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42章 关中军屯与五年平辽带来的躁动

第142章 关中军屯与五年平辽带来的躁动(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142章 ,关中军屯与五年平辽带来的躁动

在炎炎烈日之下,广的关中大地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贺函带著一眾农夫正在田间忙碌地收割粮食,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丰收的喜悦。

三边总督杨鹤在隨从的簇拥下,缓缓来到这片田地。眼前的景象让他眼前一亮,只见田地里堆著高高的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些作物个头硕大,比起普通的五穀要大出好几倍。

杨鹤饶有兴致地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端详著这些作物,而后又看著这片略显荒芜,眼中满是惊喜:“这就是你们重民社开拓出来的荒地?”

刘南卿站在一旁,脸上带著自豪的神情,恭敬地回答道:“正是。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土地。但经过我们眾民社半年的不懈努力,日夜开垦,如今已经有三千二百亩田地。今年夏收,预计可收穫百万斤粮食。都堂,关中像这样的荒地何止百万亩。倘若能由朝廷出面组织流民开荒,那整个关中的流民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啊。”

这片荒地是眾民社初到西安府时购置的。大明从法律层面讲,开荒本不需要钱。当年朱元璋为鼓励垦荒,对这类事情极为支持,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就下詔令,新垦的土地,不论面积多少,一律不起征赋税。

洪武15年,又进一步明確规定,北方新开垦的土地永远不征赋税,为的就是鼓励百姓多开荒。这本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可惜由於明朝財政状况常年窘迫,

如同“叫子”一般,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並未能全面落实。

不过,对於那些惯会钻空子的士绅来说,即便只是减免儿亩土地的税赋,他们也能巧妙地钻空子,最终让自己所有土地的税赋都得以减免。按理来说有这种不徵税的土地摆在眼前,他们怎会轻易放过?

然而,现实却令人无奈。整个关中地区依旧存在著大量的荒地,却鲜有人愿意前来开垦。原因其实很简单,对於那些士绅老爷们来说,辛苦开荒哪有兼併土地来得轻鬆快捷。在他们眼中,朱元璋所给予的“永不起科”那点小恩小惠,根本不值得一提,甚至还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轻视。

所以刘南卿他们刚从米脂来到长安城时,就惊地发现,距离西安城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居然还有大片大片荒芜的土地。而在他们一路赶来的途中,所见到的荒地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土地若能开垦出来,安置流民简直绰绰有余。

杨鹤听看刘南卿的讲述,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好,本官果然没看错你们这些后辈。有如此实干的才能,日后你们必定会成为我大明的顶樑柱。”

这时,贺函看到杨鹤等人走来,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快步上前行礼:“总督大人!”

“快快请起!”杨鹤看著眼前皮肤黑、如同老农一般的贺函,心中既心疼又欣慰。在他看来,大明能有这样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实干青年,这天下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杨鹤看向田间忙碌的眾人,又看看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问道:“现在才六月份,你们就进行夏收了,难道这新作物也能种两季?”

贺函点点头,神色认真地说:“可以的,督堂。只是这样连续种植会比较伤地力。但如今关中乾旱形势如此危急,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能多收穫一斤粮食,关中的灾民就可能少饿死一个人啊。”

“好好好!”杨鹤连声称好,这种作物不但抗旱高產,居然还能种两季,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他兴奋地搓了搓手,目光坚定地看著贺函说:“本官有意任命你为屯垦大使,在整个关中大力推广这三种抗旱作物,同时开展大规模的屯垦荒地行动。眼前这三千亩远远不够,整个关中需要三十万乃至三百万亩这样的土地啊。”

贺函听闻,脸色微微一难,无奈地说道:“总督,其实我等来到关中后,就曾向那些大族推广过这三种作物。可他们根本不愿意种植,对我们的提议置若罔闻。”

杨鹤顿时脸色一沉,眼中满是厌恶之色。他太清楚这些大族內心的盘算,这三种作物既高產又抗旱,在賑灾方面堪称神器,但对於大族们疯狂兼併土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阻碍。他们自然不愿意推广这三种作物,以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贺函接著说道:“眼见夏收將近,时常有人到我们的屯垦地搞破坏,试图毁坏粮食。后来我组织人手日夜巡夜,抓到了好几次。我们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

这种破坏行为才稍有减少。

但他们又想出了另一个法子,引诱大量的流民进入屯垦地。就这段时间,我已经抓到了五百多个流民。对於这些一无所有的人,我们抓也不是,放也不是,

实在是棘手啊。如今我们还能勉强看住这一处,但要是大规模开展屯垦,我等重民社社员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分身乏术啊。”

杨鹤听后,不禁怒从中来道:“这些大族到底想做什么?关中可是他们的老家,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胡作非为会让整个关中陷入大乱吗?”

其实也难怪杨鹤如此恼火,他如今统领著三边十几万大军,却一直不敢对大同贼寇轻易动手,就是因为担心关中的乾旱会让流民彻底沦为叛军,从而导致整个关中地区陷入动盪。可这些大族倒好,不但不帮忙解决问题,反而在背后捣乱,巴不得关中乱得更厉害。

不过,杨鹤从这片新开垦的土地上,看到了彻底解决流民问题的希望,实在不愿意就此放弃。沉思片刻后,杨鹤目光坚定地看看贺函说:“本官会全力支持你们屯垦。本官这就上报朝廷,把你们收编为军屯。”而后,他微微迟疑了一下,接著说道:“贤侄若不介意的话,本官向天子举荐你为屯垦千户。”

在大明,千户算是中级军官,对於一个普通人而言,这无疑是一步登天的好事。但贺函已经是举人出身,只要再进一步考取进士,就能成为大明真正的统治阶层一一文官。此时转任武职,对贺函的仕途的確会有一定影响。

贺函却毫不犹豫地笑道:“督堂,只要对大明有利,某又怎会在乎这区区前途。一切以大明的安稳和百姓的福祉为重!”

