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工业化世界(1/2)
第178章 ,工业化世界
崇禎二年(1629年)8月28日。
延安府的肤施城迎来了一个平常却又充满活力的日子。自从两年前被大同社占据,这座原本寂寂无名的边陆小城便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以令人惊嘆的速度发生著巨变。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短短两年时间,肤施城已然成为了塞北明珠,路身整个大明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列。
经过两年的大力扩张,肤施城新增了四个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宛如城市的財富引擎,
是整个大同社乃至延安府財富的重要源头。每个工业区都有著惊人的创造力,少则能创造几十万两银子的財富,多则能达到几百万两。四大工业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投资建厂,成为了整个北方商贾们心驰神往的地方。
在肤施城的北方,一座大型马市拔地而起。这里匯聚了各方的商队,草原的马队带著肥体壮的牛马和矫健的战马,西域的胡商携带著异域的珍宝和特產,中原的商队则带来了精美的丝绸、瓷器等货物。
为了方便他们进行交易,大同社打造期货交易市场。任何商队来到肤施,他们的货物都会被安置在专门的仓库中。
商人们將自己的货物信息掛在期货交易市场上,所有商贾都能清晰地看到货物的详情,然后快速达成交易。这种创新的交易模式极大地加快了货物流转的速度,构建起了整个北方最繁华的市场。
工业区和市场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如今,这座城市的工匠数量超过了十万人。每天工匠们上下班的时候,肤施县的街道上便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群。隨著大量新的行业和岗位的出现,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满足工匠们的出行需求,专门的公交马车应运而生。只需一文钱,工匠们就可以乘坐公交马车贯穿一条航线。而那些有钱的大户和高级工匠则可以选择乘坐私人马车。此外,还有服务於工匠群体的小吃街、戏曲街、百货商品街等等,这些街道满足了工匠们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
工匠们既是財富的生產者,也是財富的消费者。农业慢节奏的生活习惯逐渐从他们身上消失,工业化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占据主导。每天抬头看著城市当中的塔钟已经成为了肤施人生活的习惯之一。他们忙忙碌碌,每日勤劳地工作,为这座城市的繁荣贡献著自己的力量。
凡是第一次来到肤施城的人,都会被这里忙碌、紧张和活跃的快节奏气息所震撼,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今天,又有一批新客人来到了肤施城。一位年轻的士子站在街道上,看著满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景象,不禁惊嘆道:“都在传肤施是塞北明珠,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此地的繁华甚至超过了长安城三分。”
这位惊嘆的年轻人便是振兴社的韦祁,他之所以来肤施,主要是几天前北河套商社传来信息,商社即將在肤施城分红,需要股东前来开股东大会,並且监督分红。
“云逸兄,居然有如此多发短服,简直是礼崩乐坏。”振兴社的杜轩一脸看不惯地说道。
大同社占据延安府之后,徐晨开始將大量后世的生活习惯引入这个世界。首先就是头髮的改变,陕北本就时常遭受旱灾,气候炎热,而在这个时代,人们还要留著长头髮。每到夏天,徐晨都被头顶的长髮折磨得苦不堪言。同时,隨著大同社逐步开启工业化进程,
长头髮对操作机器的工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都占据一府之地了,现在轮到他来改变世界了。徐晨决定在大同社的地盘上移风易俗,推广男女短髮。男的留短寸头,女的则是齐肩短髮。一开始,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改变,毕竟传统的髮型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华夏族群一直都是务实的群体,虽然徐成没有强制要求改变髮型,但却制定了安全规则,长发的人要戴上安全帽,防止头髮捲入机器当中。
大部分人冬天还能忍受,但到了夏天本来就炎热,还要戴一顶帽子,尤其是当发现另外一些人不用戴帽的时候,那就异常难以忍受了。当人们发现这种髮型对生產生活有诸多好处时,便开始有大量的人纷纷效仿。
其中商家也成为了推动短髮推广的重要力量。因为工匠因头髮绞入机器受伤属於工伤,商家需要钱治疗。而只要把头髮剪短,这种工伤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却可以减少九成。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商家们极力宣扬短髮的好处。
除了髮型,徐晨还开始推广后世的工作服和工匠服装,如短袖短裤等,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长衫等服装。
