界,去建立一个能让他们生存下去、能让他们重拾尊严的新世界。大同社所做的,不过是顺应百姓的意愿,带领他们去追求那个美好的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