“好好好!”杨鹤满意地连拍贺函的肩膀,对他的欣赏又多了几分。在这艰难的时刻,能有这样深明大义的青年挺身而出,杨鹤仿佛看到了关中乃至整个大明未来的希望。

巡视完屯垦区域之后,杨鹤带著刘南卿,一路风尘僕僕地向北进发,最终抵达了廊州。一路上,黄土漫天,官道两旁的村落尽显破败之象,很多村落甚至看不到一个人影,由间的麦苗也无人打理,这让杨鹤心中忧虑更甚。

杨鹤身为三边总督,虽然暂时没有对大同社採取军事行动,但也並非毫无作为。大同社在当地势力渐长,其种种举动让杨鹤不敢掉以轻心。深思熟虑之后,

他从固原紧急调了两营兵马,分別部署在牛武镇和富县。这两营兵马的將领,皆是固原的將门之后。一位是游击將军李英,此人作战勇猛,但脾气有些暴躁;另一位则是参將马俊豪,为人精明,只是言语间时常带著几分傲气。

马俊豪得知三边总督杨鹤前来视察军情,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带领一眾亲兵出城迎接。见到杨鹤后,他恭敬地行礼道:“总督大人一路辛劳,末將在此恭迎大人多时了。”

杨鹤微微点头,回礼后,与他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询问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防务情况。

隨后,眾人一同来到大营。营帐內,气氛略显严肃。杨鹤坐在主位上,目光凝重,看向马俊豪严肃地问道:“大同社最近的动向究竟如何?他们可有想进攻关中的意图?”这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事情。如今关中地区流民遍野,局势本就动盪不安,若是大同社再趁机杀进关中,那局面必將失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马俊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轻蔑的笑容,自信地说道:“总督大人放心,那些贼寇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行事毫无章法。他们丝毫不阻止流民入境,反而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安置这些流民。您想啊,就他们那点家底,折腾完这些,哪里还有精力来对外作战?依末將看,他们短期內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杨鹤听后,微微鬆了一口气,但神色依旧凝重,语气严肃地说道:“话虽如此,但流民入境只会壮大大同社的势力。將军身处边境,应当想办法阻挡那些流民继续涌入延安府。这是关乎关中安危的大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马俊豪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无奈与不满,

他抱拳说道:“总督大人,您说得倒是轻巧。某要是派兵阻止他们入境,那这些流民该如何安置?大人您能拿出银子来賑济他们吗?如今这世道,到处都是流民,朝廷拨下来的那点银子,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末將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说完,他又忍不住抱怨起来:“您再看看人家袁都师,一开口就是5年平辽,把陛下哄得开开心心的。据说人家离京师时,带的餉银足足有150万两。再看看咱们,处处捉襟见肘,这仗还怎么打?”

说著,他看向杨鹤的眼神中,隱隱带著几分嘲讽,仿佛在说,您做了一辈子大员,怎么连袁崇焕这个年轻人都比不上,小皇帝这么好哄的一个人,就他去京城最起码也能骗个200万两银子出来,这么好的机会都给浪费了。

这可是死一位皇帝才有的机会,骗完这次之后,小皇帝也该清醒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怎么就这样浪费了,想的他都恼火。

是的,歷史还是沿著它原本的道路继续前进,今年4月份,崇禎召袁崇焕平台对奏,袁崇焕也和歷史一样大,说出了那句大名鼎鼎的5年平辽,崇禎大喜,封袁崇焕为兵部尚书,都师蓟辽。

这也引起了整个大明官场的譁然,无数人后悔懊恼,他们知道小皇帝没有经验,却没想到这么好骗,就是辽东现在的局势,天子居然相信袁崇焕5年能平定辽东,说句大话就能升官发財,这还有天理吗?

尤其是像马俊豪这样的將门,內心真是羡慕妒忌恨外懊恼,辽镇本就肥,现在更是要肥的流油了。

於是这些將门看到三边总督杨鹤的眼神就更不满了。

杨鹤自然也能明白马俊豪內心的想法,但他却无言以对,袁崇焕什么底细他能不清楚,这就是东林党想办法推出来的政治明星,用来哄骗当今天子的,5年平辽他也敢讲,就5年的时间能稳定辽东的局势,都算袁崇焕厉害。

袁崇焕是什么底细,除了满心期待平辽的崇禎皇帝不清楚,朝堂上稍有见识的官员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当年袁崇焕督师辽东时,实则並无什么特別出色的战绩。所谓名震一时的寧远大捷,不过是大明朝廷为了提振士气而推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这也是他后面很快被天启皇帝罢免的原因,袁崇焕如果真能打,哪怕是为了自家的江山,

天启皇帝也不可能罢免他。

说是凭藉火炮击伤了努尔哈赤,可实际上努尔哈赤在寧远大捷后足足过了8

个月才离世。若真是被火炮击中,还能硬撑这么久,那努尔哈赤简直堪称超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