徐晨虽然不是设计服装的人,但这些后世流行开来的服装款式显然是更適合工业化时代的生活的,所以也快速在肤施的工人群体当中流行。
如今,走在肤施的街道上,已经能看到三分后世的景象。韦祁和杜轩等人看著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既对这里的繁华感到惊嘆,又对肤施出现的变化感觉到格格不入。
对於第一次来到肤施城的人,尤其是那些深受传统儒家思想薰陶的读书人来说,大同社推行的诸多变革实在是难以接受。毕竟在这个时代,“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深入人心。
韦富看著街上那些留著短髮的男女,忍不住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连身体髮肤受之父母的道理都不懂,这大同社果然是一群蛮夷。难怪会做出在文庙当中动武的举动,简直是目无圣人、违背伦常。”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大同社的鄙夷和不满。
“身体髮肤,受之父母这话是叫我们爱惜身体,不是说头髮不能动。我华夏的服饰也是从古到今多次变动,適应时代懂不懂。”他们的话语被正在逛街的夏允彝等人听到,夏允彝当即反驳道。
虽然他们对大同社也有很多不满之处,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还是能够理解大同社的做法。
韦祁听到夏允彝的话,心中一动,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適应时代,兄台此言可谓是至理名言。”而后他拱手行礼,礼貌地说道:“在下韦祁,长安人土。听各位兄台的口音,不像是陕北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想要了解这些人的来歷。
周立勛微笑著回答道:“我等是从江南来的。”
“江南!”韦祁等人听后,不禁大吃一惊。在他们的印象中,江南人很少会来到陕北这个偏远的地方。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与陕北的荒凉和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来只听过北方人去江南。
徐孚远解释道:“我等是游学来到陕北,听到大同社要开议会,所以想要在肤施见识一下大同社的议会是怎么回事。”
“我等也是。”韦祁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大同社的议会制度的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北方有大量的读书人都在此时来到肤施城,想要一探究竟。他们的內心除了惊讶,更多的好奇。他们没想到大同社的事情居然能传到遥远的江南去。
其实,夏允彝、杜麟征、周立勛、徐孚远、彭宾五人也有自已的无奈。
徐光启还是决定留在大同社,担任农学院院长,他们亲身经歷之后,知道大同社並非是常规意义上的叛逆势力,他们认可大同社带来全新的组织形式和重新让天下形成了凝聚力,所以他们对大同社的组织和施展的政策是有好感的。
但他们还是难以接受大同社对士绅赶尽杀绝的政策。夏允彝他们能接受皇帝当做泥胎未塑,摆在庙门接受供奉,甚至他们討论之后,觉得废除皇帝,实现公天下也未必不行,
但连士绅都赶走,他们不能接受,双方只能分道扬了。
在游歷了大同社的地盘之后,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打算回乡考取功名,然后把自己在大同社看到的政策在朝廷推广。他们不相信士绅真的就要被扫下歷史舞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朝廷中改变现状。
这次来肤施他们打算再看一次大同社的议会情况,就回自己的家乡,苦读考科举,而后再想办法改变大明的现状。
两群人交流了片刻,便各自离开了。
夏允彝等人这次打算逛一些上次没有看到的地方,走著走著就看到一个写著科技博物馆的地方。
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走进了这里,不过进来之后他们就有点后悔了,因为他们发现来到此处的都是一些10来岁的小萝下头,他们的来到就有点鹤立鸡群了。
这个时候有一个女夫子温和笑道:“先生为什么要让他们,饭前便后要洗手,因为大家玩耍之后手中就有很多看不见的病菌,不清洗的话就容易带入到身体当中,今天大家就在显微镜下看看这些病菌,以后要勤洗手了,知道了吗。”
而后这些小萝下头一个个用眼晴对著显微镜,看到显微镜下那些活动的微生物一个个发出惊嘆的叫道:“还真有!”
他们的举动弄得夏允彝等人也是一脸好奇,等这些小萝卜头全部看完之后,在知道这台机器可以让人观看,他们也上去观看,结果他们真发现了一些像虫的东西在水滴中游动。
夏允彝最开始看的时候甚至不敢相信,明明是一滴清澈的水,在这台机器下,就好像出现了一个世界一般。
而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用毛衣给他们讲解了静电的原理,而后说道:“静电虽然微弱,但也极其危险,根据我们的研究,几年前王恭厂大爆炸可能就是静电引发。”
夏允彝吃惊道:“你们有什么证据吗?”
两年前恭王府大爆炸,不但炸死了2万京城的百姓,甚至连当时的皇长子都因为爆炸惊惧而亡,这可以说是直接改变朝廷格局的大事件。
工作人员道:“我们可以做实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